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骞:青海湖畔好曼巴

发布时间:2017-05-19 17:12 | 来源:青海文明网 2016-04-27 08:51:20 | 查看:942次

  青海新闻网讯 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医生,他的名字叫安志骞。这位在医护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三十多年的藏族汉子,用三十多年的默默坚守,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乍暖还寒的季节,雪花飘落在安志骞两鬓花白的发梢上,他似乎瞬间苍老了好多。但是,他的步伐依旧坚定,他的眼神依旧锐利。

  1985年,从海南州卫生学校毕业的安志骞,成为了海南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从第一次接诊病人开始,耐心询问患者、翻阅专业书籍、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广大农牧民患者减轻病痛。

  也许,没有那次手术,安志骞会像很多默默无闻的基层医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度过平淡的一生。然而那年秋天,当全院医生面对一名痛苦的患者手足无措,只能从省城邀请专家前来医治时,他被患者求助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他暗自下定决心——只有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于是,从业23年后,安志骞再一次踏进校园,成为了青海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回炉深造后的他,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这位上进的小伙子,院里的领导也是积极支持。安志骞先后被派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重点医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大大增强了临床医护经验。

  就这样,安志骞在海南州人民医院一呆就是三十多年。

  海南州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骨关节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骨科医生的安志骞在工作的三十多年里,接诊无数,但他从来不推诿患者,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来自兴海县青根河的牧民谢杰,是医院里大家伙儿都知道的一位病人。这个三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因一次不幸的意外伤害后没有及时治疗,而最终导致小腿部分骨头坏死。心急如焚的他赶到省城大医院时,却被告知要截肢。这一消息,对家中主要劳动力的谢杰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无奈之下,谢杰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海南州人民医院,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小腿。安志骞仔细检查了谢杰受伤的腿后,集合各科医疗技术力量进行讨论。虽然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周期长,必定会花掉大量的精力。为了患者,他的治疗方案上报院领导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在为期三个月的治疗和精心照料下,这位本被诊断为必须截肢的小伙子骨伤痊愈,重新撑起了家里的重担。

  安志骞对待工作的这份态度,得到了更多当地患者的认可。

  家住贵南县过马营镇的崔起祥,二十多年前就曾在安志骞大夫那里看过病。前不久,已经是82岁高龄的他坐着轮椅,再次来到医院寻找安大夫治病。崔老汉患有腰椎结核,他去了省城好几家医院,医生都建议保守治疗。如果这样,老人再也站不起来了。

  面对崔老汉信任的目光,安志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按照常理来说,针对这一病情的高龄老人一般都是保守治疗。如果要手术,别说是州级医院连省级医院也从没有太多的先例。

  但是,如果不手术治疗,也就意味着崔老汉接下来的日子很可能都会在轮椅上度过。

  “害怕承担责任,没有实践精神,医生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这是安志骞的工作理念。

  经过认真细致的前期检查后,安志骞的团队做出了科学的预判,为患者做了手术。

  其实,更辛苦的还在后期病人的恢复当中。那些日子,安志骞没日没夜地查看各种监测数据,翻阅专业医疗书籍、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终于能下床走路了。那天,全科室的人都笑了,崔老汉却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临出院时,崔老汉来到安志骞的办公室,说他是一名贴心的医生,是贴到老百姓心窝子里的医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