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活在百姓心中的树(图)

发布时间:2017-08-19 22:04 | 来源:新华网 2017年8月16日 | 查看:6402次

新华社郑州8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雅鸣、双瑞

一弯蛾眉月挂在墨蓝的天空。河南兰考的老农魏善民摸黑就起来了,电动三轮车驮着扫帚、簸箕,驶往1公里外的焦桐。46年来,这条路他走过无数遍。

今天尤显特殊——8月16日,焦裕禄的生日。如果他还活着,整整95岁了。

斯人已逝,泡桐长绿。54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一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棵树始终矗立在那里,带给人们一片绿荫,也活在百姓心中,大家亲切地称它“焦桐”

睹树思人。“要是焦书记还活着,看见它现在仨人都合抱不过来,不知道得多高兴。”像往常一样,比焦裕禄小整整20岁的魏善民,拿着扫帚,轻轻地清扫,再把落叶归拢,不时抬眼望向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这棵树”。焦桐54岁,他和他的父亲两代人持续守护焦桐54年。

焦桐,活在魏善民心中,活在百姓心中。

焦桐:生命奇迹的背后

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他亲手栽下的焦桐。

“他很高兴地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了,十年后会变成一片林海。”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的刘俊生还能回忆起当时的神态,那是1963年9月,焦裕禄下乡查看春天栽的泡桐。

照片是刘俊生偷拍的。他经常随焦裕禄下乡,给群众拍了上千张照片,给焦裕禄拍的只有4张,其中3张都是偷拍的。“我一想拍他,他就摆摆手说‘镜头要多对准群众’。”刘俊生说,从这个小小的细节,足可见焦裕禄的为民情怀。

当时兰考风沙肆虐,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刚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几个月,焦裕禄就带人种泡桐树。泡桐是华北平原上最常见的树种,成活率高、生长快、材质好,特别适应兰考的盐碱风沙地。

“有时候他拿树苗我刨坑,有时候我拿树苗他刨坑,搭档得很好。”20岁刚出头的魏善民和焦裕禄分在了一组,这份特别的经历,使他对焦桐怀有深深的感情。

在风沙最大的胡集大队,50亩生态林迅速栽起来了。路边还扔了一棵树苗,大家都没在意。通常泡桐苗的长度约3米,这棵苗只有2米,短了一大截。焦裕禄把树苗捡起来,刨个坑种上了。

“他说这棵苗个子低,但是根好,如果长起来了,比其他树长得还快,扔了可惜。”魏善民感觉,焦裕禄的话仿佛还回响在耳边,就是这棵小苗已经长成5米粗、26.4米高的焦桐了。

泡桐对土壤不挑剔,好种、易活、长得快,3年成檩、5年成梁,生命周期短,还不和农作物争夺水、光、温、气和养分。但泡桐全身是宝:根,防风固沙;躯干,用作板材;枝杈,粉碎后做胶合板,花和叶子还是一道风景……说起泡桐,已经80多岁的老林业局局长李仙海如数家珍。

由树及人,这种以短暂的生命奉献自己全部的泡桐精神,不正是焦裕禄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泡桐是一种生长比较快,但寿命相对较短的树种。通常情况下,一棵泡桐十来年就能成材,树龄三四十年已属罕见,而焦桐今年已经54岁了,相当于一名百岁老人。如此高龄,却依然枝叶繁茂,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请教林业专家,也对此连连称奇。“无法解释、堪称奇迹”的背后,其实是普通百姓的力量。多年来,正是他们,守护了这一树澄碧。

“树是充满灵性的,我们只能说,眼前这棵焦桐树是焦裕禄的化身,代表焦裕禄不朽的精神。”这是当地一位宣传干部的感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