您的位置:首页 > 公益新闻

感受慈善的文化意义:随张俊兰赴凉山公益行(2图)

发布时间:2018-01-10 16:48 | 来源:北方网 2012-02-05 10:22 | 查看:3509次

曾受到资助的毛艳现在已是孩子们的生活辅导员

穿上新鞋子的孩子们

  天津北方网讯:2011年10月18日至11月3日,带着广大读者的牵挂和重托,由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传媒集团6名编辑记者组成的扶贫助学小分队,翻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重重深山,开展各项扶贫助学活动,再次带去天津人民对凉山的关心和大爱。

  此次公益行动源于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为凉山贫困学子和困难家庭的默默付出。1997年,她参加了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到凉山采访,被那里的贫穷程度强烈震撼,从此深深地牵挂着那里的失学儿童和困难家庭,开启了她的爱心之旅。14年间,她克服重重困难,19次只身一人远赴凉山,带着热心读者和爱心人士提供的善款和物资,送到需要帮助的失学孩子、困难学子的手里,送到一个个困难家庭的土屋里。她的感人事迹后来经媒体报道打动了无数的人。从去年开始,与她一同前往凉山进行扶贫活动的就不再是她一个人了,而是由天津日报社派出的团队。今年的公益之行,则是张俊兰第21次踏上凉山的土地。

  感受到爱,心灵便不再孤寂

  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会长关保卫在许多场合都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当他对一个孤儿班的孩子们说“我爱你们”时,全班的孩子都趴在课桌上哭了,因为,很少有人对他们说“爱”这个字,他们很少能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爱。张俊兰每一次出现在孩子们身边的时候,都把一份慈爱送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这也就是张俊兰为什么要每年都亲赴凉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本次凉山公益行得到许多社会机构、爱心企业、爱心读者的支持,社会各界筹集善款10余万元,委托张俊兰和扶贫助学小分队转交到凉山需要帮助的人手中。为期17天的公益行活动期间,小分队成员奔赴西昌、成都等地,为凉山民族师范学院、西昌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4所院校贫困学生发放奖助学金,慰问就读于这些院校的凉山孤儿和贫困学生。活动期间,张俊兰和同事们翻山越岭,探访近20个孤儿班、女子班和精英班的贫困学生并同他们座谈;走访5所小学、13个贫困家庭,将筹集到的善款和亲自购买的体育用品、文具、图书、棉被、大米、食用油等,送到校园里,送到孩子们的手中,送到偏远山寨的一个又一个濒临绝境的特困家庭,鼓励他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以教育改变命运。

  本次公益行活动期间,小分队的扶贫助学活动大部分在布拖县进行,这里自然条件的恶劣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三千米的海拔,每条道路都在群山的包围中,路的一侧是山,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山路扭成一个又一个的“S”形甚至是“U”形,一路颠簸,坐在车里,人不停地上下晃动,头部不时与车顶碰撞,颠得人肠子都有要断的感觉。遇到雨天,山间弥漫着浓重的雾气,能见度只有几米,司机只能凭经验开车前行。凉山的气候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想找个绝对安全的时候进凉山是不可能的,这里随时可能会下雨,泥石流、山体滑坡,都是家常便饭,经常会有生命危险。张俊兰和小分队每天就是在这样的山路上往返,去探访学校的孩子和散落在山间的家庭。

  凉山条件这么差,为什么还要亲自来到这里扶贫助学?把善款和捐赠物品交给当地相关部门转交不行吗?这是我们先前的想法。而我们在凉山经历了几件小事之后,想法就变了。

  正在西昌六中上高三的孤儿黑日科子是由本市热心读者彭志伟先生资助的。此前的通话中,彭志伟发现这个高三的孩子情绪似乎有些波动,他特意委托张俊兰此行为黑日科子送去助学金的同时,关注他的思想动向。2011年10月19日,小分队来到西昌市第六中学探望黑日科子,在对话中,张俊兰发现,由于患有胃病,身体虚弱,黑日科子对自己能否坚持学习参加高考有些怀疑。得知了这些情况,张俊兰拉着黑日科子的手,和他长谈了几个小时。看到黑日科子床上的被子和身上的衣服很薄,张俊兰和同事们特意到超市为他购买了被子和衣服等物品,再一次返回到他的学校,送到他的手里。“感觉到您的微笑,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临别前,黑日科子告诉“张妈妈”,他一定不会放弃自己,会坚持“笑到最后”。这正是张俊兰最希望听到的话,她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2011年10月24日晚,赴布拖中学探望接受读者资助的孩子们,获悉一个名叫日莫尔作的女生平时花钱有时不够节俭,张俊兰当众没有说什么,而是在奔波劳累了数日之后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女生约到她住宿的房间长谈,耐心地和她讲起读者善款的来源,讲述读者和海外慈善家节俭自己的生活,省下分分角角送到他们手中用于助学的桩桩往事。此行快结束时,这个女生给张俊兰送来了一封信:“我的父母死得太早,从来没有人对我讲这么多话,即使是您的严厉也让我感受到母亲对待儿女的心。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奢侈。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我也该懂事了。”

  “对许多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不只是金钱,还有鼓励与关爱,这份爱,是难以假手他人的。”凉山州民政局办公室副主任、支持张俊兰凉山助学活动十几年的赵静特这样说。

  2011年10月19日,接受读者的委托,小分队赴西昌当地书店为几所学校的孩子选购价值5000元的图书、光盘。在书店里,张俊兰和同事们一本书一本书地挑,一张盘一张盘地选,亲眼看着店员分类、打包。2011年10月25日下午,乌科乡中心校,打开我们带来的一本本有插图和拼音的书,孩子们久久舍不得放下。在学校的图书角里,指着一批崭新的文学名著,校长阿力拉子告诉记者,这些书也是好心人捐赠的,可由于汉语水平较差,又没有注音,孩子们看不懂,只好束之高阁,有了插图和拼音,孩子们看起来就容易多了。“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设想,才能送去孩子们真正想要的。”

  这一幕深深地印在记者的脑海里。爱的缺失,会让人的心像荒漠。能得到爱,心灵便不再孤寂。

  慈善需要公信力慈善也需要创新模式

  此次赴凉山,小分队最初几天的活动是与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同仁一起奔波在大山里的一所所学校,探访以“福慧之星”命名的孤儿班、女子班、女童班的孩子们并举行新生班的开学典礼。当张俊兰看到成百上千的孤儿穿着统一制作的新衣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在全部都是新被褥的宿舍里起居、在干净的食堂统一就餐时,那种欣慰令她常常眼里泛着泪花。

  当初,她一个人单枪匹马地一次次走进凉山,以“帮一个是一个”的心愿默默地做着她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帮助一个又一个失学的孩子上了学,让一个又一个特困家庭改变了生活的境遇。但这样的帮扶,与凉山数量庞大的失学孤儿和困难家庭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转机出现在2005年秋天,当时,张俊兰在凉山州首府西昌市为西昌学院的受助学生发放由天津爱心人士提供的善款,与同样在这所学校进行助学活动的海外慈善组织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的会长关保卫和几位理事见了面。当她把自己拍摄的反映凉山贫困现状的照片拿给这些爱心华侨看的时候,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关会长当即决定派基金会理事周文俊与张俊兰一起深入凉山孤儿比较集中的布拖县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周文俊这个高大的汉子几次落泪。“2006年,张俊兰女士带我们到四川凉山采访,目睹一些小孤儿流离村野、可怜无依,我们久久不能释怀,决心于此薄尽绵力,获得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和县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将7至11岁失学的孤儿一一送进学校。”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会长关保卫对记者回忆说。

  2006年,张俊兰与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在布拖县建立了第一个孤儿班。开学典礼那天,看到孩子们穿着整齐地坐在教室里朗朗读书,张俊兰哭了。这些孩子圆了读书的梦,她想让更多的凉山孩子得到帮助的梦也圆了。如今,她与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联手在凉山建立的孤儿助学班的数量已达51个,2000多个孩子接受救助,他们可以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中,甚至高中。这些孩子被昵称为“福星”,他们的班级被称为“福星班”。他们的确是“福星”,因为有张妈妈的出现,因为有海外慈善家的付出,他们的命运改变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张俊兰的行动感动着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的人士,而这些海外华侨的拳拳爱国心也深深地感动着张俊兰。在与福慧教育基金会共同走进凉山之后,张俊兰每年都与基金会的爱心人士一起探访受助学生、进行新生班入学前的家访。这样做,就是要用行动回报这些海外华侨,答谢他们的真诚付出。张俊兰对记者说:“当初与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达成建立孤儿班的共识时,我既激动又有疑虑。他们真能坚持下去吗?如果孤儿班建立起来,他们一旦撤走了,后果不堪设想。想不到的是,这些海外华侨不仅坚持下来了,更且规模越来越大。他们是非常可敬的人。”

  记者了解到,自与张俊兰一起走进凉山之后,福慧教育基金会的爱心人士就每年都到凉山来,几位理事甚至一年来三四次。此次凉山行,基金会来了20多位人士,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人已经到过凉山多次,有人是第一次来。成员中有夫妻一同来的,也有朋友结伴来的。有年轻人,更多的是老者。整个行程,他们都是自费,住宿吃饭都是省而又省,他们把在海外募集的善款全部都用在凉山的孩子身上。理事谢国雄负责基金会的日常事务,他一年到凉山三四次,所有行程都是自掏腰包,他还把自家的房子拿出来用于基金会在香港开展工作。此行,他们分成四个组,分别到已经开设的“福星班”探访,并为新开学的“福星班”揭牌。

  张俊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基金会建立了这么多“福星班”,资助每一个孩子完成9年义务教育,需要资金数千万元,如果没有这些爱心人士无私的付出和细致周到的工作,他们怎么能取得捐款人的信任而募集到这么多的善款呢?

  文化传播的力量是巨大的

  自1997年走进凉山,张俊兰的公益行动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这么多年过去,凉山发生了许多变化,布拖县城变得整洁了、繁华了,住宿的宾馆条件也改善了,但张俊兰发现,那些住在高山上的彝族同胞身上的一些陋习却很难改掉。比如他们重男轻女,许多家庭不让女孩子上学,早早就把女娃嫁出去;比如他们没有讲卫生的习惯,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常年不洗澡,身上的衣服也不换,总是脏兮兮的;比如他们安于现状,即使吃和住的条件再差,他们也能忍,许多男的壮劳力常年就在家待着,白天就是晒太阳、喝酒。最可怕的是,由于地处贩毒通道,当地的许多男子缺乏常识,染上了毒瘾,进而患上艾滋病,不仅害了自己,也传染给妻子。一些壮年男子染病后死去,留下没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

  种种残酷的事实告诉张俊兰和到这里来的所有爱心人士,单纯的生活救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彝族同胞的生存状态,必须以文化的力量使他们自觉地融入新的生活,让他们从心底里产生改变生活的强烈愿望。而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就是教育要跟上。事实也证明,张俊兰在凉山的努力已经收到了极大的成效。记者随张俊兰到凉山民族师范学校颁发助学金,采访了多位受助学生,他们共同的感受是,他们的父母因为没有文化,旧的观念根深蒂固,摆脱不了贫困,而他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再像父辈那样生活下去了。因此,他们对得到社会的关爱就更加渴望、更加珍惜。

  让张俊兰最感欣慰的是,她早年帮助过的许多孩子,现在已经成才,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中许多人成为了乡村教师,有的到“福星班”担任生活辅导员,他们传播着知识,也传播着爱心。

  “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2011年10月25日早晨,拉达乡中心校,“福星班”的生活管理员毛艳正在教孩子唱自己改编的洗澡歌。“张妈妈!”见到张俊兰到来,毛艳冲上去和她紧紧拥抱。2001年,毛艳考入凉山州师范学校,交完学费后已身无分文,父亲在她13岁那年因病去世,靠母亲负债供2个孩子上学,走投无路的她,只有跑到校外偷偷去卖血。得知毛艳的境遇后,张俊兰积极联系读者和海外慈善家,为她提供资助,帮助她完成了学业。“听说这里开办了孤儿班,想到自己的身世,想起张妈妈常对我说的,有朝一日,学业有成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回报社会,我放弃了在县艺术团的工作,来到这里做起生活管理员。”如今的毛艳,是这里的优秀生活管理员,孩子们在她的照顾下,干净而有礼貌。多才多艺的她还自己改编了刷牙歌、洗手歌、洗澡歌教孩子们唱,通俗易懂,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011年10月25日下午,小分队赴乌科乡中心校发放助学物资时,一位身高近一米八的男子来到张俊兰身边:“张妈妈,您还认得我吗?”原来,他是学校的数学老师,名叫吉地扭拉,2002年考入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普师班,靠张俊兰为该校联系的助学金,他才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吉地扭拉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能教孩子们读书,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没辜负张妈妈的期望。”吉地扭拉流着泪说。

  此次凉山行,我们还见到了几位受到张俊兰帮助的孩子。

  从这几位彝族青年身上,记者强烈地感受到:接受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和看待这个世界的目光,如今,他们又将这样的目光传递给周围的彝族同胞。文化的力量正在使凉山发生着变化,而未来,这种力量将更加凸显。张俊兰和爱心人士们这么多年所付出的艰辛,其更深层的意义就在于此。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