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村长的“惠民”农场

发布时间:2013-04-09 21:16 | 来源:南方日报2013年4月2日PC04版 | 查看:1655次

  他当了11年的村长,可每每要为村民修路、搞卫生,就有两个字横在眼前:没钱。不过,这个心愿却在其离任后办起家庭农场开始,一点一滴转为现实。

  办农场的第一年,他租用了周边5条村315亩耕地,让本来荒废的土地变为租金落入村民口袋。随着农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其雇佣的工人日益增多,为农村解决了不少剩余劳动力。如今是何绍泉办农场的第三年,看着田地里绿油油的蔬菜,当年的老村长的雄心壮志重新在心头点燃。

  一个农场,让一位退休的老村长将梦想点点滴滴化为现实。

  租地▶▶

  让农村闲置土地变废为宝

  何绍泉在清城石角回歧管理区西头村当了11年的村长,离任的时候却满心遗憾:“很多时候想为村民谋点福利,例如修路、处理垃圾,但没钱,实在没办法。”何绍泉抽着旱烟,眼神里流露出无奈。不过这个遗憾在他办起家庭农场那时起,一点点得到化解。2010年,他一次性从银行贷款30多万元,再加上平日养种的积蓄,凑得资金88万,一次性租赁了周边5条村共315亩土地。“当时这几条村很多用地都荒废着,我租的时候是每亩800元到900元,就算他们自己种地,每亩地的收入也没有租金多。”何绍泉在租得农场用地的同时,不但解决了大部分农村闲置土地,也为周围5条村的村民带来了租金。

  在租得大量土地之后,何绍泉全家总动员,全部投入到浩浩荡荡的家庭农场队伍当中去。他的儿子负责种子引进和对外销售,女婿负责田间管理,老婆负责引导农民种菜,而他则充当“董事长”,对整个农场做全盘统筹。

  雇工▶▶

  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个是风,一个是水。”说起办农场的困难,何绍泉的回答简单而有力。他说,开办农场第一年汛期的时候,清远刮起台风,“很多刚刚长出来的菜苗,都被大风雨打烂,那一次损失就有10多万。”何绍泉说,遇上洪涝的时候,有时候田间的水三天都排不出。他也在这“风”和“水”中饱受煎熬。“别说三天,有时候一个月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在领教自然灾害的杀伤力,积累了一定经验教训之后,何绍泉开始调整发展思路,“第二年在雨季的时候我开始种植西瓜,今年打算再增加玉米,这些都比较抗洪。”

  何绍泉农场的成立,还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记者在何绍泉的“账本”上看到,在农忙的时候,该农场雇佣职工达70多人,其中工资高的达12000元,最低也接近3500元。在这70多人的雇员中,有近30个短工。“他们都是本地的阿婆,主要在农忙时过来帮忙。”农场的兴起,还惠及当地村民,让部分失业村民“老有所依”。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领村民奔小康

  随着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何绍泉的农场现有地490亩,农场主要产品菜心和芥蓝更是远销惠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下一步他将继续租赁土地,将种植面积增至700亩。

  在尝到创建家庭农场的甜头之后,这位年近6旬的老村长并没有忘记当村长时的心愿。今年3月13日,在他的努力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终于成立,“这样就可以为周围的村民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带领村民致富。”同时,为了改善周边村的交通,让村民走得更舒坦,何绍泉还计划接下来为家乡铺路。“附近有三条路通往西头村,如果这三条路修好了,菜好运输,平时村民生活也方便。”

  ■专家“把脉”

  注册品牌提高影响力

  据统计,到2012年底,清城区有家庭农场7397户,实现农业总产值达9.5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虽然清城区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

  何绍泉的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产品相对低端、单一,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在清城区不乏少数。针对这种情况,清城区农业局某负责人提议,这类家庭农场可适量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目前市场较稀缺的农产品作为辅助。“虽然种植这些农产品的风险较大,但相对应的,收益也比较高,更容易在竞争中形成优势。”同时,他还提议何绍泉为农产品注册品牌,提高农场的影响力。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林晓琼    通讯员 罗志东 孟宪波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