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评首部抗美援朝历史大剧《三八线》(3图)

发布时间:2016-06-19 21:23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6-06-17 B06版 | 查看:5930次

  王海平

  66年,白驹过隙,战争硝烟虽已散尽,但今天的我们更需要铭记那些为祖国和平稳定献出鲜血和生命的“最可爱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很难理解和领悟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伤痛,也难以对战争的惨烈和灾难感同身受。我们的《三八线》,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同期小说,正是为了那段不该忘却的民族记忆和镌刻在20世纪50年代历史年轮上的精神气节而创作的。

  和平是对军人最高的褒奖,而这一切是英烈们的鲜血换来的。《三八线》重温抗美援朝精神,向捍卫和平与民族尊严、为国捐躯的光荣前辈们致敬。

  这是一部致敬之作。怀着敬畏先烈、热爱和平之心去拍摄这部电视剧。敬畏与感动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敬畏”一词始终贯穿全剧,我们深知,《三八线》不需要张扬和浮夸,需要真实的张力去表达对父辈的敬意,去表现人类共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爱好和平的信念。

  这是一部家国情感史。战争,不免与宏大的国家叙事密不可分。作为首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作品,《三八线》以全新的艺术视角,首次在电视荧屏上全景展现那段铁血铸就的英雄的往事。但我们深知,宏大叙事只有跟个人的心灵史相互融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爆发出摄人心魄的戏剧张力。因此,剧中有宏大、真实的战争场面,有铁血男儿的兄弟之情,更有细腻婉约的爱情。

  这是血写的天伦纪事。《三八线》的感情起点源于一个鸭绿江小渔村,故事从村里普通青年之间的小我情感交织,慢慢引导为国家民族的大义。首先是李长顺(张国强饰)、张金旺(王挺饰)、常芳(曹曦文饰)等人的参战初衷,都是以深深的亲情为引子,而在战争中三人处于不同的战略岗位,战友情谊相互辉映,几次携手共渡难关。最终英雄们成为烈士,令人叹息,也正是这样的从小我的蜕变到大我的升华,从微观人生书写了宏伟历史。

  这又是血凝的爱情诗篇。战争中最奢侈也是最脆弱的便是纯真的爱情,《三八线》中李长顺与常芳的爱情长跑,以相伴作为最痴情的告白,演绎了战场上的矢志不渝。张金旺与朝鲜女青年李珍英的“烽火异国恋”,更是令人感叹不已。镜头中的角色只是千千万万抗美援朝将士的代表,《三八线》正是借助这种亲情、战友情的刻画,而向为国捐躯、奉献青春的志愿军将士致敬。

  那一幕似乎远去了,又似乎还在我们的眼前。郭沫若先生有诗曰:“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竣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诸多英雄往事,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令人痛惜。但那种精神、那种境界已融入民族的血液,化为民魂,长长地存在着。

  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打了一场以少胜多、艰苦卓绝的战争,这就是民族的脊梁所在。而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还将有多少艰难险阻、形形色色的敌人?抚摸着那将翻过去的历史一页,铭记着那些给我们信心和勇气的先驱,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前行。(本文作者系《三八线》编剧)

  众声喧哗中的另类身姿

  西宫

  “三八线”在90后、00后的眼中,恐怕是两眼一抹黑的认知盲区,对于80后甚至很多70后来说,最深刻的印象也莫过于中小学课堂上,同桌之间楚河汉界对垒时用刻刀在课桌上划出的那道深深的刻印。抗美援朝,60多年前那场战争,在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里,已经寡淡得找不出影子。上甘岭、长津湖的惨烈战斗与累累鲜血,在东北亚吊诡的政治现实、甚至太平洋两岸的政治角力之下,也被揉搓得面目模糊一言难尽。

  电视剧《三八线》是近年来罕见的抗美援朝题材,它的拍摄、播出一路受到不少“军迷”的关注,而投资、创作与拍摄这样的电视剧本身,就是一种带着慷慨情怀的行为:在众声喧哗中,一往无前地去铭记一段本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一部有情怀的电视剧,也选择了一种有人情味的讲述方式。故事从几个东北渔村青年的村庄、家人被越境轰炸的美军飞机摧毁开始,为复仇入伍的青年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渐渐成长为合格的战士,磨平了懦弱、任性、执拗等坏脾气。人道主义色彩与成长主题的设计结合,使电视剧具备了平易近人的切入点,不再是刻板印象里“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亲情、友情、爱情的交织,柔化了战争题材的坚硬材质,赋予了温暖的人情味与观看的戏剧性。

  这是一部主流叙事的正剧,剧情谋划严谨、格局规整、制作精良,根本上迥异于此前充斥荧屏的抗战神剧,尝试严肃再现朝鲜战争的历史场景。在对敌对部队的刻画方面,并未流于丑化或者矮化,而是表现出平衡、客观的健全心态。《三八线》有意识地规避了主旋律叙事常见的一些不足,许多抗战“神剧”娱乐化的夸张、扭曲历史,以消费社会共识的代价获取商业成功,实在是弊大于利。而《三八线》给予人物以战争的锤炼,通过真实的性格刻画,让人的境界完成了从“小家”到“大家”的升华,这是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情感联结的一种回答。

  略微遗憾的是,主演的年龄与角色的设定相比大了一些,与“谈女朋友的新兵蛋子”感觉距离稍远,且自带一种家庭剧的家长里短气质,令观众时有出戏。电视台轮播的剪辑,有为播出时长等考量的因素,也影响了播出效果。特别是剧内大量雪片纷飞的场面,仿佛棉花,显得不够真实,这样可以弥补的技术瑕疵,实应避免。

  和平年代的人们,已经遗忘了战争、屈辱与饥饿的滋味,有些声音还质疑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后见之明”是最无法证实的,也因此是毫无必要的“英明”,站在21世纪回望而说出“不打”的观点的人们,应重修地缘政治,至少应该去看看这一部《三八线》。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做这样一部影视剧本身,无论从主流叙事的层面,还是从商业得失的角度来考虑,都冒着“吃力不讨好”的风险。不计较虚名与金钱地做这件事情,总有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也因此更让人感佩。

  虽然它不“美” 不洋气

  科林斯

  近日最火的两部电视剧莫过于《亲爱的翻译官》和《三八线》。两部电视剧一是粉红得冒泡泡的时尚偶像剧,一是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正剧。作为一个自命“颜控”,喜欢看时尚剧的人,我在两部剧都看了一些之后,坚决选择了《三八线》,尽管它看起来不那么美,也不那么洋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条大河波浪宽”曾经是多少人耳熟能详的旋律,以当志愿军为荣,为自己的孩子取名为“抗美”、“援朝”,为收到志愿军的回信而激动万分早已成为老一辈的回忆。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久矣,战争渐渐变成了遥远的名词,恐怕除了部分军迷,大部分年轻人已经对这场在历史上划下重重痕迹的战争和它对于中美朝三国的意义不甚了了。尽管我们曾经创作过像《上甘岭》这样的经典作品,但是今天的影视剧却鲜有触碰到抗美援朝这一题材的,唯一能让我产生印象的作品,竟是网络热播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影视剧在反映这场战争上的缺席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三八线》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从小人物的命运入手,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同普通人的命运相结合,历史的厚重与人间的烟火相互纠缠,令人对这场战争有了直观而深入的认识。故事的主人公李长顺和张金旺是两个家住鸭绿江边的小人物,因为家乡遭到美军的轰炸,而参加了志愿军,并且在战争中逐渐实现个人成长。从守小家到保国家,李张二人的故事可能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一个缩影,历史并不是假大空的传说,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书写的,每一笔都是蘸着最朴素的人性。同时,通过从保家到卫国的跨越,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参加那场战争会怎么样?

  其次,该剧抛弃了近年来电视荧屏上以“霸屏”模式出现的战争“雷剧”模式,而是以严肃的正剧形式出现,从编剧到制作无一不是业界良心。“手撕鬼子”、“裤裆藏雷”之类令人不忍直视的桥段看起来好像是为网络段子手们提供了创作的空间,但其实是助长了歪曲历史的轻薄之风。这种奇葩无非就是为了搏眼球,但将先烈的鲜血和人民的牺牲化为供人恶搞取乐的笑料简直令人不齿,更何况如今网络上一些人正乐于矮化、贬低、否认历史与英雄,雷剧的横行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说将普通人神化是不正常的,那么无限制地“黑”英雄、“黑”历史难道就正义吗?《三八线》中有一幕雪夜伏击美军的戏就让我印象深刻:装备精良,有火烤有像样食物的美军一边吃喝取暖一边咒骂着恶劣的天气,而中国军人则在雪地上潜伏,靠嚼辣椒取暖,“那些少爷兵坚持不了多久,天亮就会走的”,他们说。通过这样的小细节便可以明白,英雄也怕冷,也怕痛,只是他们能够比寻常人多了一分血性和耐力。

  而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血性和耐力正是我们今天所缺乏的,这也是我不选择《亲爱的翻译官》的原因。在所谓充满正能量,励志又甜美的背后,不过是不变的“灰姑娘攀附霸道总裁”的戏码,内核里是对金钱与权力的无限崇拜和卑微祈求。当然,你可以说生活已经很艰难,还不能做做美梦?但是,长期沉浸在这种梦境中,却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