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忠:邵阳电影放映员身残志坚 奉献乡村电影事业40年(图)

发布时间:2023-12-25 16:46 | 来源:湖南文明网 2023-07-06 | 查看:78次

从黄昏到深夜,一台放映机、一块幕布、一张硬盘,邵阳县长阳铺镇长阳铺村59岁的残疾人陈卫忠,39年来,他坚守电影放映一线,用对电影事业的真挚热情,为广大群众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自告奋勇,开始了他的放映生涯

  陈卫忠先天性残疾,左下肢短且畸形,右上肢肩胛骨脱臼,走路一瘸一拐,行动非常艰难。因为残疾,他12岁才上学。勤学苦练,左手写字写得很好,爱看书,爱唱歌,爱讲演,是一位非常有文艺天赋的残疾青年。1983年7月,21岁的陈卫忠高中毕业,正赶上镇(原公社)招聘电影放映员,他看到招聘广告后,主动找到公社党委书记自荐报名:“我是一位残疾人,但不怕苦不怕累,非常喜爱放电影”。书记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让他报了名。当时公社共有6人报名,在县电影公司培训后,他和另一位青年经过考核被录取。从此,他走上了电影放映之路。

  陈卫忠肩负着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党的宣传工作的重任,每天跋山涉水,走村入寨,正如人们所说:放映员“日走千家村,夜宿万户床”。他不论严寒酷暑,坚持天天放映,风雨无阻。白天他和同事们肩挑两百多斤重的放映、发电、幻灯等机器设备和影片,翻山越岭,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一到放映点后,就要采集新人新事,编写成快板词或演唱材料制作幻灯片,还要进行演练,为晚上放映做准备。新片一上映,为了帮助群众看懂看好电影,还要编写映间解说词。晚上利用二胡、竹笛、快板等演唱工具,有声有色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时配合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陈卫忠常常晚上12点钟以后才能睡觉,第二天早晨8点以前就要起床,准备转到下一个放映点。他年复一年,经常睡眠不足,超负荷工作。从长阳铺镇三巩桥村铺院点转到岭上村中岩点,足足有3公里。岭上村是长阳铺镇地势最高的村,海拔334米。转点要经过一段约2 公里长的崎岖陡峭的羊肠山路。一次,陈卫忠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餐后,村主任叫来两个村民肩挑着放映、发电等设备往前走,陈卫忠提着超过12公斤重的两个电影拷贝,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当爬坡一公里左右,天空乌云翻滚。突然,狂风暴雨,倾盆而下。陈卫忠知道:1000米以内,前无房屋,后无庭院。便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一件盖在发电机上,一件包着影片,赤裸着上身,把影片紧紧地抱在胸前继续前行。四月的气温还比较低,尽管爬坡要费劲,陈卫忠还是觉得身体很凉,打了几个冷战。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陈卫忠淋得像落汤鸡,晚上发高烧,但他仍然热情高涨,无怨无悔,继续放映。

  创新载体,向群众传播精神食粮

  映间解说,既要把故事情节交代清楚,还要夹叙夹议给观众以启发,又不能喧宾夺主与影片台词碰撞,这就需要抢空插白有高超的技能。陈卫忠的解说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除了精炼准确外,过人之处是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声情并茂、生动传神。使群众观众看得懂,理解得深,引起共鸣,同爱同憎。不仅是没有文化的老农,甚至残疾人爱听,学生和老师们也觉得陈卫忠影片解说讲得好!

  双井村双井组盲人吴晚云,连续听了6场陈卫忠解说的《草原儿女》,基本能模仿陈卫忠的语调,将影片的解说词背出来。

  一部故事平平的影片,一经陈卫忠解说,便增色不少。你听“……当今世界上,有人认为爱情姓‘钱’,有人认为爱情姓‘权’,爱情到底姓什么?这部电影将会帮你找到正确的答案……”。陈卫忠是这样开始影片《爱情你姓什么》映间解说的。

  正因为如此,每当人们一听到陈卫忠来村里放电影的消息,个个特别高兴,干农活的都提前收工。吃过晚饭,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端着小板凳到放映场抢占座位;年轻人扶着老人、背着残疾人、抱着小孩来到放映场,放映场场场爆满。

  为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陈卫忠编写了《东风又传喜讯来》《政社分开好处多》《坚决拥护新宪法》《党旗颂》等幻灯材料,扎实而鲜活地进行宣传,对党的宣传工作不遗余力,尽职尽责。

  为宣传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他编写了《专业承包就是好》《党的政策结硕果》《移风易俗树新风》《农民心里乐哈哈》《科技一枝花》《群众路线赞》等幻灯宣传材料。

  为宣传两个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陈卫忠编写了《齐心建设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劝君莫赌博》《开展环卫同治,共建美好家园》等幻灯宣传材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

  20世纪90年代,由于电视机的普及,电影走入了低谷。1997年,他随着下海潮来到了广东深圳开了个小餐馆,由于诚信经营,生意红红火火。

  2005年,国家实行“2131工程”,电影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6月2日,电影公司电话通知他回来,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出于喜爱,他还是选择回家和同事们一起挑着老旧的胶片电影放映机走村寨、入矿区、到学校,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每年放映560余场,获得广大群众的称赞,同时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2008年,国家换来了数字电影机,陈卫忠再也不要手提影片去放映,他的信心更大,干劲更足了。2015年他自费6000余元购买了三轮电动车装载放映设备,结束了他一瘸一拐地走路去放电影的历史。

  39年来,陈卫忠对电影事业的真挚热爱,为广大群众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他对电影工作的兢兢业业,为社会弘扬文明新风做出了贡献。

  自导自演,丰富百姓业余生活

  身为残疾的陈卫忠深知:残疾朋友是社会的财富,全社会要给他们热情的礼让帮扶,友好的牵手关注,体贴的关心呵护,真诚的理解信任,善意的劝解鼓舞。为此,2019年,陈卫忠成立了“邵阳县志不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招募残疾人演员35人,正常人演员12人。有双目失明的歌唱演员罗舒平、有持拐杖的滑稽演员刘平,也有坐轮椅的男高音歌唱演员邹建友,还有袖珍残疾演员吴香娥、吴香群姐弟俩。

  公司配备灯光照明、音响设施,拥有150平方米的工作室,200平方米可排练实践基地。

  陈卫忠特别注重演员的素质培养,每月逢5日为演员培训日,对演员进行业务培训。经过长期的学习,各演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使演员们能安心就业,自食其力。

  陈卫忠经常组织残疾人自编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的剧本,并精心排练,到村里开展文艺义演活动,鼓励村民自强自立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歌颂乡风文明建设的榜样,传承农村精神文明。他自编自导群众喜闻乐见的《十劝诸君莫赌博》《移风易俗谱新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农民心里乐呵呵》《懒汉扶贫》《反诈骗》等节目,编了传统戏曲节目《补锅》《刘海砍樵》等。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演了一场又一场,还是戏约不断。

  三年来,陈卫忠举办义演活动89场,免费培训残疾文艺人才150人次,举办关爱残疾人募捐活动10场次。自编自导自演各类文艺节目127个,走进了千家万户。为邵阳县的文化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做出了贡献,得到各级领导、残联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陈卫忠39年如一日,用辛勤的汗水,智慧的火花和不懈的追求,谱写了一曲曲人生闪光的乐章。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