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主是个过程

发布时间:2016-05-07 16:4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05-09 07 版 | 查看:844次

  本报记者 谢湘 雷宇

  没有冲动,就没有真相。

  通过这次参加武大素讲成员集体辞职风波全面、深入的调查,让我们再一次相信了这句话。

  不平则鸣,冲动加上行动,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天性。应该指责吗?似乎不必。

  如果不是素讲负责人与一群年轻人一时间的集体冲动,我们真的很难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到当今大学校园内的学生社团的生态。

  如果不是几位执著的年轻人又一次冲动,主动向记者指出社联在竞聘部长职位使用的面试名单,有前后不一的两个版本,我们可能会轻易相信社联出示的言之凿凿的文字说明以及提交的一系列材料都是真实的,调查会就此打住。

  正是这样一些冲动,导致小事变成了大事,真相浮出了水面。

  由此让人感到,比起那些所谓的成熟、隐忍,冲动多么宝贵,它标志着年轻人的血管里还充溢着热血,胸中还怀有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

  追求程序正义,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

  深入的调查让我们看到,导致素讲成员集体辞职风波的关键点不是因为学生踩踏了某条政治红线导致思想空间被压缩,也不是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一争短长,他们追问的是程序是否正义。

  这种追问不仅有道理,而且有价值。正如学生在辞职书中引用的一句话:“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当整个竞聘过程被还原的时候不难发现,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不一定存在主观故意,但是在事先没有商定的情况下私自允许竞聘人临时增加竞聘岗位、不参加同一竞聘岗位的面试。这些看似小事的做法,客观上自然会造成信息不公开、程序不正义、结果不公平,为风波埋下了伏笔。

  在这个过程中,社联多次强调自己是党委领导下的校级学生组织的一个下设部门,它有别于一般的大学生社团,他们实行的是主席团制,有权根据工作的需要对各部部长的人选进行必要的调整。

  即便有这样的权力,也应该按照相应的规则办事,否则,就会造成一种认识上、行动上的错位:我们几个人可以不顾程序,来决定我们想做的事情。

  高校学生组织的创设不仅是为大学生提供成长锻炼的舞台,更有着让大学生学习民主、演练规范的重要内涵。由此可见,在学习和实践民主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将变得尤为重要。

  没有挫折,就没有成长。

  俗话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挫折,是青年在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遭遇到的风雨,关键是我们怎样认识它、对待它,从中吸取教训。

  武大素讲成员辞职风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空间。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洞悉文明社会发展走向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懂得民主的真谛并真心去实践它。

  当自己拥有一定权力时,怎样来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也约束自己的权力?在追求个人必要的权利的时候,怎样做到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当学生干部掌握了一定权力的时候,如何有效避免一种利益圈子的形成?如何避免主观操控的权力意识,从而给更多的学生社团、更多的同学搭建一个公平竞争、平等参与的舞台?

  毫无疑问,成长是一个过程,学习民主也是一个过程。目前大学包括学生组织出现的种种乱像都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但是我们是否认真想过,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不是站在社会的潮头,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促进者,那么这个社会还能看到什么积极的力量和希望呢?

  素讲的创始人张学荣大学期间曾在博客里拷问:“当我们批判体制与环境时,有没有想过勇敢地站出来表达我们的看法……对于武大,你我皆有责任!”

  这样的年轻人牵系着一所大学的希望。

  相关文章

  武大一社团集体辞职事件始末

    竞聘就应公平公正公开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