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利:用一双残腿书写对教育的忠诚

发布时间:2017-05-30 18:11 |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15-07-17 11:59 | 查看:1729次

  马吉利,男,1976年02月出生,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初级中学教师。

  每天早晨五点半,他准时等候在教室外边迎接每一个学生;每天中午十二点, 他准时陪伴学生在教室里作业和休息;每天晚上十点, 他准时守候在学生寝室外边督促学生休息……他叫马吉利,郧阳区大柳乡初级中学的一位普通教师。11岁那年,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落下双腿活动功能严重障碍的残疾。虽然双腿残疾,可干起工作来,他并不比任何一个老师差。

  "你们进步了,是我最大的安慰"

  学生杨瑞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年迈多病的爷爷和她相依为命,孩子既要帮忙操持家务,还要下地做农活,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马老师了解情况后,拄着竹棍克服双腿残疾的困难,行走近四十里,连续三个双休日到杨瑞家中主动找她谈心,帮她做家务,消除其思想包袱,为她补课。经过努力,杨瑞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郧阳区一中录取。

  家访,在马老师看来是工作中必须的环节,可这也让马老师经历了多次的惊险与艰辛。有一次晚上去家访,回来时下起了大雨,他摔了四五跤,脚肿的通红,最后还是当地的两位老乡把他搀扶回学校。最令人后怕的是一次下大雪的晚上,马老师家访返回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由于天黑路滑,他掉到边沟里,脚被崴得无法站起来,恰巧此处手机信号也不好,联系不上可以求助的人,马老师硬是在雪地中坐了足足半个多小时才等来了一个过路人,帮忙把他送回学校。校长王成有知道后是又心疼又担心,他要求马吉利以后不允许晚上再出去家访。就这样, 一根竹棍,一双残腿,从教15年来,马吉利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家访,被他转变的后进生有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每看到一个个学生进步,他时常高兴的像个小孩又蹦又跳, "你们进步了,是我最大的安慰"是马老师对每一个进步的学生常说的一句话。

  "渗点血没啥,只要你重回课堂"

  前年腊月的一天上晚自习时,马吉利发现班上学生许燕燕没来。一打听,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孩子可能要辍学。没有任何犹豫马老师立即向学生家里赶去。农村小路颠颠簸簸,因为腿不方便他摔了数跤,来到学生家里时,他只觉得到腿上湿漉漉的。卷起裤管一看,因摔跤腿上血流一片。"马老师,您放心,我明天一定回学校上课。"看着老师的腿,许燕燕心疼得直落泪,马吉利却安慰她说:"渗点血没啥,只要你重回课堂。"其实自己已疼得汗流满面。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学生郑钰铰身上,也是一个大雪纷飞晚上, 马吉利在清查学生到校情况时,发现郑钰铰不在,听其他学生说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 她打算天晴后和亲戚一起到广东打工,得知情况后,马吉利非常焦急,没有告诉其他老师,独自一人冒着大雪深一步浅一步跑了整整四里多路,来到郑钰铰家时他已经摔得浑身是泥,精疲力竭,顾不上自己身上的疼痛连忙向家人了解情况,把郑钰铰感动的疼哭流涕,终于他用自己的真情又将一名学生挽留在自己的身边……

  在大柳乡初级中学的十年中, 家访路上走在最前面的是他,他是外乡人,孩子们家住哪儿、家里几口人、收入情况怎么样都了如指掌。一根竹棍伴着他几乎走遍了大柳的每一个村落,程城、汪自强、余荣虎、谭雪娇、杨瑞、骆顺清、贾红云、王栎、邵东云、谭雯斐、谭莹莹、余金金等学生的家中,都曾留下他温暖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孩子们都在他的温暖家访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生们用"父亲"的称谓定格了马吉利残疾的身影。

  "如果我的血液里没有学生,我的心脏就不会跳动"

  马老师的精神支柱是工作、是学生。他常说:"如果我的血液里没有学生,我的心脏就不会跳动。"一走进教室面对学生求知的目光,他马上就显得神采奕奕。他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学生跌倒了,他将学生搀起;午饭钱丢了,他给学生买饭;学生思想出现波动,他耐心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

  工作日的每一个中午和课外活动他从来没有休息过,都是在教室和办公室里耐心辅导着每一个学生,累了疲惫了就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一会儿;双休日中的每个星期日,他都提前到校或者到学生家中,无偿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样一坚持就是十五年,无怨无悔,他坚持幸福并快乐着……

  本来就有残疾,他还老是今天胃疼,明天颈椎不舒服,后天去医院打封闭,隔三差五还要做心脏修复手术。就这样全校每天起床最早的是他,睡的最晚的是他.跟班最紧的是他,工作最仔细的也是他,孩子们思想工作最到位的还是他。他其实也很累,每天中午孩子们做作业的间隙,趴在办公桌上一分钟不到便会鼾声雷动。走廊外步履蹒跚,课堂上生龙活虎,精神疲惫的愁眉苦脸,辅导孩子时喜笑颜开。他的爱很快拉近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他的一切教育就这么淳朴自然。

  在他的班级中,有记载每个学生言行的行为档案,这是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术应用;有班长,团支书,纪检委员相互独立,互相监督的"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管理方法;有随处可见鼓舞学生进步的宣传展板。这些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时刻吹拂学生心田,使他们自然而然走向成功。

  "我耽搁一分钟,可能就要影响孩子一辈子"

  "马老师工作极端负责任,方法相当新颖,健康人的工作都没有他做得好。他行走困难,可他每天走的路不比任何人少。"校长王成有如是说道。

  他其实也很幽默,连续几年中考备战,老师们很是疲惫,有时候也很委屈。时不时他的一个冷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几年来办公室里暖水瓶总是满满的,地面总是干干净净的,这都是他的功劳。他对学生思想工作做的好,班级管理的好,和他合作,老师不再为孩子们交不上作业操心,不会因为孩子们乱画生气,不会因为孩子们上课捣乱苦恼。同事们都说,马老师从年头到年尾,就好像没有一件私事要办,从来不请假,克服着身体上的种种不便,他总是乐呵呵的工作着每一天,从不在人面前叫苦叫累。

  马老师的心底有的只是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学生一说哪里不舒服,他会立即往医院送。但自己有病可以一拖再拖,2011年3月19日,他因心脏不舒服到医院治疗,时任校长周平劝他多休息两天,可他放心不下学生,只休息了一天就到校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耽搁一分钟,学生会耽误一小时,可能就要影响他们一辈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他身体力行的的教育和感化下,他的每一个学生都意志坚定、心地善良、懂得感恩。如今在中国电力集团工作的董虎回忆起读书生涯感慨地说道:"没有马老师严格的教诲,没有马老师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就没有我们这批顽皮孩子的幸福今天。"

  "你们需要我,学生们更需要我"

  偶有闲暇,马吉利会翻出一叠厚厚的合影慢慢欣赏。虽然有些照片早已泛黄,但他依然叫得出每张笑脸的名字。逢年过节,他的学生会寄来祝福的贺卡,马吉利感到很幸福。

  可谁又知道,这份幸福的背后,埋藏着他对家人多少愧疚。年逾七旬的老父亲因摔跤腰部粉碎性骨折,手术前,马吉利还在学校上课,医生找不到病人家属签字,生气地批评道:"哪有这样的儿子?太不孝顺了!"后来还是姐姐代签手续,每每看到父亲弯下的脊梁,他都难受得泪流满面。

  年近七旬的母亲重病急需他的照料时。他却坚持让妻子先送母亲到县人民医院,自己上完课才请假赶往医院。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连睁眼看他的力气都没有。他久久跪在母亲病榻前,眼泪滚滚无言以对。可是,第二天,他还是回到了学校,狠心将母亲丢给妻子。

  妻子患脑血管萎缩病,他从来没有陪妻子到医院检查过一次,每次都是妻子一人自己去看病,因为耽误了最佳治疗期而留下了偏头痛的后遗症,面对妻子委屈的泪水,他总是愧疚的说:"你们需要我,学生们更需要我"。

  更还有年幼的儿子在梦里无数次喊爸爸……

  "我播种知识,播种希望,播种关怀,而收获的是幸福。"

  他懂得"干一行,爱一行",他常把教育工作比喻成是在种庄稼,一季庄稼收成不好,教师还有下一茬孩子,可是对于孩子而言,机会却只有一次,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就是天,就是一个家庭所有希望,教师如果不用心来进行自己的工作,那就是伤天害理,丧尽天良。对学生,他总是无私无畏地付出,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洗涤心灵。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播种知识,播种希望,播种关怀,而收获的是幸福。"他爱这份工作,爱他的班级,爱他的学生。那一张张笑脸、那渴望知识的面庞正是他前进的动力。曾经有人形容他"视学生如己出",这样评价他真的恰如其分。

  他常常这样告诫自己,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不能做到哪怕一点点的无私付出,面对困难常常锱铢必较,常常把"凭什么"挂在嘴边,又怎么能要求学生尊重你、理解你、支持你?教师应该满足,满足自己的工作环境,满足自己的工作待遇,特别应该满足自己的工作时间,虽然工资待遇从表面上看确实不高,可是如果除以我们的工作时间后,我们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教师更应该感恩,感恩国家给予我们的地位,感恩人民给予我们的尊重,感恩社会给予我们的认可……在工作的15年中,无私奉献成为他教育生活的注脚。

  他经常和同事这样谈心:"教师的生命就是一串幸福的省略号,其中的滋味只有读懂的人才可以去体会,每当我想到自己是一位教师时,我内心充满了骄傲,因为我的学生曾因我为荣,给我起名'马到成功',而我也以我的学生为傲,我现在是桃李满天下,国内众多知名大学的校园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当我请孩子们吃饭,为他们庆祝的时候,他们亲切的叫我'马妈',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马吉利,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一位平凡的残疾教师。他用自己一双残腿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用自己一双残腿诠释着坚持的幸福, 用自己一双残腿书写对教育的忠诚……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