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黄花涝有个大家族 今年清明48人聚会谈家风(图)

发布时间:2017-05-30 20:48 | 来源:汉网 2016-04-04 08:41 | 查看:1388次

  记者严珏

  一天看15分钟 一年能看20本书

  说到“勤奋”,陈老举了几个古今中外的例子给大家听,他说“古今中外凡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勤奋的。”

  “我已经82岁了,我每天对自己都有‘三个一’的要求,每天看一个小时书、读一个小时报、写一个小时文章。”听到这里,晚辈们都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我知道你们现在的工作都很忙,几乎没有时间看书学习,但每天抽15分钟总是可以的吧?我算了一下,一天15分钟就能看4500个字,一年就能看20本书,这样日积月累,学到的知识也不少了。”陈老说。

  今年14岁的孙子辈陈天畅听到爷爷谈勤奋,很有感触:“我没有想到,爷爷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样坚持学习,我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再过一年多我就要参加中考了,我应该更加勤奋,努力学习争取考一个好的高中。”

  节俭还环保 药盒子剪开能写字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上很丰富,但也不能忘记节俭。勤俭持家、当用则用,当省则省。”陈老说。

  陈老举了自己生活中一些节俭的小例子,希望晚辈们能受益。陈老是退休干部,按说经济上也并不拮据,可他平日里写字,很少用正儿八经的白稿纸,除非是要给别人看的正式的书信,他练字写字则是把自己平日里吃药后没用了的药盒子用剪刀剪开摊平写字。

  陈老的夫人也是个很节俭的人,特别是对粮食,家中电饭煲中的米粒,哪怕只有一两粒也一定要用勺子刮干净,外出吃饭不仅剩菜要打包回家,就连吃不完的米饭也要打包回家。孙子曾不解的问奶奶:“您是不是穷苦人家出身啊?”其实,陈老夫人小时候的家境还不错,是当地的大家闺秀,但老人却能这么节俭的生活。

  家中的晚辈听到长辈们谈节俭都频频点头,很受教育。

  儿女们争着尽孝道

  谈到“孝顺”这个家训,陈老点名表扬了家族中一排做得比较好的晚辈:有的是父亲生病了四处求医的,有的是在外地工作却总是隔三差五回家嘘寒问暖的,也有在母亲病重抢救时跟父亲承诺不会让父亲感到孤单的,也有在叔叔伯伯需要照顾时挺身而出的。

  陈老对自己儿女平时对自己的照顾也很感动,“2015年11月1日是个周日,我记得大概是早上9点,女儿送来了一大碗排骨藕汤,快中午的时候儿子又送来了一大碗鳜鱼,我当时心里很感动,觉得儿子女儿都很惦记着自己,感觉很欣慰。”晚辈们听到大伯这么说,纷纷议论说,其实儿女们照顾父母本是件应该的事,为父母做一些可口的饭菜,都能让父母感动,都表示以后也要对父母长辈多一些照顾。

  陈骏是陈老弟弟陈吉鹏的儿子,听到自己大伯讲家族中孝顺的事例,心里有点小小的不是滋味,“我感觉在孝顺这点上我做得还不足,对父母的照顾还不够。”原来陈骏在外地工作,一个月回家一次,妻子和儿子住在汉口,父亲和母亲则住在老家,每次回家看看妻儿,他一定会抽时间回老家看看父母,但就是这样,他仍然觉得对父母有愧疚,感觉自己对父母的照顾太少。

  与人为善

  “友善就是友好善良,关键在‘善’字上。”陈老说。陈老希望家族中的晚辈们能够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助人为乐。陈老的弟弟在陈老身体不适的时候总是惦记着他,一有空就去陈老家帮陈老按摩,希望能够让哥哥的身体感到舒服些。这让陈老很感动,他希望晚辈之间也能继承长辈们相互友善的家训。晚辈听到大伯讲到长辈之间友善相处的故事感觉很受用,表示会向长辈学习。

  看到晚辈们很受益,陈吉甫很高兴,他说:“像这样议家风今年是个开端,以后我们会把这种形式继续保留下来,每年利用清明扫墓之机,聊一聊家风,对那些家训实施得好的族人,还要专门表彰,让良好的家风教育家中的每一个人,也让每一个人从家训中受益。”

  武汉市黄陂区黄花涝村有个陈家老宅。是个有48口人的大家族,平时在全国各地奔波,春节都很难聚齐。但8年来的清明期间,形成了一个家族规矩,给祖宗扫墓,一个都不能少。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整个家族的48口人,都是最近两天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的,最远的家庭来自深圳。已有82岁高龄的陈家大伯陈吉甫告诉记者:他是家族中的老大,他们这一辈有兄弟姊妹8个,再加上后面三代的晚辈们,有48口人。

  “往年聚会,谈亲情往来、谈世道变化,但今年我们几个长辈议了下,要利用这次团聚的机会,和后面三代的晚辈们聊一聊、议一议我们陈家的‘家风家训’,还要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好的”。

  陈老在家族聚会上,作为主讲人,说出了长辈们琢磨多日的8字家训:“勤奋、节俭、孝顺、友善”。

  清明节里,陈吉甫老人从各个方面谈起好的家风对家庭的重要性。记者詹松 摄

  今年清明节前的3月27日,82岁的陈吉甫老先生亲笔写信给只有一面之缘(去年晨报曾报道陈吉甫老先生的家,曾是我党的地下交通站)的晨报记者,讲述他想在清明节期间趁家族聚会,谈家训说家风的想法,独家邀请晨报记者参加。他说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好的家族家风和家训,会用传统的正能量影响一代代人,让子子孙孙走正道,为社会作贡献。高调请记者报道,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普通家族、家庭,都能从为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的角度,用正能量的家训,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让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满。

  记者手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