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从幼小树立 八旬夫妇山区奔走捐资助学

发布时间:2016-11-02 19:50 | 来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2013-03-29 | 查看:1260次

《百姓生活故事》之《一路助学一路情(上)》

  2013年3月28日

  《百姓生活故事》之《一路助学一路情(下)》

  2013年3月29日

  杨玉仙:这是我们家,这是我们家老头子,这是电视台的康记者。

  记者:师傅您好。

  陈荣超:你好。

  记者:我在网上看到过您照片。

  陈荣超:我耳朵不行,我一打电话就得叫她。

  杨玉仙:他的东西特别多,我也没有整,我说反正你也干吗。坐吧。

  解说: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杨玉仙和陈荣超两位老人的家中,家中仅有的几件家具,电视、旧沙发、茶几、几把椅子,都盖上了报纸,让记者很是不解。

  记者:奶奶我看咱们这五怎么都铺上报纸了?

  杨玉仙:要走了,把这些全部盖上了,回来就拆了。

  记者:要出远门。

  杨玉仙:要出远门,今年要跑四个省,云、贵、川、陕,所以我特别忙现在。

  解说:杨玉仙和陈荣超这次出门要去的是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四个省份,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但是这次出门他们可不是去旅游。

  杨玉仙: 今年我们就有了打算,今年比哪年都要艰苦,我们要跑四个省,说是四个省其实就是几个学校,我们都到比较贫困的山区,延安我们联系了两个学校都是比较干吗的,遵义联系了两个学校,我们主要是还是继续捐爱心书,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就是正好结合当前这个雷锋五十年,就是要弘扬雷锋精神,孩子们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国梦从孩子的心灵,这个幼小的心灵就应该树起来,为中国梦而奋斗。再一个主题就是要开展读书活动,要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要把读书活动开展起来,让孩子们有更扎实的基础,好好为人民服务。

  记者:四个省两个月,杨玉仙奶奶说这已经是他们第30次去西部偏远山区开展助学活动了。杨玉仙今年79岁,陈荣超今年也81岁,二老都是解放前参军,曾经参加过四川雅安康定地区的清匪反霸地区,他们和那里的情谊就是在当时结下的。

  杨玉仙: 我们两个一直基本上前后参军,我比他早几天,那时候我们解放西康、解放雅安,一年节清匪反霸取得胜利,建造了人民政权。当时我们在那个斗争当中就感到老百姓对于共产党特别好,而且我们出来以后呢,我们有的战友留在那,他们的孩子也在那,有的战友牺牲了,他的家属还在那,所以我们就想一定要给我们解放的老区做点什么,我们两个一直在一个文公队里面,后来结婚以后两个人就说出来了这个事,就为这个而努力一定要做点什么。

  解说:杨玉仙奶奶说他们俩一直在一个文公队里面工作,全国解放以后他们还一起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战争结束最终在北京安了家,几十年间他们一直怀揣着梦想,一直为梦想准备着。

  杨玉仙:我们当时钱也很少,今天你知道吗,一个月相当于一块多钱,反正那时候乱七八糟的,就是一毛两毛的存点钱。开头我们说资助一个两个孩子,后来想一个两个太少了,我们看见就我们解放那个地方很多孩子都很苦的。后来就看了大眼镜,干脆我们就投身希望工程,因为我们的钱都存在银行,那时候都是一点点的存,买国债,有一年特别多,那一年大概40%挺高的,我们的钱就接近二十万了,加上他的病,一定抓紧时间去建个学校。

  解说:2000年的10月由杨玉仙、陈荣超捐建的希望小学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拔地而起,学校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晨阳希望学校。

  杨玉仙:晨阳这个含义很深的,谐音晨阳他那个碑是总参谁题词说的是两个老人谐音,我们用的是这个晨阳。

  记者:就是早晨的晨。

  杨玉仙:早晨的太阳。

  记者:不是那个陈跟杨。

  杨玉仙:不是那个,那个太狭隘了,这个是用我们的爱心寄予孩子们的希望,像早晨升起的太阳。

  解说:这所学校所用的二十万,是二老五十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津贴钱,杨玉仙回忆说当时捐建学校的时候也正是他家中最艰难的时刻。

  杨玉仙: 当时是比较困难,困难这也算我们遇到的一个难关,儿子又下岗,孙子还小还要上学,儿媳妇工作一个月才五六百块钱,是有点紧张,可是我们那时候想儿子下岗是因病,要治病,孙子小上学还得接着上学,但是希望学校这些孩子读书也是我们的愿望,所以我们这个就把它拉平,能省就省,我们自己就抠我们自己,都是那样。

  解说:尽管家中经济拮据但是二老依然没有放弃最初的愿望,因为那群孩子,远在山区又渴望读书的孩子。

  杨玉仙:其实我们好多好多信,他说的。

  记者:亲爱的陈爷爷、杨奶奶。

  杨玉仙: 我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在我们的学校雪上加霜的时候给我们送来了十几年的心血二十万,这对于我们学校来说那可真是雪中送炭,这样我们学校就由原来简陋的房而转变成现在的高楼,由原来的破烂的桌椅变成现在的崭新的桌椅,在你们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我们学校人才辈出,各个同学都在努力学习。

  解说:这封信写于2002年,那几天间陈杨二老共收到上千封这样的来信,二老下定决心以后每攒够二十万就捐建一所希望学校,2005年陈荣超、杨玉仙两位老人又经过五年的积累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再捐建一所希望学校,但是在那之后他们逐渐地发现,捐建学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奢侈,这又是为什么呢?两位老人又做了哪些努力呢?明天我们接着为您讲述二老助学的故事。

  记者:上集我们说到2005天陈荣超、杨玉仙两位老人给内蒙古乌兰浩特捐建了一所希望学校,那之后二老发现捐建学校越发有些困难,于是他们就换了个想法,开是捐建希望书屋。

  杨玉仙: 因为一开始我们想攒二十万不就可以建学校吗,但是这个事情的发展二十万根本不行了,所以我们也不可能有别的什么来收入,所以我们俩就是一个月攒点,一个月攒点,够个两三万了我们就建个书屋,有时候我们凑齐了,一年建个两三个。当时投入基本都是三千来册,陆陆续续送点书。具体来说有什么科教、德育、科幻、文艺小说、历史,我们还想买点奖品也是,买的奖品我们还买过乒乓球给他们呢,还有跳绳一些锻炼身体的,买的计算机,还可以说话的,孩子们都挺高兴。

  记者:几年间两位老人已经捐建希望书屋17个,而他们这次去云、贵、川、陕四个省区,就是要给其中四个希望书屋再各捐赠1000本图书。

  杨玉仙: 喂,你是哪儿?多少包啊?20包一个学校5包对吗?谢谢你,运费的事怎么办?多不好意思啊!行吧,谢谢你的爱心,多不好意思,谢谢。这是我们前天都要走的,听说那有一个大书市,我们俩就去了,买了一些书当时也是让我们交什么费,我们说我们以前在别的地方人家都是免费的,给希望工程,他们就打开电脑看到我们的情况了,那就甭管了,这事就我们办。结果没有让我们出,他不是说一千来块钱的运费。

  记者:在运书这个问题上,两位老人分工非常明确,陈荣超负责列书目、把关、统筹,杨奶奶则是负责定书、汇钱等跑腿的活,要说这跑腿,杨奶奶真是没少折腾自己。

  杨玉仙:搞电脑的就是给那个学校建了个电教室,后来我们在内蒙不是也有一个吗,我们想给内蒙也建,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回来我们老头从北京日报看到有一个,中关村他要建几个希望学校我就去打听去了,我跑了五次,那时候坐车不是一块钱可能还便宜,我要坐车到人大下来,再坐车还得花一份钱,再坐到中关村,这段我都是走。那时候腿还不好,拿张报纸走一段歇一下,头一次去人家说研究研究,第二次说的出去了还没有回来,我等,等到12点说今天回不来了,我就走了。我又打电话,说今天来吧,我就去了,说那我们研究研究你先回去吧。第四次大概给我比较肯定了,说我们研究研究,看问题不大吧,第五次就定下来了,说可以,反正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多圆满。

  记者 :两位老人的真诚和坚持感动着几乎所有跟他们有过接触的人,有免费送他们去内蒙古偏远地区的出租司机,有在火车上给他们让出下铺,不忍他们啃干粮而给他们买饭的陌生人,但也有人竟然对这两位慈祥而善良的老人起了坏心。2010年他们在成都火车站遇到了一个冒充他们亲人的诈骗分子。

  杨玉仙:说我们的侄子在派出所拘着,我当时就着急,一个是赶快走,另外想那个孩子不是被人家拘留吗,着急,亲手把我的卡送给人家,多笨、多蠢呢。

  记者:密码也给了。

  杨玉仙:他们安慰我们,说他们没有把你们拉到郊外扔到那怎么办,他今天取两万他明天还得取两万,两万块钱至少建一个希望书屋。

  记者:老人讲述这段经历时有些哽咽,因为他们捐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们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这个裤子有几十年了吧?

  记者:这个是补丁。这边膝盖这边磨破了,你下边这个是蓝布又给缝了缝,这个眼镜多少年了?

  杨玉仙:好多年了,我戴着它还可以,腿老坏,我就干脆拴个绳,你去配一个好几百,又买好多本书了。

  记者:原来退休后的二十多年里,两位老人基本没有买过新衣服,自己也没有买过营养品,二老家中没有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件洗衣机倒是新的。

  杨玉仙:洗衣机今年我们的投资,去年国庆节390,那个290还不到1000块钱,我们俩可算有一次大投资了,这个不买不行,80岁了还不买洗衣机我也洗不动了,另外老头子怕冷,买了个电暖气,晚上我们烧能烧到20度,白天省点电。

  记者: 如果说二老捐资助学用的仅仅是节省下来的钱是有些狭隘的,老伴1999年因为心脏病做过搭桥手术,杨玉仙也一直腿脚不好,所以更准确的说他们是在用生命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杨玉仙:解放延安嘛,延安有一个革命烈士纪念堂,就像山似的,上面都是原来一帮牺牲的战友,都有他们的名字在那。这几个孩子我们不是资助他吗,我们要让他继承光荣传统,我们就把农民县、农村乡特别拉到延安,到烈士纪念碑,老头子又犯病了,走不动,四个孩子换着把他架上去。我们带他去表态表决心,回来把他架下来,还好没有犯病,还真不错。

  记者:如今陈爷爷的病基本稳住了,每次出门都得带很多药,杨奶奶去年10月也摔过一跤,从那之后连走路都得拱着腰。尽管远在美国的女儿和在身边的儿子也多次规劝,但是从二老那里传来的总是否定的答复。

  杨玉仙:现在我们年岁也大了,确实感到一年不如一年,人的生命确实有限,这次我摔着就想了很多,老头子的病虽然现在十多年了,但是他也觉得身体不适,因为快80的人了,耄耋之年,所以就说抓紧时间多干点事。上八宝山就不行了。

  记者: 在整理录音的时候我数了数,向个小时的采访抓紧时间这样的话,杨奶奶共说了八次,就在昨天两位老人坐上了开往成都的列车,今天中午他们就会抵达成都,开始他们这次的助学之旅,等着他们的是油菜花开,是孩子们的簇拥,是乡亲们的欢笑,还有他俩的中国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