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想和承诺

发布时间:2013-08-06 10:0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2月16日 11版 | 查看:1629次

走基层·百姓生活实录

  本报记者 辛明

     曹明秀遇到了一个坎。她说,只要能跨过去,三方受益。但是,她被牢牢地卡在这里,动弹不得,且饱受非议。

     命运的天平上,一边是惠及近5000名打工子弟学校学生、126位老师和百名家政女工的社会企业梦,另一边是暂时窘迫的生活和50多万元的欠款。

     天平两端的压力,都让她窒息。但是在她心里,孰重孰轻早有分晓。

     如果不是一场意外,梦想早已照进现实。

     故事还要从2009年年底说起。

     当时,曹明秀正在办理博士后出站手续。这位在北京交通大学取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又在应用经济学领域获得首届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的女博士后前途一片光明。有的高校向她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她做副教授,并承诺提供住房;有人提供50万元年薪的工作,年终分成更是诱人。不过,曹明秀有自己的打算。

     她最崇拜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穷人银行家、小额贷款之父”尤努斯,他的社会企业项目让穷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曹明秀深受尤努斯的影响,在她心目中,理想的职业既能让自己体面生活,又能帮助弱势群体脱贫。

     一天,她遇到了自己现在的老公黄鹤,他曾经创立过国内知名的打工子弟学校——北京行知学校。

     曹明秀说出了自己的设想。黄鹤一拍大腿,对她说,你想做的是社会企业。

     曹明秀饱读经济学理论,却第一次听说“社会企业”的概念。黄鹤简言介绍:社会企业就是运用商业企业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比如,弱势人群的教育与就业问题、环保问题等。社会企业的创办动机就是为了达成这类社会目的,而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同时,社会企业也必须要盈利,所获得利润主要不能用于分配,只能再投入到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公益事业中。在英国,社会企业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创造的GDP甚至超过其他企业。

     黄鹤说,办了多年的打工子弟学校,他发现一味地向社会募集善款,不能实现造血,只有办实体的企业,用不断的盈利做慈善,才能实现可持续性。他的想法是,创办一家家政社会企业,培训农民女工成为家政师,社会企业所得利润再投入到打工子弟学校资助老师。

     这个计划多方受益:打工子弟学校有了好老师,农民女工有了就业机会,还满足了城市家庭对优秀家政师的需求。

     两人一拍即合。2010年年初,绿色心之光社会企业——绿色心之光(北京)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命运还向他们伸出了大大的橄榄枝。热心慈善的北京道亨公司董事长汪唯找到他们,决定成立日新基金。汪唯将在3年内注入600万元资金,其中300万元用来资助5所打工子弟学校126名教职员工的奖励工资,另外300万元则用来资助农民家政女工的培训就业。3年后,企业自身造血,良性运转,所得利润用来资助打工子弟学校老师。

     100万元很快入账。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监管下,从全国选拔的126名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来到北京,5名优秀的校长上岗,几十名家政女工也到位。一切进入实操。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他们等待下一个100万元到位后展开标准化培训的时候,汪唯突发心脏病去世,捐赠也被迫中止。

     一个大摊子早已铺开,如果曹明秀夫妻选择退出,126名老师将离开,近5000名学生的老师哪里去找?他们又如何面对这些刚刚来京的女工?

     还有一幕,让曹明秀难以忘记。在八宝山送别汪唯时,黄鹤弯下腰,吻了一下棺木,伤感又坚定地说:“汪先生,您放心地走吧,我们一定把这件事做成。”

     从那天起,这个理想也是对逝者沉甸甸的承诺。

     看着那么多人渴望的眼神,曹明秀选择了坚持。

     她向其他企业家募款,可是“郭美美事件”的发生,让原本有意向的企业家打了退堂鼓。

     一年后,100万元启动资金按计划全部用于资助5所学校的126名老师和5名校长。为了让企业尽快产生利润,曹明秀花光了存款,甚至她的父母也拿出了毕生的养老金。

     去年,在最艰难的时期,曹明秀和黄鹤的女儿诞生了。他们连奶粉都买不起,只能给女儿喂米糊。

     无奈之下,两人借了33万元的高利贷,如今已经利滚利达到50万元。现在,“绿色心之光”的员工走了大半,126名打工子弟学校老师的工资补助也一直发不出来。

     家里经常出现一拨又一拨的债主。曹明秀说,今年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开手机,里面全是债主辱骂的信息。

     可是,有很多事情还在给他们增加信心。曹明秀在微博上这样写着:两年了,200多个农民家政女工大姐收入翻了一倍。为了农民女工的收入从1500元提高到3000元,我做了些什么?大姐们住着明亮的公寓,有尊严地工作。女人的青春没有太多时间,对此我不后悔。这份事业可以延续的话,我个人的付出值得!

     “吴大姐,来自山东,由于要供两个孩子读书,经济很困难。初来绿色心之光时,比较自卑,不爱说话。对她进行了职业培训后,我亲自带她到客户家试做了几次保洁,得到客户的认可。她渐渐有了自信,也乐观开朗了很多。她进入绿色心之光前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每月都能挣到3300元左右的工资了。”

     这样的故事也在激励着她自己。

     曹明秀说,现在很多城市家庭对高品质家政服务有急切需求,同时,中国有很多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女工、下岗女工可以从事家政服务,实现就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曹明秀说,“我们已经做了两年,有很多经验,没有理由做不好。”

     聊天的时候,曹明秀还常提起,“如果汪总没有去世,我们的事业早就成功了。”

     但是,不理解他们的大有人在,有人对他们的行为横加指责,“你们都照顾不好自己,怎么还能做慈善?你们拿老人的养老金作慈善,成就自己,这太不道德了!”

     其实,离开是一个很简单也很洒脱的事情。有人向曹明秀再次伸出橄榄枝,只要她关掉家政社会企业,就替她还钱,并安排年薪50万元的工作。

     但曹明秀还是不为所动,“如果我现在放弃,伤害的是这项慈善公益尝试。社会企业不是我个人的事情,需要整个社会的推动。我们关门,很多后来人就不敢再尝试了,这对愿意公益创新的人是一种伤害。这样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当然,她割舍不下的,还有她的家政女工、126位老师、近5000名打工子弟学生,当然,还有那个没有实现的对已逝的汪唯先生的承诺。

     曹明秀的坚持并非没有道理。绿色心之光已经做出了品牌,社会需求量很大,就在聊天的过程中,还不断有人打电话请家政师,可是她的家政师根本不够用。

     直到今天,她依然没有放弃她的社会企业梦。

     她总觉得,这个坎,一定能过得去。

(责任编辑:孟祥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