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巴蜀丨罗色尔:目不识丁的彝家汉子如何培养出四个大学生?(图)

发布时间:2024-03-09 15:09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4-02-29 10:19:00 | 查看:54次

罗色尔,男,1961年6月生,彝族,中共党员,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东城社区居民。

  一个吃了没有文化亏的彝家汉子,摒除陈规陋俗,重视子女教育,培养出2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1名“211”大学硕士研究生、1名“985”大学本科生,成为当地群众“破旧俗、重教育”的学习榜样。

  其家庭荣获2022年度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个人荣获“四川好人”“凉山好人”“感动凉山十大人物”等荣誉。

罗色尔一家。受访者供图

  2月5日,罗色尔和妻子胜以么扯子早早起床,和放寒假回家的两个孩子一起吃早饭。“平时孩子们在外,怕打扰他们学习,放假回家了就想好好听他们讲讲在学校的生活。”

  四面环山、森林茂密,距离布拖县县城近90公里,就是这样一个村子,走出了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1名“211”大学研究生、1名“985”大学本科生。而这4名优秀学生,都来自同一个家庭。支撑着孩子们追求梦想的,是一名全力用教育改变孩子命运的父亲。

  从未上过学

  却竭尽全力把孩子送进学堂

  1961年,罗色尔出生在布拖县四棵乡沟姑村(注:原四棵乡沟姑村,目前已撤销行政区划),祖祖辈辈守望着大山与森林,“大山外面是什么样的,我从小就梦想着去看看。”1985年,罗色尔有了自己的小家,为了改变生活困境,也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走南闯北做小本生意,也因此吃过太多没文化的苦:有时需要签字,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有时需借钱周转,他不会写借条;有时要盘账,他也不会算细账......

  “无论付出什么,都一定要让孩子读上书,有了知识才能改变现状。”大儿子能合尔聪出生后,罗色尔暗下决心。村里还没有通往县城的公路,罗色尔背上孩子,徒步走了10个多小时,把孩子“托付”给在县城的二姐,送进了县幼儿园就读。

  随着家里的3个孩子陆续到了上学的年龄,罗色尔干脆在县城租房,动员妻子到县城“陪读”,他自己返回老家一边大面积种植魔芋,一边继续做小本生意赚钱养家供孩子上学。

  “那时候日子很苦,但是为了供孩子读书,都值得。”罗色尔坦言,送孩子到县城读书,不少村民都不理解,但他明白,要让孩子们走得更远,就要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罗色尔和妻子的引导下,4个孩子你追我赶,比勤俭节约,比勤学苦读,比品行能力。罗色尔的大儿子能合尔聪,本科考进四川大学,后又考进清华大学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二女儿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英语专业;三儿子罗健宇考进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小儿子罗健飞也顺利考进电子科技大学就读本科,“前几天老三跟我说要考博士,我特别支持,也特别自豪。”罗色尔说。

  冲破陈旧观念

  成为村里树新风“代言人”

  在沟姑村,很多村民早早就订上了“娃娃亲”,罗色尔也面临一样的情况,“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媒,我很坚定,来一个回绝一个。”在罗色尔看来,订“娃娃亲”只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业,“人要靠自己,专心读书,好好工作,成人后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结合,才是幸福的人生。”

  罗色尔的观念革新并未停止。2022年,布拖县召开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动员大会,在全县12个乡镇开展治理高价彩礼、丧事大操大办、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罗色尔夫妻俩第一时间带头签订了承诺书。

  “从前那些不理解我的村民们,都来问我有什么培养孩子的方法,我也老老实实告诉他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破旧俗、重教育、树新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蒸蒸日上,更加充实、幸福。”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子女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主动摒弃陈规陋习,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看着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生活,靠着努力学习改变命运,我感到欣慰,希望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能走到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见到我们没有见过的世界。”罗色尔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