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鑫:为大爱奔走在天府与狮城间(4图)

发布时间:2011-05-06 07:59 |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1年5月3日 第004版 | 查看:1535次

华西都市报记者连线新加坡“让爱川流不息”工作委员会委员许宇鑫

当地艺人在电视募捐晚会上接听热线 

新加坡救援队在当地电视台赈灾晚会上讲述救援过程 

新加坡善款援建的绵竹市汉旺武都中新友谊小学效果图图据“让爱川流不息”官方网站 

新加坡民间捐款在四川援建校舍和桥梁所在地示意图  制图杨仕成

  人物档案

  许宇鑫

  “让爱川流不息”工作委员会委员许宇鑫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也是一个“老成都”,1993年他便曾来过成都,2000年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成都。

  他不仅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慈善家。“5·12”特大地震发生那一刻他虽然身在新加坡,可千山万水的距离却无法阻挡许宇鑫对四川这片土地的牵挂以及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关怀。

  地震后,许宇鑫不顾余震危险,于当年6月12日便返回成都,前往灾区;为来自新加坡的善款用途做考察和准备。最终,7所中新友谊小学落地灾区,成为两国人民互助精神的永远见证。

  ●成都是一个旅游休闲城市,非常适宜人居。我喜欢在山水之间泡杯茶,摆龙门阵,还学会了打四川麻将。

  ●2008年6月12日,前往灾区,为善款的用途做考察和准备。最终,7所中新友谊小学落地灾区。

  ●我希望四川人民雄起,永远互助互爱。

  ——许宇鑫

  华西都市报记者陆阳阳

  4月21日,经过多番联系,恰好正在成都的许宇鑫先生,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讲述了震后3年来自己的真切感受。

  回想起当时在电视中看到的地震画面以及自己在灾区亲眼目睹的情景和惨状,连线时许宇鑫竟仍几度哽咽。

  面对四川灾区的3年巨变,他用四川话送出祝福:四川人民,雄起!

  谈成都情结比新加坡更田园

  华西都市报:您跟成都有着怎样的渊源?

  许宇鑫:我1993年就来过成都,1995年成立了两地的贸易协会。成都是和新加坡最早建立紧密联系的城市之一。

  2000年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来中国。其他城市可能只待一两天,但成都我要待至少5天。这么多年了,在成都有很多朋友。这些年,四川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去过了。我很喜欢成都这个城市。

  华西都市报:您最喜欢成都的哪些特点呢?

  许宇鑫:成都是一个旅游休闲城市,压力不是很大,非常适宜人居。

  新加坡四季如夏,一雨成秋。所以我更喜欢成都的天气,新加坡比较热,而且城市化更严重,成都更田园。

  我很喜欢周末的时候出城去看看。比如都江堰、青城山、龙泉,在山水之间泡杯茶,摆龙门阵,还学会了打四川麻将。

  谈地震瞬间十分着急、难过

  华西都市报:您如此频繁地往返于成都和新加坡之间,地震的时候您在哪呢?

  许宇鑫:2008年4月底的时候,我正好负责送接待的新加坡一个团回国。地震的时候,我正好在新加坡。记得当天突然看到CNN,说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当时就很着急,立刻打电话、发短信给成都的朋友和员工,可是完全联系不上,直到傍晚才联系上。我那天的感觉就是提心吊胆,非常担心。

  谈狮城募捐电视募捐很感人

  华西都市报:地震一发生,新加坡方面就组织了援助,作为一个普通人,您当时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许宇鑫:当时一地震,从政府到民间组织,都十分关注。不仅有官方的慰问,还有很多民间的捐款。

  同时,民间自发发起捐助,有很多团体代收捐款。还有些老百姓直接到中国大使馆,排着队捐款。

  其中最大型的就是“让爱川流不息”的电视募捐。节目很简单却很感人。当场可以打电话捐款。我前后通过团体和其他形式捐了不少次。

  谈返回灾区确立7地重建校舍

  华西都市报:地震后,您什么时候返回成都的呢?

  许宇鑫:我6月12日就回来了。因为当时善款委员会找到新加坡的领事馆,然后找到我,希望能出一份力。所以我回来,陪同着考察了很多重灾区,并且来到什邡和大邑的一些地方,最后确定了7个地方重建小学。

  华西都市报:震后一个月便返回,而且前往重灾区,您没有为自己的安全考虑过吗?

  许宇鑫:没怎么考虑过,只是希望尽快为善款找到去处。

  华西都市报:您当时去灾区有什么感触?

  许宇鑫:当时我就觉得天灾很可怕,原本美丽的地方都是一片废墟,惨不忍睹……

  所以后来我们就确定重建7所小学。当时有很多细节和沟通的问题,最终都解决了,我们独立设计、独立招标、独立建设。就是希望对捐款的每个人有个交待。我们也希望有个长久性的东西,建立在那里。

  谈3年感悟希望四川人民雄起

  华西都市报:3年过去了,您每年都回灾区,现在又有了怎样的感悟呢?

  许宇鑫:我每年都会去小学探望,比如参加升旗仪式等。现在硬件条件是上来了,我希望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少些。同时,日后的生活也能够有所保障。

  华西都市报:现在灾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富民族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融聚全世界人民关爱的公共设施交付使用。您这时候想对走向新生活的他们说些什么呢?

  许宇鑫:3年来,灾区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灾虽然不可阻挡,但是我们要总结经验,将预防机制和安全意识更好地普及,才能避免下一次的伤害。我希望四川人民雄起,永远互助互爱。

  新加坡参与“5·12”救援纪实

  4项第一人间大爱无国界

  3年前的“5·12”特大地震,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纷纷向四川伸出援助之手。在四川危难的时刻,4万多新加坡人自发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援助四川,创下了国际援助的多个第一。

  由新加坡民防部队派出的新加坡救援队共55人,携带了液压剪、切割机等先进救灾工具、4只搜救犬以及14天的给养,于2008年5月16日下午7点40分左右乘专机抵达成都,并于当晚到达什邡市。17日开赴什邡最严重的红白镇抢险救援。

  援助四川汶川大地震,新加坡人创下了令人骄傲的“4项第一”。一是新加坡第一个向汶川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是第一个到达极重灾区的国际救援队;二是以1.8亿元的捐款、47吨救援物资的总额成为全球民间捐款最多的国家;三是以4万人自发参与捐赠,创下全球向汶川大地震灾区捐赠民间人数最多的纪录;四是“让爱川流不息”电视募捐活动,创下新加坡收视率第一,募捐1000多万新元的数目创下了电视募捐的最高纪录。

  电视募捐款项总额创纪录

  电视慈善义演《温情无国界让爱川流不息》于2008年5月25日晚举行,3个小时的节目总共收到超过34万通的捐款电话(每通6元、18元、50元不等),在结束前共筹得685万新元。

  整台晚会以感恩、关怀、团结、鼓励为主题,展示“天地无情,人间有爱”的人道情怀。认捐活动持续至6月1日,善款总额为1025万元,创下新加坡电视筹款活动前所未有的新纪录。所得款项通过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捐给四川地方政府,用于灾区学校重建和地震孤儿的养育。

  专款专用友谊小学拔地起

  筹款不容易,把善款用好更不容易。为用好、管好这1025万元赈灾善款,保证每一分钱都清清楚楚地用在正当的地方,电视演出后即刻成立了由国会议员杨木光为首的5人工作小组,专责这笔款项的监管和使用。

  由于灾区的面积很大,损失的情况不一样,小组的原则是尽量把款项用在偏远的、容易被人忽略的地区和学校。

  工作小组先后3次前往四川灾区实地考察、调研、评估,最终在绵阳、大邑、绵竹、什邡、仁寿、名山、广汉、小金8个区县确定建设7所学校和一座桥梁。

  其中,前4所学校是交钥匙工程,由新加坡方面全额出资兴建,冠名为“中新友谊小学”;后3所学校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合作兴建。

  2010年7月15日,22名小学生从汶川地震灾区前往新加坡交流学习。这些小同学们都来自“让爱川流不息”赈灾工作小组援建的中新友谊小学。学生在10天的交流里,和新加坡当地学生一同学习、体验当地学校的各种课程、学校氛围以及参加课外活动,感受新加坡的城市,体验该国文化。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