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人袁峥雷的“匠心密码” (2图)

发布时间:2023-05-25 21:44 | 来源:中国文明网联盟 洛阳站 2023-04-17 08:10 | 查看:153次

“我想给你们推荐一个人,他很不简单!”近日,今年79岁的刘清炎来电记者,力荐我市仿古雕塑艺术民间艺人袁峥雷。 

  12日上午,由刘清炎引路,我们驱车来到瀍河区翟泉村袁峥雷的工作室,解开了这名陶艺青年的“匠心密码”。

   世代制陶

  他对“玩泥巴”产生浓厚兴趣

   推开小院的大门,我们看到,花间树下、房前屋后,随处摆放着形态各异的陶制工艺品。 

  袁峥雷今年40岁,是个对泥巴如痴如醉的人。一个小小的放大镜、一把雕刻刀,就是他的标志。走进工作室,地上放着和好的泥料,透明袋上的水汽表明它们“发酵”得刚刚好。一旁的操作台上摆放着制作中的马俑,细致的雕工,彰显出袁峥雷“点泥成金”的功力。 

  “和父亲相比,我还差得远。”袁峥雷说,他家世代烧陶制陶,袁氏仿古雕塑技艺至今已传承六代,“爷爷过去主要烧制花盆、面缸等陶制品,然后拉上架子车走街串巷叫卖。到了父亲这一代,随着人们对仿古陶艺品关注度的提升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我们家族开始转型。” 

  父亲烧窑、母亲上彩的场景,是袁峥雷对老家老院的深刻记忆。“过去没有机器,和泥料都是用脚踩、用手揉,十分辛苦,烧制温度有时高达900℃。”他回忆道。制作仿古陶艺品,重点在“技”,如果说吃苦耐劳是他从父辈身上学到的入门“密码”,那么精益求精则是他在陶艺界立足的“金钥匙”。“力争将作品做到完美,父亲不允许有细微之差。”袁峥雷说。 

  记者看到一个1995年的荣誉证书:袁德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袁德修是袁峥雷的父亲。耳濡目染中,袁峥雷对“玩泥巴”产生了浓厚兴趣。

     “打工”学艺

  他丰富“大脑数据库”助技术升级 

   袁峥雷毕业于洛阳师专(今洛阳师范学院)工艺美术专业,选择这个专业,是父亲的建议,也是他的兴趣使然。 

  “我对美术很感兴趣。”袁峥雷说,刚毕业的头两年,他曾入职我市一家市政设计公司,为道牙、垃圾桶、地砖等进行图案设计,后因公司调整,他回到家中从事仿古陶艺品制作。 

  说来有趣,他一边学艺一边挣钱,靠的是给父亲“打工”。“计件算工资,刚开始说制作一件陶艺品发100元。”他笑着说,谁知自己手速较快,一天能制作三四件陶艺品,父亲发现这“高薪”负担不起,便改为每件30元。 

  这样的“打工”模式,给了这对父子近距离互动的机会,也让父亲看到了袁峥雷的天赋。经父亲点拨,袁峥雷的仿古雕塑技艺突飞猛进,一双巧手可将泥巴制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袁氏仿古雕塑技艺在这对父子之间完成了传承。 

  在袁峥雷看来,对不同时期陶艺品的特点抓得精准,是袁氏仿古雕塑技艺的精髓。“举个例子,北魏时期的陶艺品一般线条流畅、造型夸张,对手法要求也较细腻,而东汉时期的更为粗犷。”他说。 

  袁峥雷虽不善言辞,但提起自己的专业滔滔不绝。练就这样的“眼力”,不光靠从书上看,更要走出去学。闲暇时,他喜欢去的地方是博物馆,细致观察文物的线条、纹饰等,将其存入“大脑数据库”,并拍下来回家后再次端详,认真研究。

   碎片重生

  他在创新中玩“活”非遗

  北魏时期的陶艺,袁峥雷最为喜爱。“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民族融合,陶器也得到大发展。”他说。如今,凭借一块北魏时期的陶器碎片,通过合理想象,他就能制作出具备该时期特点的精美陶艺品。去年,在“经典民艺颂中华”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大赛中,他的作品仿古雕塑《泥塑摩利支天》荣获一等奖。 

  “看到新一代陶艺人在传承中创新,我感到很欣慰。”刘清炎感慨,他曾任洛阳市美术陶瓷厂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专注于陶瓷工艺史研究,和袁峥雷的父亲袁德修是故交。两年前,袁德修过世,他在痛心惋惜之余,发现袁峥雷在从事其父生前所爱事业,并在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十分欣慰。 

  和父辈埋头苦干不同,袁峥雷坚定走出去的决心,在创造经济价值之余,他利用一技之长参与文物保护、修复及社会公益活动,走进学校、研学机构等,让更多“新生代”接触、了解袁氏仿古雕塑技艺,玩“活”非遗、传承非遗。 

  记者手记

  袁峥雷说,夜深人静时,是他最喜欢的创作时光,工作室不远处,就是汉魏洛阳城遗址宫城区,浩瀚星空下似与历史对话,也让他逐渐明白,实现梦想需要代代人的努力。(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文/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