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飞:岁月无悔 高原筑梦(图)

发布时间:2016-05-03 09:21 | 来源: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2015-07-17 07:08 | 查看:2809次

——记我市援藏干部、安徽省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周飞

  海拔4380米,温度时常低至10摄氏度,是5月的错那。淅沥小雨或零星飞雪中,周飞匆匆行进在往驻村、到项目工地的路途上,偶尔也会“走神”,至千山万水外的皖北小城,妻女欢颜、明媚初夏。

  从安徽淮北到西藏山南,从市委副县级组织员到错那县委常委、副县长,到今年7月6日,周飞的援藏生涯已是整整两年。“总觉得还有好多事没有干,想尽最大可能把错那县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想为错那县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想为错那可持续发展再做点事”,任期将在一年后结束,他的脚步和心情同等迫切。

  到西藏来,就是想干些事情

  江淮大道,位于勒布沟娘姆江曲岸边,每每行走于此,周飞的心里充满着对家乡的自豪。

  江淮大道是山南地区本轮援藏项目中首个开工建设的,也是山南2014年重点打造的三个小康示范村项目之一。道路建成投用后,不只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还为外地游客出入畅通了通道。

  “到西藏来,就是想干些事情”,周飞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援藏项目建设是开展援藏工作的重点,作为分管责任人,周飞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错那县第五批援藏项目总投资6700万元,共8个援建项目,在对口支援的山南12个县中,错那县的援藏项目第一个公开招投标、第一个开工、第一个项目竣工,全部项目都将于今年9月全面竣工。

  新建道路,房屋改造,养老院,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周飞不敢懈怠,他与同事们严格操作、规范把关,每一个事关藏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细节再酝酿、再斟酌。一天跑下数百公里,察看七八个项目,同行的20多岁的小伙子都顶不住了,吐得翻江倒海。

  今年年初“算账”时,8个计划内项目竟然节约下资金800万元,这笔资金又投入建设了两个项目,最大程度发挥安徽援藏效益。

  短短两年有这样的成绩,回过头来,周飞感慨于在组织部门多岗位、多职位的历练培养,让自己有“少年老成”的厚重,更有充满朝气蓬勃的干劲。

  “接受能力强,从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在一间办公室里坐了快两年,市委组织部调研室副主任李超仍对周飞桌上坐下后比人还高的书本印象深刻。在合工大攻读研究生期间,周飞曾是MBAMPA联合会副主席,同时还以群主的身份活跃于中国组织人事报通讯员群。

  活跃开阔的思路,敢于创新的魄力,帮助周飞在推进错那旅游事业发展上,迅速打开了局面。

  “藏源山南,情缘勒布”“勒布沟——离拉萨最近的天然氧吧”,周飞的QQ、微信签名,早已改成为山南、为错那旅游吆喝的“宣传语”。

  山南是藏民族的发源地,错那是著名诗人仓央嘉措的故乡,他曾在勒布沟居住生活过。这样“好的地方”(藏语勒布的含义)多年来却因地处边境、交通不便,鲜为游客所知。

  “错那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是值得重点打造的未来经济增长点”,在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后,提出“藏源山南,情缘勒布”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旅游品牌。

  周飞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仅2014年投资就超过2000万元;通过户外广告、网络新媒体推介,邀请国内外主流媒体加大宣传,为错那民族特色工艺品、旅游产品、特色食品等市场开拓发挥了促进作用。据统计,2014年赴勒布沟旅游人次同比增长70%,今年1至5月份同比增长达到118%。

  在外人看来,周飞的西藏之行是丰富多姿的,他坦言“其实每天心都悬着”。从曲卓木乡去库局乡的道路、从觉拉乡到卡达乡的道路,周飞常走,有些地段仅容得下一辆车通过,一边是悬崖峭壁,山石随时会从上面滑落;一边是百米深渊,江水奔流,掉下去连人带车都会摔得七零八落。他不止一次攥紧拳头,提心吊胆看向窗外:多年前坠崖的车辆,仍然“沉默”在模糊不清的山脚下。

  做高原最顽强的格桑花

  2013年7月10日,周飞第一次将脚步踏上错那的土地。

  从淮北到合肥4个多小时的大巴,从合肥到山南地区5个多小时的飞机,在山南休整3天后,沿着S202公路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再经过两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4个多小时后,一片开阔地带出现在周飞眼前:四面环山的平坦地带里,一条主干道贯穿县城东西,独门小院的藏式民居为多,现代化的办公楼、职工宿舍点缀其中,超市、商店、音响店、菜市场应有尽有……

  “这就是我要工作3年的地方啊!”还来不及感慨太多,高原反应就给了周飞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走路就像踩在棉花里,轻飘飘的,参加在政府二楼会议室举行的欢迎仪式,更是迈不开脚,喘不上气,短短十几阶楼梯觉得走了好久好久。

  当地人曾说,在西藏有“三个不知道”:睡没睡着不知道,吃没吃饱不知道,讲话对错不知道。其实,高原反应严重起来,是生是死也不知道。

  错那县城比所属各乡海拔都高,县城里连一棵树都种不活,乡里干部群众到县城,办完事就返回,他们也受不了高海拔缺氧的环境。靠着事先准备的药物和“一定要扛下去”的信念,周飞算是顺利地坚持下来。

  在西藏工作,还有两道“坎”是必须要过的:饮食、语言。如今每逢下乡进户,藏族人家热情端上来的酥油茶、糌粑,周飞已经能够很愉快地吃下去了。而初次抵达,几乎每咽一口,他都要在心里对自己说:为了生活和工作,怎么着都要吃一些。

  面对当地老百姓不会讲汉语、更听不懂汉语的情况,进藏伊始,周飞就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一定要与群众建立直接交流”。跑到书店买了简单的藏语入门学习资料,忙里偷闲上网看藏语学习的视频,虽然很多时候还得“拽”着藏族干部当翻译,能从藏民口中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周飞觉得“很满足了”。

  错那县是西藏边境县之一,汉、藏等十多个民族生活在这里。进藏不到一年,周飞翻山岭、入农户,走访农牧民群众,对全县地理位置、发展现状、发展基础、资源优势、民风民俗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

  “以往工作时,加班、熬通宵是经常的事,算是习惯了吧”,面对县里干群的赞许,周飞谦逊地回应,从组织部门走出来的都是“铁打”的汉子、“钢做”的干部。

  私下里,自己的身体却跟着唱“反调”。第一年春节后进藏,其他援藏干部和当地在藏干部基本上一个星期要充一次氧气瓶,周飞的氧气瓶就没换过。第二年春节后进藏,他明显感觉缺氧胸闷,从一楼走到二楼都累得气喘吁吁,挂上氧气瓶过几分钟后才渐渐好转。头疼和胸闷也是家常便饭,时时光临,连畅快的呼吸都是一种奢求。

  去年暑期,妻子魏丽虹专程带着女儿到错那看望周飞。高原的强烈日光下,原本皮肤黝黑的丈夫鼻子里满是血块,嘴唇干裂得像苦熬旱季的河床,“比西藏人还西藏人”。话到嘴边的调侃未出,满怀怜惜的泪水却已猝不及防。

  “真正勇敢、有担当的人才能在这里坚持下来”,周飞报名援藏时,妻子不是没有过埋怨:“现在,我没有理由不当好周飞的坚强后盾”。年幼的女儿体谅父亲的毅然离别,再次分别时,她紧握父亲的大手,“我长大了,自己能坐车上学,爸爸你要好好工作,我和妈妈都为你骄傲”。

  燃烧自己,温暖别人。小城淮北的人文光辉,在雪域高原光华无限。

  这里也是家乡

  2014西藏仓央嘉措情歌文化旅游节期间,有一个小插曲令县旅游局局长阿边记忆犹新。

  当时,湖北省万先生夫妇到错那勒布旅游,中途不小心闯进公路施工区域,轧毁了一段刚铺设完工的路面,造成了施工方的一些损失,按价赔偿了一万多元。不想事情却无意间被周飞得知。

  “事情虽然不大,可这也是我们错那县的形象,不能让这件小事抹黑了我们。”当天晚上,周飞便找到了施工方,和他们进行交涉,最终要回了那笔钱,并通过各种渠道汇还给了万先生夫妇。

  “我们错那”,简简单单四个字,道出了周飞对错那的责任、对错那的不舍,和把自己当成一名错那人的自觉。

  怎么能不爱上错那!这里的藏族群众是那样纯淳,走在街上,即使并不认识,他们也会和善地微笑、招呼;到贫困户家里慰问,即使是再微薄的钱、物,他们也会紧紧拉着你的双手,一个劲地说着“吐其其!吐其其(藏语谢谢)!”

  “家乡”建设,周飞义不容辞;“家人”冷暖,更让周飞牵肠挂肚:

  联系点卡达乡西午村有农牧民生活困难,他就为他们送上慰问金,还跑前跑后协调解决了2万元建成农家乐,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00元;

  孩子们学习条件简陋,他主动协调团市委、市第三实验小学和市二中,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学习生活用品,并建立师生长期合作交流关系;

  帮助无劳力藏民收割青稞,送车祸受伤的司机到医院抢救,援助将车开入河沟中的藏族小伙,给贫困户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同困难农牧民结对认亲戚……这些事,周飞做起来,就是为了家人,全心全力。

  周飞对基层、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在老同事、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王健看来,并不意外。2006年10月到2010年1月,周飞被选派至相山区任圩办事处寇湾社区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总是想方设法为当地群众协调解决问题,和老老少少们打成一片”。

  对错那的上心,却是周飞对家庭的无法顾及。

  幸而,父母身体不错,女儿上学又省心,贴心的妻子把思念藏在了全力支持的背后,“我越来越像个‘女汉子’,把父母、孩子照顾好,让他放心安心”。他们也懂得周飞对第二个“家乡”的深厚情谊。

  坚定的信心不仅来自家人,更来自组织,家人的支持和组织的关怀是援藏干部在西藏努力工作最为坚实的后盾。

  “市委对援藏干部和援藏工作高度重视。2014年8月16日至2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超英亲自带队,不顾高寒缺氧,奔波数千公里,翻越5000米雪山,来到错那看望慰问我市援藏干部,并为我市援藏干部邮寄了防晒霜。”周飞说,错那县党政代表团两次来淮期间,市委主要领导都亲自会见。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武对我市援建错那县的项目十分重视,经常关注并亲自作出安排。

  在市领导的支持下,当年,我市向错那边防一线哨所官兵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保暖物资,捐助200万元用于错那县13所中小学的食堂改造。“淮北市委对援藏工作、援藏干部的重视和关爱,也受到当地干群好评”,这也让周飞在当地的工作中更为顺利、更得民心。

  援藏期间,周飞最常接到的来自淮北的电话,除了父母妻女,最多的应该是组织部领导。“部机关领导经常电话询问工作情况,关心我的身体健康,节假日部领导和部机关还上门慰问,嘘寒问暖”。对援藏工作,部机关更是全力配合、确保落实,前不久,错那方面需要选派一名道路桥梁工程师,错那向市委提出申请,组织部门立即在市直相关单位和三区一县组织选派。7月2日,从濉溪县选派的1名道路桥梁工程师已赴藏开展工作。

  永远忘不了第一个远离家人、在西藏度过的新年。

  2014年2月,农历正月初九。周飞和首批进藏干部踏上了山南的土地,拉开了新一年援藏工作的序幕。

  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错那县城的街道上积雪足有一尺多深。天气恶劣到什么地步?随意走动一下,就觉得呼吸困难,凛冽的高原风几乎让人一口气喘不上来。干部群众连续奋战整整3天,才将积雪清运完毕。那天,站在平坦整洁的街道上,满眼的五星红旗“呼啦”作响,周飞心念着,“到家了”。

  “离开家的那天,从来没有想过会落下泪;而离开这里的时候,也从来没想过会那样的不舍”,2014年,周飞在接受《山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过。虽然援藏饱含着苦和累,但能把安徽干部的良好作风和形象带给当地,能与藏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见证西藏的发展与稳定,“是我们援藏干部共同的美好梦想啊!”

  -记者韩惠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