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不是要惊天动地, 它源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2图)

发布时间:2017-09-28 09:44 | 来源:中国科技网 2017-09-25 05版 | 查看:797次

——记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唐佩福

  本报记者 崔 爽 通讯员 郭 晶 罗国金

上个月,唐佩福(左二)为双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做手术。

  周一有约

  身穿手术衣和白大褂,刚下手术的唐佩福,脸上挂着些许疲惫。身边有人指了指摄像,提醒他注意穿着,他笑着摆摆手:“不用专门换衣服,我天天这样。”

  从医29年,这位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骨科主任攻克了一系列战创伤骨折救治关键技术和难点。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唐佩福记一等功。

  “我的成绩只是大科研背景下的一朵浪花而已。”拼搏几十载,唐佩福轻轻带过。

  成果萌芽于点滴

  “说起来几句话,做起来几十年。”唐佩福这样概括自己数年来的从医经历。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唐佩福主动请战,随总医院医疗队以最快速度到达灾区。

  “我们一路逆行挺进灾情最严重的映秀镇进行救援,脚下就是滚滚岷江,水流湍急。为了保护从灾区走出来的孩子,我们组成‘成人墙’挡在悬崖边上。队伍里最后一个医生差点儿掉进岷江,小腿折弯九十度,当时就骨折了。”唐佩福说。

  那时的险峻,唐佩福至今记忆犹新。

  “有个小女孩,地震时她正把腿架在桌子上玩儿。结果地震一来,她被压在地下,腿在桌子上搁了37个小时。救出来之后,身上看起来毫发未损,腿却不能动了。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我经过详细的查体,初步判断是下肢神经伤了,赶紧给予激素加神经营养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件事让唐佩福意识到,这可能是灾区伤员的普遍问题,但翻找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书籍都找不到明确原因。后在科技部支持下,他们深入灾区调研了近万名伤员,其中有70多人的情况和小女孩一样。

  “我们研究发现,这类损伤与肢体神经受到长时间持续牵张有关,表现为受损神经的弥漫性增粗。”谈到攻克这一难题,唐佩福很高兴,“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下不能开刀,早期要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特别是激素来治疗,效果很好。这个小姑娘完全康复了,现在住在绵竹,已经结了婚。”

  “科研不是要惊天动地,它源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唐佩福说。

  传承学术理念

  “幸运”是唐佩福在谈话中提到最多的词,他不止一次强调“我太幸运了,骨科有很多老前辈”。

  他讲起以78岁高龄参与汶川救援的卢世璧院士。“我直接受益于他。算下年头,早在37年前,卢院士就规划了骨科的发展,他设计了几个研究方向——人工关节、战创伤血管神经损伤、脊柱外科发展、战创伤救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接个手指头就很厉害了。”他将卢院士比为“灯塔”,叹其眼光长远。

  王继芳教授、张伯勋教授、王岩教授,唐佩福反复提起这些名字。“我的博导王继芳教授极其严谨,他是我医学道路的启蒙者、引路人。张伯勋教授是我见过临床业务水平最高的,他一定要亲自检查病人才会下诊断,这让我一生受益。王岩教授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医学科学家,他在国内率先推行了骨科亚专科化、精细化发展思路,骨科整体实力实现新的跨越!”他说。

  老师们这样对他,他也这样对自己的学生。骨科张里程医生是唐佩福收的第一个研究生,跟在导师身边十年,提起导师的严格,他深有感触。“我的第一篇文章,老师改完发给我一看,通篇都是红的。最后那篇文章老师指导我修改了有一二十遍,改到最后老师就带着我读,读一句、改一句。”张里程说。

  出门诊、做手术、做科研、带学生,唐佩福的时间被挤得满满的。“我们家人都说,要是找我的话,不在门诊就在办公室,不然就是去了医院安排的活动。天天如此,这就是我的生活轨迹。”他说。

  早七点到晚十点,唐佩福保持高强度的工作。“但他对病人的事儿毫不含糊,他总说病人不容易,事必躬亲。”他的同事、骨科护士长高远说。

  “一是传承,再是创新,还有教学。我们骨科的事业里,创新是车头,科研是车身,教学是车轨。”唐佩福总结道。

  谈及未来,他的目标清晰。“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慢性疾病问题、脆性骨折问题等等,难题重重。”他说自己会一直这样忙下去,“要干的事太多了”。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