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郑启友甘献一生 致力记录宜宾县民间历史(2图)

发布时间:2017-05-06 22:1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10-13 | 查看:1713次

  在品鉴会上,郑启友和家人合唱民歌。(宜宾新闻网 刘佳 摄)

  9月29日,宜宾作家郑启友的新书《石城山民歌》品鉴会举行,在宜宾文艺界引发较大影响。30多年笔耕不辍,从宜宾乡间、民间的群众中汲取文学艺术创作养料,再凝聚成《横江古镇》《石城山民歌》等作品,郑启友执着于对宜宾文化的记录和传承。接下来,郑启友的第三部著述《横江古镇灯戏》即将印刷发行。

  一生浸淫宜宾文化,坚持不懈对宜宾县横江古镇深度发掘和宣传,郑启友直言是自己这个“石城山人”的幸福。能够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他看来,“值得付出一生的时光”。

  小小少年对古镇一往情深

  1964年2月,郑启友出生于宜宾县双龙镇红星村革新社的一个农民家庭。郑启友自幼的读书、生活时光,大部分都在与双龙镇毗邻的横江镇。古镇的山山水水,一砖一瓦,他都了如指掌。

  横江传统小吃“眉毛酥”的香味,是郑启友味蕾里的乡愁;古镇里朱家民居气派的建筑,令他魂牵梦萦;曾往来于横江与盐津之间运货的肩背客“韦三百斤”(韦成辅)的故事,他总也听不够……

  横江镇的一切,都让郑启友着迷。与生俱来的缘分,也让郑启友的一生,都与横江镇息息相关。

  

  郑启友(右三)在宜宾县双龙镇黄伏村一户村民家中搜录民歌。(郑启友供图)

  深情的脚步踏遍故乡山水

  成年后的郑启友,来到宜宾县柏溪镇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郑启友的步伐依然被家乡所吸引,踏遍了横江镇以及附近乡镇的山山水水。

  搜集史料、录取原生态民歌、采访当地老人……30多年里,郑启友制作着宜宾县乡间的“口述历史”。

  “好窝叶子烟,栽得路旁边。咚儿一炮火,大圈套小圈……”“山歌好唱口难开,荔枝好吃树难栽。白米好吃田难种,鲜鱼好吃网难甩……”“干哥不嫌干妹丑,愿跟干哥走。干妹爹爹知道怎么办……”农人们口中这些直白简单的民歌,传唱了千百年,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川南乡间生动的民俗风情,让郑启友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了故乡的魅力,致力将其发扬光大。

  愿为古镇贡献毕生精力

  昔日的横江是川滇要塞、茶马古道的其中一段、人员和物资集散地,曾经繁华胜景,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古镇褪去光环,日益没落。

  这让对古镇文化情有独钟的郑启友十分难受。2001年11月,郑启友回到横江镇工作。业余时间,他大量走访当地老人,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将横江古镇的风貌、轶事记录下来。

  为了更好地了解横江、宣传横江,郑启友自费参观了翠屏区李庄古镇,云南省盐津县豆沙关古镇,成都市洛带古镇、安仁古镇等地,寻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教授、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宜宾学院教授等,学习古镇保护经验,探寻开发之道。

  多年的日积月累,让郑启友已成为研究横江古镇的资深文史专家。每有上级领导或外地学者、媒体记者等来横江了解古镇文化,无一例外都是他当向导作解说。

  2014年,横江古镇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让郑启友心潮澎湃,年逾五旬的他,愿意继续为横江古镇以及滋养他成长的乡间文化,贡献自己的一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