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的抗战日记:决不能让日本人渡过黄河(8图)

发布时间:2015-10-14 22:29 | 来源:西部网 2015-06-25 18:22:12 | 查看:11679次

采访结束的时候,徐光合老人艰难地一个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举起右手,为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很久才放下。

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陕西和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西部网推出“陕西的抗战日记”系列报道,以亲临战火的陕西军民为采访对象,以时间为线索,以重大战役、历史事件为节点,全面展示三秦儿女为抗战胜利英勇参战,涌现出的无数感人事迹和谱写出的一曲曲爱国主义乐章。

西部网讯(记者 李媛 贺桐)初见徐老的时候,他躺在逼仄小屋的单人床上看着电视,电视里放着抗日的战争片。正值酷暑,老人却盖着厚厚的被子。

得知有人探望,徐老特意换上了齐整的中山装,将志愿者们送的勋章整齐的挂在胸前,在家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来到客厅。伴着古旧风扇的嘎吱声响,老人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徐光合,1921年出生在陕西柞水县马台乡金台村,1939年参军。1939年4月至1941年4月,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国民革命军野战团三营三连,曾担任排长。

中条山跳黄河的是壮士 多是凤翔人

1939年,日军侵略了大半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柞水招兵,时年18岁的徐光合毅然报名。一同前往的,还有同村的陈介富、邓克华。

新兵在柞水集合步行至西安,从灞桥坐火车到达潼关,在三十八军所在的山西军部进行政训和军训后,徐光合被编入野战团三营三连。

在当时,徐光合所在的野战团主要任务是紧急战斗和处理突发战况。据徐老回忆,他亲历当年的中条山战役。“三十八军在凤翔招了一个营的新兵,共计800余人,这些新兵当时是从陕西过潼关来三十八军报到,我们在这边接应。”

徐老说,没想到被日本人知道了,他们在黄河边上截住了这些没有武器的新兵,“令大家无法想象的是,这些兵娃子抱着日本兵一起跳下黄河,壮烈牺牲。”有一位旗手抱住了一个日本兵一同跳入了黄河,第二天黄河里面的军旗不倒,后来发现军旗从日本兵的肚子穿过,插到岩石缝中。

“等十七团赶去支援的时候,八百名壮士已经跳下黄河,让人痛心。但也让日本兵付出了极大地代价。”徐光合说,他们没有武器,又不愿当日本人的俘虏,只能同归于尽,换做是自己,也会这么做。

得知有人探望,徐老特意换上了齐整的中山装,将志愿者们送的勋章整齐的挂在胸前,在家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来到客厅,向记者讲述他抗战的历史。

连长埋地雷被包围 扑向地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据徐老回忆,在一次与日军发生的遭遇战中,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嚎叫着向他胸口刺来,他端着枪横着一扫就把敌人的枪磕向了一边,但因为用力过猛刺刀掉到了地上,这时日本兵又嚎叫着重新刺了过来。“就在这紧急关头我的战友陈树林(紫阳人)从旁边一枪刺死了这个日本兵,我才得救了。”徐光合说,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害怕,在战场上一不小心随时可能丢了性命。

让徐老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在战场上拼死杀敌的连长范克俭(音)。在老人的印象中,这个来自三原县的连长身材魁梧,待战友如亲人,在战场上英勇无比。

在一场日军发起的突袭中,范克俭组织连队转移,他自己主动留下来埋地雷阻击日军,不幸的是,连长被日军包围。“我们连队的人在山顶上亲眼看到连长与日本兵同归于尽的情景,我们都流泪了,心里特别难过。”徐光合说,连长在与十几个日本兵拼杀,自己被刺伤的情况下还刺倒了七八个日本兵。

“连长身负重伤,他突然扑向了自己埋的地雷上,与敌人同归于尽了。”说到这里,徐老有些激动,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嘴里一直念叨着他们的好连长。

让孙子参军入伍 为国家做贡献

回乡后的徐老带着家人辗转来到西安,当了一名普通机修工人,生活朴素。晚年的徐老身体不好,因为在战场上经常卧雪地留下了后遗症,六十多岁的时候腿脚不便就开始卧床。

去年,徐老因为脑梗,身体大不如前,记忆力也开始衰退,说话也断断续续,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我爸今年的精神头大不如以前,以前给我讲的很多故事都想不起来了,但我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提到他的抗日经历,他的状态就会好一点。”徐老现在主要靠儿子徐家明照顾。

在老人的建议下,他22岁的孙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装甲兵。尽管很想念远在哈尔滨当兵的孙子,徐老还是表示,他希望孙子好好当兵,为国家做出一个男子汉该有的贡献。

徐老回乡后,曾跟两个战友有过联系,但之后又没了消息。“时至今日,我非常想念和我同生共死的战友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死活,可能我们再也没有办法相见了。”

徐老说,他最遗憾的就是晚年没能和更多的战友们联系过。

背景资料: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以太原为据点,分兵攻吉县、下同蒲路,迫使阎锡山溃退克难坡。日军以重炮轰击黄河西岸,派飞机轰炸西安、咸阳,日军若再沿同蒲路南下,就可由永济越过黄河攻陕西潼关,陕西乃至整个大西北危在旦夕。

爱国将领孙蔚如部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积极抗击日军,这支由三万多名三秦子弟组成的队伍夜渡黄河,在中条山先后粉碎了十多万日军的11次大扫荡,把不可一世妄言三个月占领中国的日本侵略者拒阻于潼关以外,使其进入关中掠占西北的梦想胎死腹中。陕军被称为“中条山的铁柱子”。

陕西抗战老兵营的志愿者们送给老兵的字画、牌匾和挂历。“我爸今年的精神头大不如以前,以前给我讲的很多故事都想不起来了,但我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提到他的抗日经历,只他的状态就会好一点。”徐老的儿子说,志愿者们的探望让老人很高兴。

陕西抗战老兵营的志愿者们送来的勋章,徐老很仔细的保管着,即便是儿子想动一下,老人都不允许。有人来探访,老人会让家人为自己戴上勋章。

回乡后的徐老带着家人辗转来到西安,当了一名普通机修工人,生活朴素。晚年的徐老身体不好,因为在战场上经常卧雪地留下了后遗症,六十多岁的时候腿脚不便就开始卧床。

徐老回忆,在一次与日军发生的遭遇战中,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嚎叫着向他胸口刺来,他端着枪横着一扫就把敌人的枪磕向了一边,但因为用力过猛刺刀掉到了地上,这时日本兵又嚎叫着重新刺了过来。“就在这紧急关头我的战友陈树林(紫阳人)从旁边一枪刺死了这个日本兵,我才得救了。”徐光合说,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害怕,在战场上一不小心随时可能丢了性命。  

 去年,徐老因为脑梗,身体大不如前,记忆力也开始衰退,说话也断断续续,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我爸今年的精神头大不如以前,以前给我讲的很多故事都想不起来了,但我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提到他的抗日经历,只他的状态就会好一点。徐老现在主要靠儿子徐家明照顾。

 陕西抗战老兵营的志愿者们送给老兵的字画、牌匾和挂历。“我爸今年的精神头大不如以前,以前给我讲的很多故事都想不起来了,但我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提到他的抗日经历,只他的状态就会好一点。”徐老的儿子说,志愿者们的探望让老人很高兴。

 陕西抗战老兵营的志愿者们送来的勋章,徐老很仔细的保管着,即便是儿子想动一下,老人都不允许。有人来探访,老人会让家人为自己戴上勋章。

 徐老回乡后,曾跟两个战友有过联系,但之后又没了消息。“时至今日,我非常想念和我同生共死的战友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死活,可能我们再也没有办法相见了。”徐老说,他最遗憾的就是晚年没能跟更多的战友们联系过。

 在老人的建议下,他22岁的孙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装甲兵。尽管很想念远在哈尔滨当兵的孙子,徐老还是表示,他希望孙子好好当兵,为国家做出一个男子该有的贡献。

在当时,徐光合所在的野战团主要任务是上紧急战斗和处理突发战况。据徐老回忆,他亲历当年的中条山战役。三十八军在凤翔招了一个营的新兵,共计800余人,这些新兵当时是从陕西过潼关来三十八军报到,我们在这边接应。

    徐老说,没想到被日本人知道了,他们在黄河边上截住了这些没有武器的新兵,“令大家无法想象的是,这些兵娃子抱着日本兵一起跳下黄河,壮烈牺牲”。

徐老回乡后,曾跟两个战友有过联系,但之后又没了消息。“时至今日,我非常想念和我同生共死的战友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死活,可能我们再也没有办法相见了。”徐老说,他最遗憾的就是晚年没能跟更多的战友们联系过。

回乡后的徐老带着家人辗转来到西安,当了一名普通机修工人,生活朴素。晚年的徐老身体不好,因为在战场上经常卧雪地留下了后遗症,六十多岁的时候腿脚不便就开始卧床。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