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22年坚持无偿献血 中国好人默默无闻(4图)

发布时间:2011-03-13 00:08 | 来源:新浪网 2011年02月25日 14:07 | 查看:2525次

王文清平时就穿这件工作服奔走于血站、红十字会和受助人家中

工作中的王文清尽职尽责,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员工”

  王文清,初中文化,扬州江都邵伯镇人。工作时是中国石化正谊加油站一名普普通通的站长。工作之余的他,18年来义务献血82800毫升(包括成分血换算),相当于15个成年人的血液总和;22年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42万元,捐助对象达1000多人。作为红十字基础知识传播者,他从事人道主义救助志愿者工作,一直十分低调。直到外地受助者写信推选、事迹被广大网民一层一层的顶起,才渐渐被人了解。2010年6月被评为“扬州好人”;同年8月当选为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今年1月份,被新华社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十大网络人物。

  被外地市民“揭发” 寻找“扬州好人”王文清

  2010年6月,扬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开展了推荐、宣传、学习、争做“扬州好人”活动。活动从近500万扬州人中评选出了“十大扬州好人”标兵。江都市民陈宝铭、山西大学生小冯的一封联名推荐信引起了扬州市委的重视。信中详细介绍了王文清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义务献血的事迹,说“好人就应该像王文清那样”。推荐王文清的小冯,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制造专业的山西籍的大学毕业生。从小学三年级起,一个王叔叔就开始走进了他的生活,从此他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让小冯一直牵挂的是,这个“王叔叔”除了经常短信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外,从来不允许小冯去看他,只是希望他努力学习,将来工作后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小冯说,“不是王叔叔帮我,我根本就读不了大学,毕不了业,他已经捐给我几万块了。王叔叔还不断给我精神鼓励,让我不要自卑。我真不知道如何报答他。”如今,小冯已经大学毕业走上社会,看到推荐“扬州好人”的活动,他毫不犹豫的写下这封推荐信。就是这封信让王文清渐渐走进媒体和公众的视野。

  2010年6月29日,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批转了这封推荐信,“这样的典型值得好好宣传。”从此“让善举成为习惯”的“草根”好人——王文清走入社会公众视线,他的义举并被网民们一层一层顶起来,成了为数不多外地市民推荐的“扬州好人”。

  8月5日要举办“扬州好人”事迹报告会,王文清是被推选参加会议的十位“好人”之一,报告会将向全市介绍他的事迹,但是市文明办找了两天还没有找到王文清。打电话到加油站才知道王文清这两天休息,他利用这两天休假时间又去了宿迁泗阳看望两个贫困大学生和一个带着三个智障孙子的孤寡老人。得知要参加报告会王文清说,“最好不去,就是一些平常事,不要宣传我。”

  “血液不是粮食,粮食可以播种,血液只能靠无偿捐献”

  1992年在南京打工的王文清,听到急求血浆救人的报道后立即赶到血站献了400CC的鲜血。从南京化纤厂附近赶到鼓楼南京红十字中心血站,王文清骑着单车骑了一个多小时,一个来回,身上的衣衫几乎湿透,为了不连累他人,怕别人照顾,他未向任何人透露他献血救人的事。这是他第一次献血的经历,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从此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他常说:“血液不是粮食,粮食可以播种,血液只能靠无偿捐献。”如今,扬州、南京、徐州、南通、上海、太原等10多座城市都留下了他义务献血的足迹。

  王文清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人在一起做就会有力量。”1995年,王文清牵头组建了扬州江都爱心奉献志愿服务站,16年过去了,这个爱心奉献站已经发展成员100多人。爱心奉献站成员小何说,“王大哥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所以我要加入到这个集体来,成为象王大哥这样的好人。”

  为了更好的宣传红十字基础知识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王文清不仅将自己的电话印在宣传册上,发放到群众手中,让自己的电话成为24小时救助热线,而且与扬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合作开展义务鲜血、捐赠骨髓等咨询和宣传活动,如今合作已持续了10年。谈起这事,王文清说,“就做一个义务宣传员吧。”这些年来,王文清已累计组织、动员4000余人次参加义务献血活动。同时,他还多次向伊朗、印度、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巴基斯坦等国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争创伤的难民捐款。

  截止到2010年底,王文清18年无偿献血82800毫升(包括成分血换算),相当于15个成年人的血液总和,可以挽救70条生命。

  王文清家境清贫,书桌上摆的都是翻破的毛泽东文集、玻璃下压着女儿母亲的照片和红十字宣传册

  我以我血献爱心 捐出工资误工补助交通补贴

  2010年7月2日,王文清又来到江苏扬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床上捐献血小板。针头拔出后,扎上止血带,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表格,签上自己的名字,并随手将200元钱误工补助连同口袋里的350元钱一起,放进了红十字捐助箱。多少次,王文清都是这样捐出自己的献血补助金,每一次他都笑得坦坦荡荡、无怨无悔。血站的保安熊师傅指着吧台上红十字捐款箱内那一张张百元人民币,“看见啦?王文清捐的,每次血站发的误工交通补贴他全捐了,真是好人啊!”

  多少年来,王文清组织大家献血从未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但也有部分人不理解,甚至认为他组织人去献血,是拿了红十字中心血站的回扣,说他自私、动机不纯。实际上他每次组织人去献血时,经常自己支付车费,有时还请献血的人吃盒饭。他认为,“最大的回扣就是义务的献血者越来越多。”令人欣慰的是,尽管有人不理解,说风凉话,王文清的善举还是得到了身边更多人的赞许和支持。在一本义务鲜血证上分明有王文清写下的七个大字“我以我血献爱心”。最近几年,他又陆续与扬州市红十字会签下协议,身后捐骨髓、捐眼角膜、捐遗体,王文清说,他要做一个彻底的人。

  “帮就帮了,说那么清楚干啥” 贫困的孩子也需要希望

  1995年,山西孩子小莎(化名),因为父母双亡,面临退学。王文清在火车上从小莎亲戚处得知后,赶到小莎家,拉着小莎和她奶奶的手说:“你们放心,我会帮助你们的!”从学费到生活费,这一帮就是15年。从山西职业资源技术学院毕业的小莎在电话里哽咽着说:“叔叔太好了。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如今,小莎已经从山西职业资源技术学院毕业,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不久前,小莎来电告诉王文清,想带着爱人来看看他,王文清说,“不要来,叔叔祝你幸福,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去帮助别人。”

  爱心奉献站志愿者说,“我们知道他四处帮助贫困学生,有周边乡镇的,有苏北农村的,远的还有山西吕梁山区的、安徽的、云南的、河南的等。”王文清自己已搞不清他资助了多少学生,捐助了多少金钱和物品,因为他从不往心里去。问急了他便说:“帮就帮了,说那么清楚干啥。我能帮一个是一个。”从王文清救助的名单中,可以发现仅周边的宿迁地区,他就资助了五、六个孩子。王文清家里有一只特殊的捐款箱。捐款箱中放了不少钱“1角,5角,1元,5元,10元……”他说:“这都是平时用不着的零钱!”这些零钱聚多了,就捐了。每年,他还利用节假日,千里迢迢看望自己帮扶的孩子,了解他们的生活,送上生活和学习用品。王文清家的桌子台板下,压着两封尚未拆封的信件,寄信人分别是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和泗阳县众兴镇的一名小学生寄来的感谢信。除了宿迁和周边乡镇外,王文清帮助最多的要数山西吕梁山区的贫困孩子,如今那里几所小学是他定点捐助的学校。

  阿婆说:好人就在楼上 王文清效应感动身边人

  王文清有一部老式的诺基亚手机,是别人淘汰后给他的,他一用又是将近六年。别人问起这部手机时,他说,“还能打,蛮好的呢,不用换。”他还有一套80多元的棉服,只有比较重要的场合才会穿,就这样也已经穿了7年。一张桌子、一台电视、一辆电动车是他的全部家当。但是在扶贫帮困的路上,王文清一走就是20多年。他资助了180多名贫困学生,有数百张的汇款单收据,从200元到4000元不等,累计捐献金额42万多元。熟悉王文清的人都知道,他见不得别人有困难,哪怕是自己只剩下一块钱,他也要拿出来帮助别人。地震了,他捐款;希望工程,他捐款;艾滋病、白血病患者、他捐款……他的工资本可以使自己在当地过上很好的生活,他的信仰却使他把关心弱势群体当成自己的追求。

  王文清家楼下住了一位阿婆,每当有人来找他时,阿婆都会说:“好人就在楼上。”不管走到哪里,他手里总会拎着一个红十字会印制的宣传袋,里面总是装着义务献血、艾滋病防治等各种宣传资料。通过他的宣传,江都商场、江都电大等单位已经成为江都市最早践行义务献血的单位之一。被王文清精神所感动,2011年2月13日,王文清目前工作的正谊加油站所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20多名同志一起参加了义务献血。据统计,在王文清的宣传下,现在江都红十字中心血站有11人、江都商城有40人、江都化工轻材厂有25位干部职工、江都邮政局有6人,先后与山西吕梁山区的贫困孩子结对帮扶。为了取得帮困对象的第一手真实的资料,王文清先后数次前往吕梁山区,挨家挨户寻访。江都中心血站一位王姓的会计说:“王文清带着孩子们的资料和联系方式一次次地过来,真的,我们首先被他感动,再就是真想献份爱心。”如今,王文清工作到哪里,就会把义务献血的基础知识宣传到哪里。

王文清的母亲理解儿子更心疼儿子:他就是心太好,看不得人受苦

  “我对家里人是有些惭愧的,尤其是老母亲和女儿”

  王文清母亲年近70岁,为补贴家用还在打零工。为此,他心里极度不安,抽空他就回到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对80多岁的奶奶,他更是细心照料,带着老人去理发,烧好水替老人擦洗身体,像小时候奶奶照顾自己一样无微不至。母亲心疼儿子,常说:“你已经做的够好了,就歇歇吧。”但是她心里知道,儿子是因为心善:“我儿和他的婆婆、我的母亲一样,看不得有人受苦,就是心太好。”

  由于忙于工作和助人事业,王文清将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托给老师照看,只有每个周末父女俩才能见上一面。对别人慷慨大方的王文清,对女儿却有些吝啬。一次,女儿想要件漂亮衣服,他没钱买。女儿生气的质问他:“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吗?你把大把大把的钱送给别人,为什么自己女儿的衣服都舍不得买?”面对委屈的女儿,王文清动情地讲述那些他所帮助的人们的疾苦,讲大山里的孩子翻山越岭的求学之路,讲同龄孩子的艰辛与无奈,“比起他们,你真的已经很幸福了!”他相信,骨肉相连的女儿与自己的心灵是相通的。女儿迟早会理解自己的,他愿意等待。“我自己的生活俭朴点无所谓,对女儿我是有点愧疚,但与那些特别贫困无助的孩子相比,她有吃有喝,不受饥不挨冻,算是蛮好的了。”

  偶像是特蕾莎修女 帮助穷苦人是一生的修行

  王文清小时候一家三代六口生活在艰苦的环境里,粮食不够吃,兄弟仨经常在庄稼收割的季节里,跑到农民的田里捡粮食度日子。本来农民的地是不容许陌生人捡粮食的,可是他们却从没受到过驱赶,从来不曾遭遇白眼。王文清说,“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想,将来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人家。”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到:“我舍不得穷人,见到穷人就忍不住掉眼泪。看到穷人,就想到以前的自己,怎能忍心不伸手帮一把。一个人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红十字志愿者的最高境界是爱穷人、爱痛苦的人、爱受歧视的人、爱世界上最需要帮助的人。”王文清每每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每每受到别人非议的时候都会想到自己的偶像特蕾莎修女。“说到底,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可能一时看起来吃了亏,但我相信,人一辈子做善事,终有好报。我是新社会的受益者,做志愿者帮助别人这么多年,心里一直觉得很光荣,很值得。”

  “我需要红十字甚于红十字需要我,没有我,她一样发展兴旺。而没有她,不在她的旗帜下,不在她的怀抱里,我将无所依靠,我愿一生勇举红十字的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世界上最穷、最痛苦、最需要帮助的人。”——摘自王文清日记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3-20 21:56:03 发表
匿名网友: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