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 守护和谐——记南涧县法院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2图)

发布时间:2010-12-31 00:18 | 来源:云南网 2010-04-09 10:17:44 | 查看:2414次

  心里想着老百姓,感情上接受老百姓,始终满怀深情地为老百姓做事;与此同时,老百姓也接受他,老百姓也认可他,觉得离不开他。彼此的认同让他在基层法庭坚守十七年,成长为一名各族群众信服的人民法官。

  他是法官,却特别注重引导群众不以讼诉来解决纠纷;他是回到南涧工作的第一个法律本科毕业生,却扎根于基层法庭,一干就是17年;他是回族,却让包括回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将他视为亲人;他是家中长子,多年来支撑着整个家庭,却从不言苦。他就是南涧县法院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

  17年前,龙进品从西南民族学院法律系毕业,回到南涧公郎这块热土,用一腔真诚,满腹经伦为美丽的青春作了注脚。17年来,他从基层法庭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庭长助理、庭长,一路走来,用全部身心守护公平正义,成长为四里八乡群众交口称赞的“乡土法官”“平民法官”,南涧公郎广泛流传着“有事找小龙”这句话,他成了群众遇事最先想到的贴心人。

  日前,记者来到南涧县法院公郎法庭,见到了这位身着法袍、面带微笑、意态亲切的基层法官龙进品。

  为群众调解息诉的好法官

  记者2月5日第一次到公郎法庭采访时,正碰上当天下午有个离婚案要开庭。龙进品和他的同事们穿着整齐的制服,法庭也打扫得清清爽爽,可是那天,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原告与被告的影子。

  龙进品说,法庭等当事人开庭的情况,在发达地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对处于西部农村的公郎法庭,这种情况却屡见不鲜。

  不仅如此,龙进品所在的公郎法庭,是南涧县法院唯一的派出法庭,管辖着公郎镇、小湾东镇和碧溪乡,直接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农民群众,难有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但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的琐碎案件却多而又多。

  有一年,龙进品接了这样一个案子:因为一家的核桃树遮了邻居家的荫,被遮的一家便擅自修剪了核桃树,另一家认为影响了核桃树的收成,两家邻居打起了官司。南涧是泡核桃的主产区之一,有“一颗核桃树就是一个绿色银行”的说法,两家在赔偿数额的认定上起了分歧,为此,彼此鼓着眼睛,互不相让。龙进品对原告耐心说服:“知道自家的树捂着邻居的地,早修剪一下就不会伤和气了!”对被告又说:“不砍人家的树,你不仅不会成被告,对方还要赔你损失费呢!”两家人意识到各有不妥,在互谅互让基础上一致同意龙进品提出的900元赔偿额,当庭调解成功。

  在南涧县法院,龙进品是公认的调解高手,多年来的办案调撤率达70%以上,调解优先,案结事了,是他多年坚持的办案原则。

  彝族汉子李国旺是公郎镇上的兽医,还负责着公郎街天活畜市场的管理。说起龙进品来,他先给记者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次纠纷。公郎镇上宇郑发家新买的母牛难产,胎衣不下,请李国旺来看,李看过三天后,母牛小牛前后死亡,宇郑发要李国旺赔偿损失;李国旺认为是衰竭而亡,并不是他的责任。此事经村委会调解,但宇郑发态度激烈,李国旺亦是坚决不服,还到南涧县兽医卫生监督所做了一份死亡原因鉴定书。案子到了龙进品这里,龙进品多次找李国旺做工作,从做人要多交朋友,少结仇怨说起,说到兽医技术员跟群众的关系要密切,虽说不该你赔偿,但如果肯在经济上作点心意补偿,乡亲们是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李国旺这个不服硬的彝家汉子,却被龙进品一番话说得心里亮堂了许多,一桩纠结许久的纠纷,就此话明气散。

  南涧县处于大理州的最南端,而公郎镇又在南涧的最南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小湾水电站所在的小湾东镇也在公郎法庭辖区之内。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了,各种纠纷也多了起来。2008年,一位在小湾东镇瓦富咱商贸区经商的湖南商人卜春秋,到公郎法庭诉小湾东镇李标不履行合同。这个案子,最后几经周折办完后,卜春秋告诉龙进品说,他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死马当作活马医”,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满意的结果。而龙进品为此付出的是:到小湾东镇及云县李标老家走访2次行程500公里,找人谈话34人次费时200小时,请人帮忙“做工作”18人次,打电话89个。

  因为重视调解,龙进品和他的同事,多年来坚持在日常诉讼指导的基础上,同时加了一个内容:指导群众用诉讼以外的途径解决彼此的纠纷,他说此举既可以减少老百姓的诉累,又可以缓解法庭的审判压力,还能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可谓“一举三得”“一石三鸟”,很符合基层农村的实际。

  南涧县法院姚卫平院长曾告诉记者:“调解比之判决,更费心,更费时,没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是做不好调解工作的。”

  南涧县政法委书记查政朝曾说:“注重调解,案结、事了、人和,将矛盾消灭在萌芽阶段,是基层法官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能力的体现。”

  龙进品在公郎法庭工作的16年,所承办的案件已逾千件,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山林、土地、人身损害、交通事故、相邻关系、民间借贷等等各种民商事纠纷,案件调撤率均达70%以上,所承办的案件做到了零投诉、零上访、零改判。在龙进品与他的同事共同努力下,公郎法庭辖区近年的案件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群众遵守公序良俗,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民族兄弟的贴心人

  南涧公郎法庭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内最南边的一个法庭,辖区内有汉、彝、回、白、苗、布朗等 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8%,其中少数民族又以彝族居多,回族次之,可谓是多民族杂居。在这样一个地方,龙进品就是以熟悉、理解、尊重当地各民族风俗习惯取信于民的。 

  在公郎镇上经营着手机配件店的彝族高正喜,到现在还记得自已唯一一次上法庭的经历。高家家族的坟地与一个苗族兄弟的山林相接,苗族兄弟逐年开荒种茶影响了高家的部分坟地,多次劝阻,作用不大,终于有一天,高正喜邀约了族内三五个弟兄,把苗族兄弟给打伤了。龙进品接案后,从当地少数民族习俗入手,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工作,对苗族兄弟说“彝族兄弟祖坟就是万年桩,你咋就没想到?再说如果受影响的是你家的祖坟,你会怎么办?”这边又跟高正喜说:“打人就是错了,男子汉大丈夫,知错就要改!”几句话,说得双方都心服口服,当庭调解,当庭赔付了医药费,握手言和。

  龙进品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以人身伤害起诉的案子,其实背后都是民俗、民族习惯上摩擦而生的,要解好这些疙瘩,就要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入手,才能为群众打开心结,息事宁人。

  在基层法庭,有一些案件颇有农村特色,龙进品也会用当地群众最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2001年时他接到过这样一个案件:一个彝族群众跟一个汉族群众买了两头牛,可回去的半路上牛挣脱缰绳又跑回山上去了,双方为此起了很大的争执,到后来虽经调解,可买方死活不愿再次到卖方家里牵牛,卖方也不愿将牛送到买方家,双方僵持不下。龙进品说,这个好办,你们信得过我,就先把牛牵来法庭,我来帮你们交接。于是,记者在此案的卷宗里,看到这样一张收条:已收到公郎法庭转交杨学思返还我黄母牛两头。

  这样一件山民的“争气官司”,龙进品就如此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巧妙地解决。 

  与龙进品共事多年的南涧县人民法院尹培忠副院长说:“虽说我干这一行的时间比龙进品长,可有些办案的方式方法,还要跟他学哩!”

  婚姻纠纷多发,也是当今农村的一大现状。

  有一次,深夜一点多,公郎法庭里的电话骤然剧响,电话那头的男人失控地大喊“我要离婚!五分钟内你不来,我就杀了我媳妇和全家!”龙进品披上一件外衣,飞速赶到醉汉家中,夺下他手中的刀,将他拉到法庭,给他泡茶醒酒,陪他说话渲泻,第二天,醉汉清醒后的第一句话是:“龙庭长,要是没有你,我恐怕就家破人亡了!”看着他们一家人从此平安和睦,龙进品舒心地笑了!

  地处山区的公郎法庭,工作也有浓浓的“山区特色”。平日里,为等一个当事人开庭,从日出等到日落,可再见到当事人时,他依旧是和言悦色;为找一个当事人了解情况,往往要从这个山头走到那个山头,有时还会扑空,他却淡然一笑了之;为送一份传票,交待开庭的日子,农历老乡们记不准,公郎是逢农历属马属鼠这两天赶街,每街相隔五天,因此还要把开庭时间折算成公郎街的第几街第几天,对此,他从不嫌烦。日复一日地用感情为当地群众做着这些细微的付出,各族群众才不约而同地将他当成了最信得过的贴心人。

  “龙庭长这么断的,我们都服得下!”在公郎法庭,经常有当事人这样说。

  在当地,龙进品已成为各族群众最为信服的法官。从事政法工作的同志最清楚“信服”两字的分量,在变化深刻、矛盾复杂、纠纷频出的农村,要得到各族群众的推崇与信任,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心血和汗水!

  不仅如此,他还以一个基层法官良好的个人操守,为当地各族群众作出为人处事的典范,可以这样说,通过他,各族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情,党的温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郎镇上回族与汉族同走一条街,同饮一沟水,龙进品身为回民,又是公郎法庭的法官,一直都把做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当作自已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主动做好回营村的定纷止争、化解矛盾。龙进品习惯了在空闲时回村串门走户,哪家有纠纷,就围在哪家的火塘边或饭桌旁进行说服教育和劝导,耐心疏导,十余年中,回族同胞的民商事案件每年不足十件,仅占案件的5%左右。每次说到他,公郎回营清真寺寺管会主任锁世伟总是说:“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培养出一个这么优秀的法官!”

  去年年底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到公郎法庭调研时得知,龙进品为辖区的稳定和谐、民族团结、繁荣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时,曾对此高度赞誉,希望公郎法庭再接再厉,努力成为标杆式的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基层法庭。

  美好家园的守护者

  十多年前,龙进品来到公郎法庭工作时,曾与同事一道在院子里种下了两棵小塔松,如今,亭亭如盖,绿意盎然,十几年的韶光就这样悄然滑过,当年的“小龙”,现在也年近不惑。

  记者在公郎采访时,龙进品告诉记者,毕业之初,他不是没有想过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但当时,家里债台高筑,母亲重病在身,弟妹前后辍学,这一切,重感情的他,怎能轻易抛下?1994年夏天,龙进品从工作的马鹿田法庭回了趟家,没料想,在此期间公郎爆发了“7.17”洪灾,良田被毁,公路被冲,满目疮痍……父亲在送他回马鹿田的路上跟他说“如果能回来,家里也好有个照应!”父亲完全将他视为一个男子汉,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龙进品在心里暗暗下了个决心,不管用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一定要让家庭渡过难关,要把工作干好,要让家乡越变越美好!

  从此后,龙进品的心定了,熟悉法条,了解当地风俗,甚至学说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倾听当地群众的心声,回答他们的咨询,几年下来,当地群众送他一个“百问不厌”的口碑。

  17年来,龙进品爱庭如家,也以庭为家。新来的同志听不懂当地方言,无法做庭审笔录,他就先翻译一遍,再让他们记;下村办案,农户家里狗特别多,他总是走在前面给小同事撵狗!节假日,他总是让离家远的同志回家,他来值班,平均每年的出勤率达300天以上,近三年来,出勤更在360天左右;年轻的同志要考司法考试,他不管自已多忙,总是保证年轻人的复习时间,至今他们全部通过了司法资格考试;他多年来坚持着“一人庭”的繁重工作,新来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南涧县法院60%的干警都曾与他共事过;他的朋友中,有的买了新房,有的买了新车,有的有了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只有他,十多年来就住在法庭提供的简陋小楼上,每天雷打不动地早上八点准时到办公室,然后开始他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的工作。

  工作之余,只要有时间,他总是常回家看看,帮父亲锄锄地,带母亲去看看病,问问弟妹近况,跟家人一起商量家庭发展大计,十几年过去了,他娶妻生子,弟妹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债务也偿清了,一家人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十多年来,总有人爱问龙进品一个问题:这么多年你是有机会离开公郎的,你咋没离开呢?

  龙进品回答很富有诗意: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么我扎根的土壤在这里,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么我飞翔的天空在这里,如果我是一条小鱼,那么我游弋的活水在这里! 

  是啊,龙进品怎么离得开这片他深深爱着的土地,而这里的父老乡亲,又怎么离得开他们熟悉的小龙!

  每逢公郎街天,龙进品都会早早来到办公室,泡上一大壶罗伯克茶,坐在椅子上,等他的客人们。客人便是四村八寨来赶街的村民,挑担的,背篓的,带着小孩的,拄着拐杖的,常常将公郎法庭小小的办公室挤个密不透风,一进门,龙进品总是递上一杯热茶,说上两句暖心话,来咨询的群众大多愁眉紧锁地来,愁眉尽展地离开,有的不问事,不办案,单就为来看看“小龙”。

  那一刻,看见的人都读懂了如鱼得水、鱼水情深……

  藏在龙进品内心深处的“修身齐家”理想,在公郎法庭这个舞台上,得到了最好的统一,得到了最好的升华!

  在一份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调研报告中,注意到了全省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法官存在相当严重的“后继无人”的状况,在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法官流失现象非常严重。由此足见龙进品坚守基层,回报桑梓的难能可贵。

  基层法官的新楷模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什么样的法官才是人民法官时说:“心里想着老百姓,感情上接受老百姓,在实践当中去为老百姓做事情。反过来,老百姓也接受他,老百姓也认可他。我觉得这个就算是彼此的认同。这样就应该算是一个人民的法官了。 ”

  在龙进品的工作中,这样的事,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一起劳资纠纷中,农民工兄弟在下水泥的过程中操作有误,伤了腰椎,家中一贫如洗,龙进品忧心如焚,以速裁方式解决,立案当天,就找双方调解,几天后医药费、赔偿金就到位,解决了伤者的燃眉之急。他说,迟来的正义,就是非正义,这样的案子,一天也不能拖!

  一起人身伤害案中,当事人郑关秀在去邻近村子买鱼途中,错车时被对头车挫去了一截左手拇指,因郑关秀是个聋哑人,龙进品找来了郑关秀的妹妹作诉讼代理人,打手语,对口型,还带着郑关秀从南涧公郎来到下关大理中院法医技术鉴定处做伤残鉴定,此案最后得以圆满解决,让当事人感到了情法辉映的温暖。至今一提起龙进品,郑关秀总是一个劲儿竖起大拇指。

  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两个堂兄弟为村中集资修进村公路的2000元钱闹翻了,到法庭调解结束时,还款的一家只拿得出1500元,山高路远,为避免当事人再跑一趟,龙进品二话没说,拿出自已的500元先垫付上。当记者到村中采访时,这位当事人还跟记者念叨“龙庭长连借条没要我们写一张!”

  一起抚养权纠纷中,12岁的小女孩状告其父,此案在龙进品的多次调解下,双方冰冻的亲情开始解冻,龙进品也一直在精神上,物质上关心着她,小女孩顺利升上了高中。今年春节前,小女孩硬拉着她的奶奶,来公郎法庭看她的“法官叔叔”,汇报自已的学习情况。

  ……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要在一个岗位上坚持17年,本来就非常不容易。在坚持17年的岗位上始终如一,兢兢业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专业素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更是何其可贵?

  伟大见于平凡,崇高源于质朴。龙进品也如此,他可能有一千种与现在不同的命运,可他一旦作出选择,将他的知识、智慧、热情全部献给生他养他的家乡后,17年如一日的坚守、奉献,完全诠注了一个强者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

  今年“两会”期间, 正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就司法保障民生问题与网民在线交流回答网友提问时称,希望老百姓能不打官司都不要打官司,法院的案件越来越少才是我们社会越来越和谐的一个表征。

  最高人民法院在两会上发出的声音,佐证了龙进品所有付出和努力,有多么重要的现实价值。一个少数民族基层法官心系桑梓,守护和谐的无悔人生,书写了我国法制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光彩一笔。

  王晓云(大理日报)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