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山33年的小学校长彭良付

发布时间:2017-06-28 22:03 | 来源:甘肃文明网 2013-05-06 17:44:16 | 查看:1263次

  山坳里的“青杠树”

  ——记坚守大山33年的两当广金小学校长彭良付

  题记:在两当县生长着大量的青杠树,青杠树木质沉重坚硬,耐干旱,适应性强,是做农具的优良木材。两当县广金中心小学校长彭良付就像一株屹立在大山深处的青杠树,守望者他眷恋的家乡和他热爱的孩子们……

  在两当县版图最南端深山林区的广金工作站,由于地处偏远,闭塞贫困,目前好多家庭在政府实施的深山区移民工程中搬出大山,到距县城较近的地方居住。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却有一位执着于山区教育,33年默默坚守大山教书育人“孩子王”,他就是广金工作站中心学校校长彭良付。日前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采访了彭校长。

  记者坐车在崎岖的盘山土路上行驶3个小时后,终于见到了一座矗立在路旁的一座建筑——广金中心小学,在寂静的大山深处,听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

  彭良付是土生土长的广金人,1980年他高中毕业之后,看到家乡严重缺乏老师,有的村学是初中生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在代课,在当地干部鼓励下,他依然在广金离家30多公里的乡常河村干起了民办代课教师。

  就这样,彭良付在广金乡最偏僻的东河村学校一呆就是18年,他一个人带8个学生,既当语文老师,又当数学老师,还是音乐体育老师,五个年级,复式教学,教学成绩经常名列全乡前列。18年,常河学校由旧变新,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彭良付也由一个小伙子成了中年人。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老师这个职业时,他说:“我是广金人,我想着要为广金做点事,这里山大沟深,闭塞落后,没文化只能在守在深山老林中,我想用我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山区孩子们的命运。”

  从17岁开始,彭良付从事山区教育事业,一干就是33年。他仅在广金乡最边远的常河、大坪、响水、东河村等村学就工作了21年,他的工资由最初17.5元慢慢涨到30元、40元、50元……。

  90年代初,随着开放搞活,当地一些“能人”靠山吃山,割竹子、贩木料,都成了致富能手。彭良富和妻子每月只拿50多元的津贴,坚守着清贫和一份信念。由于家境拮据,两个孩子上学费用成了问题。多少次,看到家徒四壁的窘况、看到女儿因没钱教学费面临失的窘境,彭良付犹豫过,“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拿50元的工资何日是个头?但当他想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乡亲们含辛茹苦供养孩子读书的艰难,彭良富还是选择了坚持。家境困难,他就利用星期天上山采药。“由于不懂采药技术,开始的时候,在山上转一天往往空手而归,后来逐渐能挖回一些野生的猪苓,最多的一次大概能卖40元左右”彭良付讲述中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时候40元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

  在这20多年里,他心里只想着孩子,心里只装着学校,只有星期天步行30多公里回家照顾家人,为妻子帮忙,干点家务。在搞好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彭良付坚持利用空余时间自学,通过艰苦努力,他1995年通过了上级组织的教师转正考试,成了一名正式教师。谈到那时候的教学生活,彭良付说:“那时候学校都是“一校、一师、一班“的“三一式”复式教学”,彭良付不但要肩负起十多个孩子教学任务,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还得利用节假日上山挖药材换钱,买各种业务书籍和参考书,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汲取知识的养料,不断提高自己。”

  彭良付出色的教学成绩,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2001年,他调入广金中心学校,他最先在教学中倡导新教法,最先学会使用电脑,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习使用现代教学设备,2008年彭良付被任命为广金中心学校校长。

  随着乡政府撤并,好多人搬出了大山,八个村行政村村学撤销,所有学生全部合并到中心小学上学。这些学生中,小的只有5岁,大的10多岁,近的离家10公里,最远的常河村30公里。办好寄宿制学校,让学生吃得好、住得安心成为家长关心的首要问题。彭良付积极跑县上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建起了带宿舍的教学楼,使学生安心住下来。广金地处偏远,缺少新鲜蔬菜,彭良付就骑上摩托车去70公里外的县城购买蔬菜。后来彭良付省吃俭用,花了两年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车,用于进城卖菜和办事,回来后换着法子让孩子们吃上可口的饭菜,白菜、西红柿、韭菜、菜花、胡萝卜、芹菜、猪肉,这些城里人才吃得上的新鲜蔬菜,上了大山深处孩子们的餐桌,孩子们都说,学校比家里吃的好。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长们放心了,彭校长安心了。菜品丰富了,生活改善了,可孩子们的生活费却一分钱也没增加,依然是多年前定的每天缴费4元标准。炉坪村原党支部书记彭清章说:“像学校这样,面条、米饭、馒头,各种炒菜顿顿变花样,按4元钱的标准,每个学生每月至少节省120元左右,加上国家营养早餐蛋奶工程的实施,孩子们的营养更丰富了。”

  就这样,孩子们的营养早餐、午餐、晚餐所需的米面、蔬菜、猪肉经过彭校长的车从大山外运了进来。而一些乘过他车的老乡却知道,彭校长驾车翻越2000多米高的大阳山时,有几次汽车在泥泞的山路上差点翻下了悬崖……,他们现在想着就后怕。彭良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天下着雪,汽车坏在人际罕至的大阳山半道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深山中手机没有信号,他就在冰冷的车厢里守了一夜,要不是第二天过路的村民发现并带他出山,他就差点失去了生命……。

  2010年,彭良付进城采购时不幸出了车祸,颅骨三分之一粉碎性骨折,在医院昏迷了二十天……由于大脑损伤,引发癫痫,被诊断为二级伤残。闻讯赶去的教育局领导、乡亲们去看望他,他说最多的的却是学校的学生……。住院三个月,花了二十多万元后,彭校长总算捡了一条命。出院后,四邻八乡的乡亲们提着腊肉、土鸡纷纷登门看望,他们说,彭校长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他对孩子们的付出超过了家长……大伙你一百他、他两百,捐款给彭校长治病,只有几百人的广金工作站,一下子捐款4万多元。看着并不富裕的乡亲们的深情厚意,彭良付这位憨厚的汉子感动的热泪盈眶。

  出院时医生一再叮嘱彭良付休息静养,两年内暂时别工作。当地村民听说他不能去学校上课的消息后,纷纷给自己的孩子办转学……。彭校长在得知乡亲们这些想法后,再也躺不住了,他不顾家人反对,坚决让家人搀扶他到教育局,毅然向教育局申请,要求提前返回广金学校,给“自己的孩子们上课”。教育局领导考虑到彭校长的病情和他的家庭情况,劝他留他在家中养病,但他婉言谢绝,第二天就踏上了回学校的崎岖山路。

  乡亲们在得知彭老师回来的信息后,都的在3里以外的地方迎接他,一位老人拉的他的手说:“你回来就好了,咱们的孩子就有盼头了”。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和劳累过度生病卧床的母亲,彭校长的大女儿一直没有找工作和对象,专门在他身边伺候他。看着父亲每天在学校乐呵呵的样子,大女儿心痛的说:“你们看我这老爸,他咋就离不开学生和学校呢”。彭良付却说:“和学生在一起我感觉很健康、很快乐!”。

  33年来,彭良付始终用心去爱学生,把爱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培养的学生,一个个走出大山,有10多人考上大中专院校,有的成为政界精英,有的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彭良付非常欣慰,他说:“我的付出很值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坚守大山献身教育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30多年的教育生涯,他始终以一腔赤诚,关爱着山区的孩子们,并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让顽强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贫瘠和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周者军 刘海军 )

  编辑:文明网 来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