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挺进世界商业航天市场 技术优势底气足

发布时间:2016-11-19 16:29 |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6-11-04 00:11:00 | 查看:951次

  核心提示:俄罗斯为何不担心中国夺取太空领先地位——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的答案。第一,俄原则上无所谓是否被中国赶超。第二,俄中已事先达成整合两国航天业的协议。

  【延伸阅读】中国挺进世界商业航天市场 技术优势底气足

  国际先驱导报10月31日报道 “5、4、3、2、1——点火!”在全场观众的齐声倒数中,伴随着巨大的轰鸣,电子屏幕上的长征运载火箭“冉冉升起”。如果不是在发布会,你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正置身于火箭发射现场。事实上,这是一场发布会的场景。

  10月19日,在火箭专家、航天人共同见证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北京钱学森航天科学院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正式组建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火箭”。

  “中国航天人成功打造了‘长征’这一国际知名运载火箭品牌,并打破了外国商业发射的垄断。”发布会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介绍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长征火箭遇上新起点,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也迈向“新长征”。今年9月,具有商业性质的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落户武汉,将重点发展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制造、空间应用信息服务等航天产业。航天工业正在成为“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太空新技术将与各个业态相融合,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安全是商业火箭的首要品质

  “中国火箭”即将推出的商业火箭系列产品,将通过星箭接口标准化、火箭提前备产、批次生产等技术手段,大幅压缩发射成本及履约周期。相较于以往,平均发射服务成本降低约30%、最短履约周期压缩80%左右。

  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的组建,意味着中国火箭的商业化时代正式来临。商业航天必将引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革命性变化。

  “5款、90天、1次、50发”这是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韩庆平向记者展示的一组数据。他介绍:未来,长征火箭公司将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最短90天服务周期、每年执行发射任务最少50次、每年至少执行1次“太空班车”计划的发射。

  无论怎样商业化,“安全”始终是中国航天人最重视的品质。长征11号运载火箭项目总指挥杨毅强指出:可靠性、性能、成本之间要寻求平衡点,这是商业航天的重要任务,但“可靠”始终是第一位的。

  未来中国长征火箭会更加国际化、商业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郝照平表示:3-5年内,依托“航天+”的整体运营策略,团队将完成新型商业小火箭的研制工作,开展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往返运输系统的技术攻关。

  在卫星发射、在轨交付与使用、地面测控与网络建设、卫星商业运营与管理服务等方面,目前长征火箭公司已经具备分阶段、分层次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能力。

  商业航天潜力巨大

  近年来,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迅速,每年都以6%到7%的速度增长。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都在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业务范围正在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和应用扩展到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

  欧洲航天局公布国际“月球村”计划;中国布局引力波探测空间太极计划……不难看出,航天业有望迎来飞跃式发展。信息显示,国内外商业航天企业正在研究的运载火箭型号就超过20款;国内有近10家新成立的私营商业航天企业正在尝试准备亚轨道飞行实验。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航天报告》统计,目前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77元人民币),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占比高达76%。原本由政府主导的航天产业正逐渐走向大众消费时代,并最终走向寻常百姓家。

  全球商业航天发射领域目前欧美公司仍占主流,尤其在美国,除波音公司等传统巨头,私营企业近年来也在崛起,比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不仅开展卫星发射服务,还进行过多次火箭回收试验,未来有望研制出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从而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同时,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军航天领域,也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

  商业发射最让人担心的还是火箭质量。2014年,一家美国企业轨道ATK公司的火箭在为空间站送货时发生爆炸;去年6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也是在为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时爆炸……意外的出现,难免让人对商业航天产生疑虑。

  商业航天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这一本质特性不会因为一两家企业的某项技术突破、某一商业模式创新而改变。杨毅强认为,长征火箭在安全性及可靠性方面值得信赖,在商业发射模式方面,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火箭回收技术不一定就能真的降低商业火箭发射的成本,并且可靠性仍然有待验证,“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的运载火箭更像该公司的一个宣传噱头”。

  生态系统尚不完整

  在新消费需求面前,航天技术向大众化、商业化、生活化发展。韩庆平指出:中国火箭的商业化发展之路,将以“航天+”体系为核心策略提供产品及服务。

  “航天+”是简单的叠加“玩概念”?还是真正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我国的商业航天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各自为战、工程经验欠缺”等问题,并且“尚未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李洪指出:商业航天在我国虽然发展态势很猛,但中国商业航天力量仍在崛起过程当中,“散、弱、小”的发展态势亟待改变。随着军民融合向纵深推进,中国的高端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将加快推向市场。

  “未来绝不能用搞国家重点工程的思路去搞商业航天。”韩庆平表示,与合作伙伴打造商业航天的共享经济,未来的“航天+”体系将更具竞争力,不仅听上去很美好,更是行动的实力派。在技术、产品、资本、基础设施以及市场层面,合作伙伴将共同分享大众消费的商业红利。

  近年来商业发射市场的代表性企业——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就是以低成本火箭发射与国家主导的航天机构竞争,并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了市场资本的活力。

  杨毅强指出,相比美国商业航天企业十多年的发展史,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射和火箭制造具有30多年的经验,火箭产品和发射服务的可靠性、稳定性,与美国商业火箭相比难分伯仲,但在商业运营和资本运作层面,中国的商业航天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之处。

  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底气十足

  当中国航天步入“商用时代”,包括商业火箭发射、微小卫星、商业遥感等都将成为航天技术商用的热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二研究院院长薛惠锋告诉记者,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中国高端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将加快推向国际市场。

  2015年中国航天成功实施两次国际商业发射和四次国内商业发射。薛惠锋认为,中国已具备发展商业航天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目前已有的技术优势使中国在发展商业航天方面底气十足。传统优势领域已成多方竞争态势。技术进步与资本作用的双重叠加效应,在航天领域也不例外。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出建设“天基丝绸之路”的设想:着眼航天产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利用航天产业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借鉴包括华为等知名跨国企业经验,以自身技术、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积极参与全球航天产业合作与竞争,融入国际航天产业链。

  郝照平表示:在继续引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商业航天还需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谋求国际航天产业话语权,践行航天强国梦想,并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服务国民经济两方面找到新的战略平衡点。

  自1985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执行商业发射54次,成功率达95%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际范儿”十足。

  “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

  未来的商业火箭发射也能像地面交通中的“网约车”一样进入“拼”时代吗?据悉,“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的业务组合模式,将成为业内首个全维度发射服务解决方案,“共享经济”的概念将同样被用在中国商业火箭的发射模式当中。

  “太空班车”的发射服务模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带多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太空专车”将根据客户指定的时间和轨道,提供专属的发射服务;“太空顺风车”会根据发射主任务的剩余运载能力,提供指定时间与轨道的发射服务。

  不仅如此,航天产业蕴含巨大商业价值。长征火箭公司的“航天+”服务模式,以“快速整合资源,实现多方联动”为目标,依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航天发射领域的技术优势,嫁接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的“三车”(专车、顺风车、快车)计划,将在发射服务、空间资源利用、太空旅游方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商业航天生态圈,与同行一起推动商业航天市场向前发展。

  未来5-10年内,中国商业航天还将完成亚轨道重复使用飞行器的研制、积极开展亚轨道旅游业务,同时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和体验园的建设。韩庆平透露,公司明年将登陆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进行IPO,预计三年之内完成上市工作。

  此外,中国长征火箭公司还会针对个人用户推出太空旅游服务,相关服务套餐的价格预计在20万美元左右。

  创新商业模式和跨界融合应用正在吸引资本频繁进入。风险投资呈井喷式增长,与太空经济相关的初创公司的数量增速加快。有关战略咨询委员会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工业的整体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

  根据正在编制中的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三大工程将是航天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随着中国航天工程的飞跃式发展,正在筹建的一些全球覆盖高分辨率遥感小卫星星座,将使遥感应用进入个人消费变成现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