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整改253亿 近33亿扶贫资金被追回 970人被问责

发布时间:2017-12-26 19:35 | 来源:新京报网 2017-12-24 02:30:04 | 查看:1098次

  2016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显示,其余283亿违规举债余额,制定了整改方案

  昨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受国务院委托,做《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截至2017年10月底,已整改问题金额4872.5亿元,整改率达95%;处理处分8123人次,制定完善制度2476项。

  胡泽君表示,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相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进一步整改作出了安排和承诺,审计机关将进一步加大跟踪督促检查力度,着力构建完善各领域长效机制。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事项,审计机关将查出的问题线索移送后,有关部门正在依纪依法调查处理。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

  24单位停止或取消违规收费项目

  今年6月下旬,审计署公布了73个中央预算单位的审计结果。胡泽君昨天表示,《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73个中央部门及其322家所属单位问题,各部门单位已整改84.41亿元,整改率92%,并制定、修订规章制度201项。

  关于个别部门公务用车、会议管理和办公用房清理等工作还不够到位的问题。对公务用车问题,均已通过退回车辆、归还原资金渠道等方式整改完毕,其中退回无偿占用或超编制配置的公务用车48辆。对会议管理问题,已通过归还原资金渠道、完善相关制度等方式全部整改完毕,其中转嫁的会议费59.2万元已归还原单位。对办公用房问题,相关单位通过清退、调整或封存超标办公用房等方式全部整改完毕。

  关于利用部门影响力或行业资源违规收费的问题。对违规收费问题,3个部门和24个所属单位已停止或取消违规收费项目,安全监管总局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等8个所属单位出台或修订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收费行为。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整改253.5亿

  关于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有的还违规举债问题。财政部强化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一是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要求严格遵守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二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警示,核查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问题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三是进一步摸排债务风险,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地方清理整改违法违规融资担保问题。

  审计署在政策落实情况跟踪等审计中,始终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相关情况。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其他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相关地方也积极推进整改。对组织管理问题,4个省、2个市和2个县均已按规定成立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对违规举债问题,相关地方通过终止或修改协议、撤销承诺函及提前偿还等方式整改253.5亿元;对其余283.69亿元违规举债余额,相关地区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制定了整改方案。

  【扶贫资金】

  重新识别补录贫困人口9.51万人

  截至今年10月底,各地通过追回、盘活或避免损失等方式整改32.68亿元,有970人被追责问责,93%的问题得到整改。

  关于有些地方精准识别等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的问题,被审计的各县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8万人,重新识别补录贫困人口9.51万人,完善建档立卡数据信息21.68万人,从2018年起实现贫困识别常态化管理。

  关于有的地方存在追求短期效应倾向的问题,对项目建成后改作他用或废弃涉及的1.41亿元扶贫资金,相关地方通过追回资金、责成修补、落实后期管护责任等方式已全部整改。对“垒大户”、“造盆景”、搞简单“平均主义”等问题,相关地方通过追回或补发资金、完善与贫困对象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精准帮扶渠道等方式,已整改1.88亿元;对“被提前脱贫”人口逐一核查,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脱贫人口重新纳入贫困人口或给予财政补助,规范脱贫退出公示公开。同时,国务院扶贫办多次部署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等工作,着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问题。

  关于基层扶贫资金统筹和监管还未完全到位的问题,相关地方将社会帮扶资金纳入财政统一管理统筹使用,通过约谈通报、召开项目调度会等措施,已统筹盘活19.8亿元。对资金日常监管还不严格的问题,相关地方已追回被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资金1.95亿元,并通过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完善资金审批手续等方式整改1.11亿元,追责问责412人次。

  【重点专项资金】

  医保基金

  补缴补征医保费43.25亿

  全国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方面,截至10月底,相关地方通过补缴补征医保费、归还原资金渠道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43.25亿元,整改率97%,其中:对少缴少征医疗保险费的问题,已通过补缴补征或完善征缴办法等整改28.68亿元;对未参加职工医保的问题,通过将相关人员纳入职工医保、完善制度等整改33.16万人;对骗取套取、违规出借基金的问题,已通过收回资金、制定还款计划、移送公安或主管部门处理等整改3.35亿元;对药价和收费不合理的问题,通过收回资金、完善收费制度等整改11.22亿元;处理处分505人次,制定完善制度618项。

  保障房

  整改3.61万套违规使用住房

  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方面,截至10月底,各地已整改问题金额494.6亿元,整改率93%;处理处分1363人次,制定完善制度709项。

  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超过1年未及时安排使用的资金中,有479.8亿元已安排使用;被违规使用或骗取、套取、侵占的资金中,有13.74亿元已上缴国库、归还原渠道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

  不符合条件或不再符合条件的家庭中,有8.49万户被取消保障资格或调整保障待遇等,追回违规领取的补助补贴1.03亿元;被违规享受或使用的住房中,有3.61万套通过腾退置换、提高租金、补收差价、调整住房性质等方式进行整改。

  新能源车

  19车企“骗补”被采取措施

  节能环保资金领域,对一些汽车产销企业采用自产自购、供应电池回购整车等手段获取财政补贴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地方全面核查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对涉及问题的19家企业分别实施了追回资金、罚款、取消补贴申报或生产资质、停产整顿等措施, 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抽查相关专项资金发现的闲置资金中有23.32亿元已拨付至项目实施单位或收回,有2.33亿元将按项目进度拨付。同时处理处分226人次,完善相关制度47项。

  【中央企业】

  调整不实账目1790.88亿处理处分149人次

  对于部分企业业绩不实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将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分工督导机制;要求企业层层落实整改责任,抓好整改,对问题性质严重的严肃问责。相关企业坚持边审计、边整改。截至10月底,对业绩不实问题,相关中央企业采取调整账目报表、中止违规业务、追究责任、清退追回资金等措施整改完毕,其中:已调整账目报表1790.88亿元,清退追回违规资金3159.82万元,处理处分149人次,完善规章制度75项。

  对于部分企业境内业务风险问题,相关企业通过采取诉讼清收、追究责任、完善制度等方式,已整改问题金额581.66亿元,对境外业务风险问题,已经整改问题金额371.6亿元。此外,对超标准办会、购车、高档消费等问题,相关企业已整改5.07亿元。上述问题,共处理处分652人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341项。通过整改,共挽回损失12.74亿元。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整改253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