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创新铺筑制造强国之路(5图)

发布时间:2018-02-10 21:26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02-05 06版 | 查看:608次

  图①: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首飞

  图②: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核心生产区

  图③:工人在智能生产线上进行数控操作

  (资料图片)

  “‘中国制造2025’的最新进展是什么?今年有哪些重点安排?”1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中国制造2025”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一多半的记者提问都与此相关。

  国产大型客机C919和水陆两栖飞机AG600试飞成功,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助力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多轴精密重型机床、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17年,中国制造取得的一批标志性成果举世瞩目。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中国制造2025”启动实施两年多以来,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一批重大产业创新不断涌现,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绘就制造强国发展蓝图

  早在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就已突破2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约为20%,跻身世界制造大国。然而,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造就了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局面。

  如何实现“变道超车”?“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给出的答案。

  根据规划,我国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发布会上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目前已经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的政策体系。其中,11个专项规划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记者了解到,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根据此前试点示范工作的进展和各地取得的经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多个城市或城市群有望率先入选国家级示范区。

  中德“工业4.0”联盟执委会副主席罗家福认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类似之处,政府都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中国企业只要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就会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打造“中国制造”创新名片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创新驱动”列居首位。两年多来,工信部批准建立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等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4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C919、“复兴号”、“蓝鲸一号”……一个个响亮的中国品牌,是“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见证,也是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

  2017年4月3日,一辆由中国中车制造的波士顿橙线地铁列车吸引大批民众驻足,这是“中车制造”首次与其未来乘客见面。凭借过硬的品质和技术,中车先后在波士顿、洛杉矶获得184辆地铁列车订单。

  以轨道交通为代表,新时期的“中国制造”正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逐步向更注重高技术、高质量、高品质的“中国智造”转变。

  仅2017年,工信部就发布了22项智能制造的国家标准,428个智能制造的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首批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8%,能源效率提升9.5%,而运营成本降低21%。

  数据显示,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2017年增速均超过10%,合计拉动整个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1%。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累计推广使用量超过180万辆,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对此,苗圩表示:“依靠科技驱动,中国制造业正在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加速迈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1月26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正式发布。路线图编制专家组研究认为,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个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

  “‘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我们深度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边多边合作的标志性符号。”苗圩说,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中国制造这艘航船,正在创新的有力引领下破浪前行。(本报记者 姜永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