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1-03-31 09:11 | 来源:中国西藏网 2011-03-02 09:20:00 | 查看:3395次

  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已融入各民族的一切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不仅是专业技术竞争,更是高尚的人格理想和广博的人文知识的竞争。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途径,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内涵的渠道,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物质和精神、传承与发展等诸多问题又使得我们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问题。通过解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使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内涵牢牢扎根于民族青年心理,优化其言行,使他们成为人才竞争和社会生活的强者。

  一、保持民族性与体现时代性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交流空前扩大,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正面临着传统的保持和现代化转变的矛盾中,如何摆正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又能体现现代社会的时代性问题,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热点。

  民族传统文化严格意义上讲就是指文化的民族特色与民族个性。每一个民族在形成发展进程中创造、发展和逐步丰富的文化都具有其鲜明风格、独特魅力和本民族特点,这种独特性既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又是沟通全体民族成员的心灵纽带,也是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保持民族性就是要保持其数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以此来维系民族的生存,推动民族发展。如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明三大源流的内蒙古草原文化,以“祟尚自然、践行开放、格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草原各民族完美人格的精神源泉和文化产业品质升级的资源禀赋,更成为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当然保持民族性并不意味着不分良莠的保持,也不能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就是好的。因为,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庞杂的系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已经或正在成为影响民族、社会发展的阻力。所以,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保持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遵循“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以批判地继承为原则,让受教育者从浩瀚的民族文化中剥离精华和槽粕,审视、发掘、转化民族优秀文化内核,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在适应中求发展,发挥文化的最大价值。将民族文化中腐朽、愚昧的旧风旧习、旧观念等彻底清除,让民族优秀文化成为净化思想、美化环境、激励进步的动力。

  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民族特色与民族个性上,还在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上。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是指以社会发展环境所决定的文化之时代特征,它反映各民族在相同的时代或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文化的共同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社会形态的变化,使民族传统文化内部各要素在矛盾中不断分化整合,实现传统文化与所处时代的适应,吸纳当时时代发展所赋予的特征而摒弃不适于时代发展的因子,升华自身的内涵并为时代发展服务,从而体现时代性。内蒙古草原文化深邃渊源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展示出自身具有的时代性特质。如草原上盛行不衰的那达慕,如今已吸纳时代气息,它不仅展示出了草原人民的娱乐竞技,而且还强化了文化与经济生活的联系,加厚了民族团结的内涵,实现了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双向互需的有机结合。草原文化传承至今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与当今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为内蒙古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同时,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和碰撞,时代发展程度越高开放程度也就越大,民族传统文化受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层次文化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在完成时代性转变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接触、学习、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充实、完善自我,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讲,传统向现代化转化的关键在于文化主体的塑造,即民族群众现代化理念的唤起和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发展的两个坐标。民族性与时代性,传统与现代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时代性是民族性的目的和出路,而民族性是时代性的基础和前提。如草原文化中的节庆、祭祀、娱乐、餐饮、服饰、工艺、歌舞、文学艺术、历史遗迹、民俗等都必须不断融会现代文明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延仲和升华传统的内容和功能;现代文明也是在与草原文化的融会中,实现更扎实的根基和更广阔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首先让受众认识和掌握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核,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特点,使各民族群众珍惜自己的文化个性、历史传统,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同时,让各民族群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必要性,在民族文化的变革中,彰显民族文化的个性。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教育各民族群众,只有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民族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做到保持民族性的同时体现时代性。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问题

  任何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实际上,民族文化传承到现代社会,如果不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从现代生活中汲取养分的话都将走向枯萎。而现实是传承与创新的交替中,一方面随着党和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复兴工作力度的逐步加大,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在增强.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在增多,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各项文化政策的贯彻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未能从源头上预防民族传统文化衰退的潜流;地方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多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真正为民族文化本身的发展与传播;各民族年青一代已普遍出现淡忘民族特色,淡忘传统文化。

  因此,从民族传统文化存续现状看,必须通过多渠道宽领域的普及和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并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角度看,文化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一种文化能不能永葆其独特魅力和先进性,关键在于是否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

  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必须经历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史弥新,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民族才能永葆凝聚力和生命力。民族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基础,当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或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发展。民族文化创新要尊重民族的历史以及民族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内蒙古自治区在首府城市建设中融入草原文化,将本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最具特点和影响力的文化内涵并加以物化,为首府地区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文化支撑,进而提升了呼和浩特城市建设中的民族特色、文化品位。在传承民族文化中要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渠道,通过教育不仅本民族新一代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让其他民族的年青一代了解和认识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可以离开自己的传统,借道它途走向现代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互为前提,互相转化的。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不可能抛弃传统来建设现代化,而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对传统加以扬弃和改造。我们要用民族性和时代性为标准,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文化。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目的、出路和方向。因此,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使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现实指导性和普遍适用性的文化精髓与现时代民族社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在传统与现代的聚焦中延仲民族优秀文化,发掘并充分利用那些符合民族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因素,使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本民族的发展的优势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各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但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纯粹的,都是由本地区多个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成的,多民族聚居的中国尤其这样。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不能是孤立的、保守的,应该是在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激荡中,取长补短,不断地丰富和壮大自己。这里我们首先要强调,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进行审视、剥离、筛选和改造之必要性。在选择和吸收外来文化时,应该对外来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为原则,从本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出发,包容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并积极与自身文化相融合.造就出符合现代理念,适合未来发展的方法,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注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民族文化创新中要坚决杜绝任意改变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有些地方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或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改变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歪曲其本有的内涵,导致民族文化传统被篡改而丢失;还有些地方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随意包装而原生态文化所剩无几,许多传统的习俗也在千篇一律中消失等现象。民族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盲目篡改、任意改变会对民族传统文化带来惨重的损失。

  三、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扬问题

  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人类正是通过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我们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让青年学生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更多的养分为了更迅捷而有效地分享、占有人类文化的精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多元经济的并存和多元文化碰撞.为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的接触与了解提供了便利。同时,其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想也存在许多困惑或迷惘出现了一些与民族传统文化不符合的现象。如国家意识的淡薄化,缺乏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顽强的意志和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等现象。面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是学校教育的迫切任务。

  首先学校要找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均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划,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一点与其不冲突。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学校培养出哪一类专门人才,都必须具备完美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针对目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萎缩的现实,学校要从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各个环节上,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提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条件。为此.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的课程建设力度,通过学科建设加厚此类课程的学科地位;学校和当地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各类学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逐步积累民族文化资料,创建民族文化展示厅,改善民族理论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在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有关课题研究中给予专项资助,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涉足相关研究等。同时,开设或增设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民族传统文化课,如普及知识性的民族文化概论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民族文化主干课,与学生趣味相同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加深研究的民族学专业课程等的设置;根据形势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鼓励由校内外或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学术报告,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拓展民族文化专门问题研究,从而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要制定深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专门政策,弥合学科鸿沟,加强学科融合,并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专业教育、思想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强化民族传统文化人文教育的全方位渗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底蕴。在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增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课学时、学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一方面,激励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考评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结合,从而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其次要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学校教育是指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活动过程。在学校教育中,教是教师的天职,学是学生的本分,而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和学是可以互动的。因为,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成员的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是相对熟悉,而他民族的文化是通过交流学习才能获得。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可以优势互补,通过先天的民族特性与后天的学习实践不断加厚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当然作为师长,教师在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处于主要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又是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用各种方式把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贯彻.对学生产生集体影响。如具有兼容民族学与思想政治学的交叉性学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中,根据多民族国家国情与各民族关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内涵,领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教育.提高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他民族文化,让学生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的使者和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主动力。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整合学生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获取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使之与学校教育协调和互补,实现民族文化教育对学生思想和言行举止等方面的影响.以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

  作为民族文化课教师要具备精深的学科文化知识和专门的教育科学知识。他们应该具有“复合性的结构”,即民族文化知识所涉及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多数学校的民族文化课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或而开设.因此,民族文化教育要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才能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学生学科知识中的渗透。所以,用不同角度和层面将民族文化知识与新观点、新思想创造性地结合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要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引导积极健康的接受和创新民族文化。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同题就是,教师自身必须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爱护者,不仅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后继有人。

  教可以影响和促进学,但又不能替代学,学可影响教,促进教,但不能否定和代替教。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才是根本目的。教与学完美结合.首先要看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此,首先在文化导向上要整体设计、逐渐渗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学生的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让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以本地人文资源为依托,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有计划地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触摸到活生生的传统文化。第三学校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民族体育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让他们融入传统文化活动中,培养起热爱故土、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并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第四要依托学校各种社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把课堂知识与实际活动互动、互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校还根据自身优势,要以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墙报、展板、各种刊物等校园传媒为平台宣传讲解民族文化知识,组织当地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进入校园,以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

  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丰富了人类文明,也为民族、国家和社会积累了取之不尽的财富。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对财富的挖掘与保护、传播与弘扬带来了挑战,怎样将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推动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之源泉,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考虑和为之努力的目标。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更加绚烂、更加辉煌。(作者:乌仁其其格、萨茄拉)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