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义务修路二十年(图)

发布时间:2013-08-14 21:24 | 来源:三江晚报 2011年5月10日 第00004版 | 查看:2527次


  记者 董伟忠 文/摄

  桦南县闫家镇十里八村的百姓都知道,大张家村有个名叫盛春德的五保户,他为报党恩,二十年如一日,往返于桦南县闫家镇的各条通村公路上,顶风雪,冒严寒,挥锹抡镐,义务修路、清雪、刨冰,挥洒的汗水统统存入他的“道德储蓄银行”。

  众口皆夸老人好

  4日,记者去采访盛春德老人,在桦南县开往公心集的客车上偶遇大张家村的村民,说起盛春德老人,村民夸了一路。

  记者来到大张家村盛春德老人家。老人自己独居,记者去时老人正拿着工具叮叮当当地修理伴随他多年的手推车。

  老人衣着朴素,说话带有江苏口音,性格挺开朗,虽已74岁了,但是身体还很硬朗。“多亏这辆手推车,帮了俺大忙。”老人一边修理,一边念叨着手推车的好。村民听说记者来了,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说起盛春德,乡亲们说:“这老头儿是一个大好人,他有一身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件件都感人。”

  党恩铭记在心间

  早年,盛春德是江苏省赣榆县李庄乡的农民,24岁跟随父母来到了桦南县的大张家村。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他几乎没闲下来,虽然文化水平低,但却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乐意帮忙。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40多岁的盛春德有了用武之地,他整天劳作在田间地头,他家的庄稼长势喜人,一时间盛春德成了大张家村小有名气的红人。他把自己的技术传给村里的百姓,大家都很感谢他。

  这些年,老人身体一直不好。在老家修水库时,因为推石头,车子翻了,把他的腰砸坏了,所以不能干重活。来到大张家村后,由于身体不好,也没讨上媳妇,一直单身这么多年,他成了村里的五保户。家里吃的、用的、住的,都是民政部门供给。这些年,党和各级政府没有忘记他,没有抛弃他,盛春德老人深知党和政府给了他太多关怀和爱护,让他和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他想做点什么,来回报社会,才能对得起党和政府。

  付之行动报党恩

  二十年前,农村公路还是砂土路基,气候寒冷,冬季雪大,雪阻现象时有发生,从公心集村通往桦南县的客车,每隔十几分钟就有一趟,大张家村站点是客车的必经之路,如果绕过站点百姓出行不易不说,其他道路也不好走,每逢冬季雪大的时候,这条必经之路肯定雪阻,孩子上学走不了,大车小辆走不了,万一谁家有个大病小灾的,车辆进不来,出不去,很危险。盛春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定,报答党恩就从这里开始,报答党恩之路就在脚下。于是,他拿着锹镐、推着独轮小车就经常出现在有雪阻的路段,挥锹抡镐,默默无闻地义务为大家清雪清冰。

  这一干就是20年,冬天不管多么冷的天,他都在路上。通常每天都走10多里路,渴了饿了就上人家找点饭,找点水喝。冬天他戴上狗皮帽子,戴上手套,尽管捂得严实,他的手脚还是被冻坏了,被冻坏的部位的皮肤褪了一层又一层,到现在有两个手指成了残疾。冬天一出去就是一天,四面八方的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不管到哪里,各村的妇女,老少爷们儿都说:“大张家村的老头儿又来了!”

  每年刚开春时,路面白天开化,晚上结冰,驾驶员开车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学校的校车走在这样的路上很让盛春德担心。为了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每天凌晨两点就起床,推起独轮小车清理路面,有的地方坑洼不平,他就推来土垫上。看着校车稳稳地通过,老人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站在路边满脸汗水的他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2011年正月初二,是桦南县大张家村和中和村村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盛春德却奋战在大张家村和中和村的道路上,这段路是独眼道,过往的车辆没有错车的位置,过年的时候走亲访友的车辆多,错不开车,大大小小的车辆就都堵在公路上。盛春德顾不上过年,不畏严寒,每隔30米挖一个错车的位置,挖一个位置需要一天半的时间,盛春德给这段路挖了6个车位,整整苦干了六天三夜,道路畅通的时候已经是初八的早上了。看到这些,村里人感动得哭了,过往的司机流泪了。

  为了给公心集到桦南的路段清雪,不管再冷的天,盛春德早上两点钟就起来,刮大烟炮的天,也从来不耽误。闫家镇那段路是小学生通勤车必走的路,牵挂着他的心,他怕小孩出什么事故,下雪了肯定早早来清雪。

  好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村民们都说,盛春德老人做的好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东西两院邻居的事他也帮着做。帮人家铡草、干农活,他从来不收一分钱。

  村里有一条约一公里的路,每次下过雪后,盛春德老人都拿起扫帚从东头到西头扫得干干净净。从中和村到闫家镇道上的冰和特别窄不好错车的地方,他都拿镐拿锹刨,一直到北边的西营子村。

  到了夏季,盛春德还惦记着村里的涵洞和桥梁。夏季雨水大的时候,农村的涵洞经常被淤泥堵塞,这时的盛春德又担负起了清淤的任务,身材矮小的他每当跳下涵洞的时候,路上的人都怕他出现危险,为他揪心。有时一个涵洞要清理一天,衣服脏了,靴子灌满了稀泥,但他从来不在乎,直到把涵洞疏通为止。

  村民何学兰家养了很多猪,爱人去世了,领着两个孩子相依为命,家里没有一个劳动力,盛春德看到这娘仨可怜,每年冬天,盛春德都帮助她家刨猪圈里的粪便和污冰,从来不嫌脏和累。前几日,何学兰家着了一把火,第二天现场还有火星没有完全扑灭,盛春德老人在沟里挑了一天的水,直到把火完全浇灭为止。

  二十年了,几乎跑桦南县的司机都知道,在大张家村有一位好心的老人。所以,盛春德坐车,司机们都不收钱。可是,老人还真有倔脾气,不收钱就不坐车。他不想占别人的便宜,有时宁可走十二里路到闫家镇乘火车到桦南县,也不愿坐免费的公共汽车。老人说:“自己做点事不算什么,养车的也不容易。”

  车通了,路平了。这段路的每一米都凝结着老人的汗水,多数人喊不出他的名字,但是这位貌不出众的七旬老人形象却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中。很多人看到老人在修路,都要停下脚,和老人攀谈几句,过往的司机会鸣笛向老人致敬。

  在七台河生活的弟弟来看他,担心他在清雪或修道时累坏了,或者遇到危险,劝他这把年纪该享享清福了,还修什么路呀,要把他接走。可是倔强的盛春德早已把这项义务劳动看做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为此,哥俩大吵了一顿,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弟弟只好含泪走了。

  老盛头,这个平凡的老人,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外表,没有一点权贵,没有金钱,甚至没有一点社会地位,但他有一个让我们羡慕的“道德储蓄银行”,他二十年如一日,在精神方面,他早已是个富翁。

  盛春德老人的小推车,一推就是二十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