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无言好少年——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张晓十四年持家孝母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08-11-08 08:00 | 来源:08-07-11 15:09:16 中国兰州网 | 查看:3054次

大孝无言好少年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

张晓十四年持家孝母先进事迹

  张晓,男,汉族,平凉市崆峒区宝塔社区人,生于1989年9月5日,现年17周岁,平凉二中高三(10)班学生,平凉二中自强不息好少年,全市优秀共青团员,第十一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晓4岁丧父,同年母亲重病卧床,自小就挑起家庭重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用自己14年的行动实践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一、侍母情深

  从四岁起,张晓就开始学习煮饭、侍候母亲,因为锅台高,够不着,就踩着小凳,爬在锅台上,时常被沸出的米汤烫伤胳膊,往往把稀饭做成夹生的米饭、把米饭做成了稀饭。上了小学,张晓每天都要帮母亲穿衣、洗脸、刷牙、梳头。还要捡柴、生火,做饭,洗衣服。张晓读初一时,常年卧床的母亲曹雪红病情不断加重,一度大小便失禁,张晓每天要给母亲接屎接尿,擦洗身体。平时他总是想着母亲,邻居送他一个馒头,他要留给母亲,别人给的好吃的,他总能找出自己不喜欢吃的理由,让给母亲吃。张晓的邻居何彩兰老奶奶说:“这娃娃太孝顺了,我活了这么大没有见过这么懂事的娃娃!”

  二、自强不息

  毫无生活来源的张晓生活一直十分艰难,依靠着党政领导、武警官兵、邻居、老师、同学和好心人的帮助,母子俩一步步度过难关。但家里再困难,日子再苦,他也不愿意接受人家施舍。好心人给他留下电话,让他有困难时联系,但他从来没有主动打过电话提过要求。张晓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每位好心人的帮助,都被他记入自家《恩人簿》。周末从来没有和同学一起玩,而是忙于在家洗衣服干家务,照顾母亲,给洗车行打工,捡拾垃圾贴补家用。

  三、乐观向上

  虽然张晓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但他却很阳光,从不怨天尤人。在学习上与同学互帮互助。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关爱他人。虽然要照料母亲,放学回家要做饭料理家务,但他从没有迟到早退过。在同学们的眼中,张晓总是把阳光带给别人,把阴霾埋在心里,且不失幽默,充满阳光。“贫困中坚守的阳光男孩”,是同学们和老师对张晓的普遍评价。去年,他孝敬母亲的事迹在校园传开后,老师和同学们希望他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找大家帮忙,张晓却说,“孝敬母亲是我应尽的责任,我能照顾好家里事情,请老师和同学们放心。”

  四、勤奋学习

  苦难没有压倒张晓。小学阶段的张晓,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学习也不曾落下。上高中的张晓学习更加用功,每天起早贪黑,忙于学习和照顾母亲;他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把母亲从床上抱到凳子上洗脸、梳头,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就赶忙去上学。中午又急急忙忙赶回家先侍候母亲方便,再做饭,一口一口喂给母亲吃,然后又骑着破自行车赶到学校。张晓靠着自己的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苦难的生活让张晓早早顽强自立,母亲朴素的教育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帮助和支持,鼓舞他支撑起一个困难的家庭。今年4月份,团平凉市委向《中国青年报》推荐了张晓的事迹,《中国青年报》6月14日以《张晓: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为题刊登张晓的事迹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中国青年报》上专门作出资助和宣传的批示。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作了报道,通过中央媒体的集中宣传报道,张晓的感人事迹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中共平凉市委已经发出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张晓同学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市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