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之“清”与温家宝之“亲”

发布时间:2011-04-14 07:24 |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2009年03月02日13:58 | 查看:1854次

  “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温家宝在陈述担任总理之初的感受时,如是说。作为朱镕基的继任者,温家宝是自然有对其前任政务上的沿袭和继承。但这两位新时期中国政府一前一后的总理,无论在个人言行,还是在执政风格上,都有着他们各自的鲜明特色。朱镕基的“清”和温家宝的“亲”,或许就是他们各自留给百姓的重要印象。

  人们关注总理,最直观的途径莫过于收看一年一度的记者招待会。在上任伊始的答记者问中,朱镕基和温家宝就向国人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新总理形象。以“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要赴汤蹈火,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代表的朱式豪言,让中国民众感受到的是一种掷地有声的力度。而平和亲切的“温氏风格”也让人印象深刻。“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诸如此类的表达,不见得有多铿锵,却也让人体会到新总理温家宝的真诚和务实。

  新总理一上任,人们最习惯最热切的做法,大概就是将前、后任总理,横过来竖过去地来一个两两对比,这也是温家宝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温家宝这样的评价:“朱镕基总理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领导人,他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至于我自己,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在百姓眼里,朱镕基就是一块质硬耐腐的檀香木,或者说是浊流暗涌的官场中一道难见的清流。双亲早逝、家道贫寒的坎坷经历,也历练出了朱镕基坚韧独立、敢做敢说的强硬个性。拿反腐而言,朱镕基被称作为腐败分子的阎王爷,他曾用“准备好100口棺材,99口装贪官,还有1口装我自己”表达自己“抬棺决战”的决心。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很少有人去怀疑朱镕基铁腕治吏、铁面反贪的魄力,而对于贪官污吏来说,为之镇服、敬而远之的也不在少数了。朱镕基主持国务院工作时,曾经先后在多个场合向官员推荐西安碑林刻录的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朱镕基说他从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他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他曾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退下来后,老百姓只要给他一个清官的评论,他就很满足了。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放在朱镕基身上可谓恰如其分。朱镕基卸任时,自言希望听到百姓对自己的评价,放在首位的就是——“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

  据报道称,朱镕基经常呵斥干部,比如有的官员月薪不过千元却名烟不离身,被朱镕基逮着了,就是一顿教训。本来中国官员吃好的喝辣的,也是常见的事了,可在朱镕基眼里,似乎就是容不了这些。哪怕是在可以归类于人情交际的题词赠字上,朱镕基也不太习惯于那些礼来礼往热热乎乎的套路,相对于某些领导人的处处留言频频题字,朱镕基的墨迹难求,成了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掌故了,不管是在官方机构,还是在民间场合。“我一不怕你借钱,二不怕你求职,就怕你找我题字。”在他的母校包括他就读的初中、高中、大学都很难看到他只言片语的题词。

  2005年4月,朱镕基为其就读过的湖南师大附中题写了“祝贺母校百年校庆”的贺词,似乎是多年来破例的一次了。他就读过的其他学校,想必也曾在各类庆典中想方设法,恭请过校友朱总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求而不得,但似乎没有人说朱镕基忘本。

  在执政中国的四年中,朱镕基在历届中外记者会上的转播实况,收视率大概不亚于春节晚会和奥运会比赛,尤其是对于在校的大学生们来说,没有电视就听广播。整个寝室,整栋宿舍的学生都会暂时安静下来,格外安分地欣赏着朱总理的睿智、幽默和大气。外国记者再是直截了当提这提那,朱镕基的回答,一定不会让人遗憾。尤其是朱镕基在访日期间,面对各种无理的刁难,舌战日本媒体和民众的风范,不卑不亢、针锋相对的气度,着实折服了不少人。在朱镕基为期四年的任期中,从他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似乎总能给人一种魄力,一种踏实感,让人觉得,这叫决心,而不是口号、套话。

  作为百姓,只能在电视和报刊上看到朱镕基的言行举止。朱镕基留在我头脑中的的印象,就是严肃,不苟言笑。曾经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国家重要领导人齐齐列席观看了一场晚会演出,看相声小品的时候,江泽民、李瑞环等领导人都笑得合不拢嘴了,惟独朱镕基始终是表情严肃。而有一个镜头里,朱镕基用手捂住了嘴巴,但他的眼神分明在说,他已经被演员的幽默打动和感染了。

  相对于朱镕基,新总理温家宝就显得温和亲切了不少。温家宝上任时做的自我介绍中说,他出生在农村,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教育世家的家庭背景,给予温家宝的熏陶,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温家宝总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印象,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尤其是在很多场合,温家宝情感丰沛地援引古今名贤的诗词时,又富有了一个诗人的文学气气质。人如其姓,温和、诚恳、内敛的温家宝,执政中国一年多来,以一个贴近平民、富有人情味的“亲”总理形象,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看时政新闻,看得最多的就是各种政府要员,各类世界要闻,感受到的,要么是中国入世钓鱼岛纠纷台湾问题的严肃,要么是伊拉克炸弹袭击阿富汗自杀惨剧的悲哀。但有一次,被屏幕上的温家宝深深感动了。2004年,温家宝视察武汉市公安局戒毒所,面对一个年仅21岁的女性,温家宝无法相信这是一位已有6年吸毒史的吸毒女,他的眼眶立时就湿润了……镜头前的温家宝,既来不及做什么掩饰,也来不及做什么情绪的积蓄,而只是在镜头跳跃的一瞬间,发乎心而现乎情的自然流露。

  后来陆续看到温家宝在电视上流泪的经历。看望“11·28”特大矿难中遇难者遗属时,温家宝和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10岁小男孩一同流泪;在欢迎法国总理的仪式上,联想到非典肆虐,温家宝面对五星红旗流泪了;在接见中国驻曼谷使馆人员时,温家宝动情得语带哽咽……

  温家宝自我评价说,自己“很坚强,也很有感情”。因而我们在电视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动情的温家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时候的温家宝,在我们眼里,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凡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政坛领导。而我们,不妨把一些复杂的目光简单化,而不必以另一个异样眼光去做什么其他的臆测。一位国家领袖,自有其呼风唤雨、大刀阔斧之能,但不刻意掩饰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可贵的人性化的表现。

  在温家宝上任之初,估计很多中国人都在猜想,这样一个温和的总理,会这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处理盘根错节的国家政务。而时至现在,取消农业税等农村政策的落实,节约型社会的大力倡导,也让百姓看到了“温氏风格”背后的果敢和务实。

  细看这一年多以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虽然还是那段熟悉的背景音乐和天天滚动的蓝色地球,两个主持人还是正襟危坐神情肃穆,还是少不了国家领导人握手、人大会议举手拍手、农民持续增收若干元、少数民族繁荣稳定之类的新闻,但不难发现,整个节目的视角,明显地在由上层向民生倾斜。左邻右舍、张家长李家短的社区消息,乱停乱放、违章违纪的琐细问题,节约用水、尊老爱幼的社会公德,也越来越多地搬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虚无空洞的少了,民生实际的多了,表面看,这是一个电视节目的风格转变,而事实上,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一届政府通过这一宣传喉舌,所传达出的务实精神。

  对于两位总理的政绩,在若干年后,自有人盖棺定论,立传树碑。而我相信的是,这一“清”一“亲”两位总理,都是实在的总理,勤勉的总理,得了民心的总理。(作者:网友:亲爱的中国我爱你)

  原文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c1/s57361,w1235138026431751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4-14 21:07:33 发表
匿名网友: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