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精要28字(7图)

发布时间:2015-12-13 18:24 | 来源:党建网 2015-12-10 | 查看:915次

 一、奉天法古

  儒家强调以天为则,以史为鉴,就是要奉天法古。

  以天为则就是顺从自然。对于自然,对于天地万物,我们必须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理解它,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随意地改变它。《论语》里面曾经提到:“唯尧则天”,赞扬尧舜能够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它蕴含着积极的意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禹治水,顺应水性去化解水灾。 

  以史为鉴。唐太宗有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当政局稍微稳定以后,一定会修前朝的历史,总结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这就是以史为鉴。 

  二、内圣外王

  “内圣”就是自己的修养要高。怎样提高修养呢?以君子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但仅仅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外王”。“外王”就是所谓的“事功”,即不仅要有内心高明的修养,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并做出成绩来。 

  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品德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首先是培养自己的品德;然后还要“立言”,就是说你的话能够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还不行,还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绩来。 

  三、知行合一

  《中庸》讲,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之”,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笃”就是实在的意思,要很坚定,实事求是地去做。 

  荀子有一句话叫“学止于行而至矣”,行,就是做学问的最高点了。朱熹也讲过一句话,“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就是说你学问再广博,如果不能把握知识的要领,那做这学问也是没用的。但是你能够把握它的精神要点,又不如你去实实在在地做。“知”必须要落实到“行”,落实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四、重在体悟

  儒家强调学习是为己之学,就是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并没有把学习看成是纯粹的知识积累,而是把它看做提升自己智慧的工具。因此儒家非常强调在学习中的体悟。 

  “体悟”中的“体”,即身体力行;“悟”就是通过学习知识去把握事物内在的精神,并灵活地运用它。 

  在体悟中,儒家强调对不同个体的针对性,而不是普遍的适用性。哪怕是有很多普遍适用的东西,也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个别的处理。

  五、执两用中

  儒家非常强调中庸,这个“庸”是平常的意思,还有“用”的意思。所以,“中庸”实际上也就是孔子讲的“执其两端,用其中”的“用中”。强调过犹不及,要把握适当的度,把握中道。 

  中庸不是调和,而是恰如其分。比如你吃得太饱了不行,吃不饱饿着也不行。对子女的教育,你既不能太严也不能太慈,要做得恰如其分。 

  掌握中庸并不容易。所以在《论语》里面,孔子感叹道,现在很少有人能具备中庸这种品德了,常常都爱走极端。 

  六、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多元并存、相互包容。这个世界只有多元并存才能够互相吸取,互相推动,才有共同的发展。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没有不同的思想,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七、守常明变

  又叫知常明变,即认识到事物都有它的原则或根本规律,但这种规律应该在特殊的情况下灵活处理。这在儒家那儿又称之为“经”和“权”的关系,“经”的意思就是有原则或者规律,“权”就是权变、灵活。 

  比如儒家讲男女授受不亲。孟子讲这个是“经”,男女授受不亲这是根本原则。但是如果你的嫂子掉到井里面去了,你伸不伸手去抓她?孟子说应该伸手,这就是“权”。你不能守着井让她淹死,这个时候你要权变。 

  所以儒家非常强调顺时而变,与时偕行。“时”这个观念,在儒家思想里面跟“中”一样非常重要。在《周易》里面就把“时”、“中”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讲,又把“中”、“和”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讲,所以“和”、“中”、“时”三个观念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处理问题的原则。对于这一点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做了概括,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把“时”、“中”、“和”这三个思想很好地融合起来,距离做一个真正的儒者也就不远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