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敬业奉献好人 耿学文(2024年第一季度)(图)

发布时间:2024-04-06 19:47 | 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4/03/08 | 查看:41次

扎根基层三十年 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耿学文,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自1995年开始接触村内管理,1999年开始任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回村工作28年来,耿学文一心一意为村民、全心全意谋发展,将平平无奇的杨家峪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德村。他先后荣获2010-2011年度县级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度蓟县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杨家峪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天津市文明村等。

  放弃县城生意,为百姓回村发展

  1995年,在蓟县创业的耿学文回村,偶然在村委会看到了老书记被一群年轻人围堵着,焦头烂额。耿学文听明白了个中缘由,提出的解决之策,得到了老书记和村民的一致认可。自此,老书记就认准了耿学文,多次劝说其回村发展。作为土生土长的杨家峪村人,一边是自己辛苦打拼、略见成效的事业和家庭,一边是自己热爱的家乡,耿学文犯愁了。

  几经思索,特别是在听闻村里的事务杂乱、村民权益无法实现的时候,耿学文终于按捺不住,说服妻子,转让买卖,只身一人扎进村务管理中。

  挖窖修路换果品,率先垂范赢民心

  刚回村,耿学文任村治保主任。1999年,耿学文正式担任村支书。这时,县里启动罗庄子乡优质梨基地的水利工程改造项目。面对村里90个水窖的任务,耿学文按照“谁的果园谁管”的原则分配任务。即便这样说,对于无力承担的家庭,耿学文硬是自己抗下了他们的任务。一个人、一辆摩托,漫山遍野都留下了他的身影。碰上下雨的时候,山路泥泞,半个车轱辘陷在泥里,拔不出推不动。村民看到他的辛苦付出,从心里认可了这位实心实意为大家付出的好书记。

  2014年,罗庄子镇打算对优质梨基地进行地面硬化提升改造,听到消息的耿学文第一时间出现在镇党委书记面前,提供了贯穿杨家峪村民种植基地的改造方案,并承诺“我可以个人承担部分资金”,“就算跪着也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面对耿学文的赤诚之心,经讨论镇里认可了他的方案。事后,耿学文欣慰道:“这条路修好了,我就算死也闭眼了。”直到今天,这条水泥路依然在诉说着他的故事。

  工作上,耿学文不仅满腔热情,而且还具有前瞻性。2000年,他率先尝试红香酥梨新品种嫁接,比乡里大面积普及早了18年。在自家地上试验成功后,耿学文更加看好红香酥梨的发展前景。2007年,在市场前景未知的情况下,耿学文逐步开始更换自家梨树品种,为红香酥梨创造市场、为百姓增收“打样儿”。2009年,第一批红香酥梨成熟并成功销售,他请村民们帮忙装箱、搬运,当着村民的面儿清点货款。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面对每斤三块多的新品种,不少村民“眼红了”,逐渐加入了变更新品种的行列。就这样,耿学文“变着花样”,带领村民踏上致富路。

  晒被子、薪火暖,孝廉村远近闻名

  在担任治保主任的时候,耿学文面对的是村里的婆媳矛盾、邻里纠纷、聚众赌博,虽说都妥善解决了,但他清楚,事后解决只治标,不治本。思考再三,结合村民建议,耿学文决定组织村民“晒晒家里老人的被子”,让“脏被子”家的儿媳女儿们“丢丢面儿”。2009年,第一届“晒被子”活动在杨家峪村小广场上举办。几根杆子和晾衣绳,是这场活动的所有配置。虽说观望的多、参与的少,但却让村里的老人们越来越有盼头。至今,“晒被子”活动已成功开展15届,活动先后被新华社、津云、掌上蓟州等平台报道,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敬老孝亲学孝廉的良好氛围。

  杨家峪村新风尚的形成,也离不开“薪火暖冬”志愿服务项目。2011年,耿学文受女儿启发,鼓励和支持回村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为中小学生补充知识、分享学习心得。而今,这一项目已开展13年,早期受益者逐渐成长为分享者,良性循环带动着杨家峪村的整体风貌向善向上。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耿学文已在杨家峪村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了28个年头。就是这样一位以百姓先、疼百姓苦的好书记,带领着杨家峪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推荐单位:蓟州区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