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学雷锋"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2-04-17 08:13 | 来源:东方网 2012年2月18日 10:05 | 查看:1480次

  写下这个题目,主要是基于种考虑:一种考虑是基于今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提词发表49周年,在3月5日“学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如何克服以往流行的“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现实尬尴,让雷锋来了就不再走,并让雷锋永驻人间,这就需要推动学雷锋常用态化。

  另一种考虑是基于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在笔者的印象中,这是在党的全会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学雷锋”常态化的要求。这一要求,对于促进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考虑,笔者感到,探讨如何推动“学雷锋”常态化,不仅很合时宜,而且也很有必要。那么,如何推动“学雷锋”常态化呢?

  首先,推动“学雷锋”常态化需要媒体的“常态化引导”。这就要克服以往在学雷锋活动的宣传中,媒体只重视集中宣传而忽视了常态化宣传,比如每到3月5日“学雷锋日”,新闻媒体就会集中进行宣传报道,而过了“学雷锋日”之后,学雷锋的宣传报道再就很少见到了,久而久之便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学雷锋只是“学一时”的习惯。而要克服这种习惯,就需要新闻媒体利用“走转改”,经常报道发生在基层民众中学雷锋的活典型,并以这种常态化宣传进行“常态化引导”。

  第二,推动“学雷锋”常态化需要党政“常态化给力”。应该说,过去学雷锋缺乏常态化,虽然与媒体忽视常态化宣传引导有关,但与党和政府没有“常态化给力”也有关系,比如,在组织学雷锋活动中,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往往只有号召,没有部署,有些地方虽有部署,但也没有投入、没有调度,更没有考核评比和奖励了,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形成了学雷锋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常态化给力”,这就要把学雷锋作为当地文化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不放,通过加强领导、加强部署、加大投入、加强高度、加强考核,努力让学雷锋活动成为城市乡村的新文化名片。

  第三,推动“学雷锋”常态化需要领导“常态化带动”。记得2008年《人民日报》曾有这样的报道,在一次单位组织召开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座谈会上,一位年轻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雷锋当初学的谁?”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最后通过学习《雷锋日记诗文选》、《雷锋的故事》等书籍找到了答案:雷锋学的是领导。有人还为此做了个假设,如果雷锋当年跟的是腐败堕落的领导,他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件事启发人们,人民群众固然应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以雷锋为榜样,领导干部则更应该积极带头学雷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比任何宣言、任何命令、任何发动更有说服力,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关健是领导要“常态化带动”。比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发扬钉子精神,坚持学习,积极学习等等,如果领导干部都能把雷锋的这些品质学到手,并成为“常态化带动”,相信学雷锋常态化就会在领导的示范带动中形成。

  第四,推动“学雷锋”常态化需要公民“常态化践行”。雷锋,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社会怎么变迁,雷锋身上所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所体现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宝贵精神,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火热情怀,都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应当大力倡导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他那样,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的幸福观,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也曾说过:“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正因为此,胡锦涛同志才号召,“每一个有志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都应当不负时代的重望,在学习雷锋的实践中谱写新的篇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创造新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王廷连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