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互联网经济占到GDP4.4% 比例超美德(2图)

发布时间:2018-03-26 15:11 |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5-06-26 13:43:00 | 查看:3033次

核心提示:北京正推进雄心勃勃的“互联网+”战略。在腾讯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的帮助下,该战略旨在使经济实现转型。

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 外媒称,如今在中国,你几乎可以感受并触摸到该国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得益于打车应用程序的普及,在北京打车容易得多了,而如果你想获得更快的服务,你甚至可以通过电子系统给小费。

据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网站6月24日报道,当你试图用现金支付车费时,有的司机会困惑地看着你,然后问你为何没有第三方移动支付系统。如果你在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通过众多的电子商务网站购买商品,那么你可以期待当日收货。

在应对来自迅速成长的私营企业的激烈竞争之际,中国邮政等国企似乎都已转型为高效的典范。电子商务行业去年增长了60%以上,正快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欢迎进入中国新数字经济。在各种新闻报道着中国日益增多的债务、衰退的工厂生产以及脆弱的银行系统之际,我们有可能忽略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而这个领域有潜力从根本上使中国实现转型。

北京正推进雄心勃勃的“互联网+”战略。在腾讯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的帮助下,该战略旨在使经济实现转型。那么中国的“互联网+”战略主要涉及什么内容呢?

概言之,北京希望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互联网经济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4%以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美国和德国。有趣的是,中国对互联网的控制,似乎并未对该国开创一个繁荣行业的能力造成太大影响。

但这是另一个话题。

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的成功,促使北京开始将互联网经济当作中国经济未来的重要改变因素。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是数字趋势的产物。在电子商务方面,中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而且网上商品零售额已占到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0%。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称,中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如今已经超过美国电子商务部门的零售额。

“互联网+”战略的未来,取决于中国科技公司及其他产业复制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领域已取得成功的能力。中国政府希望互联网技术推动尽可能多的领域,其中一个重点是制造业。

有调查显示,近30%的中国大型工厂,已经完成了生产线的数字化。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称,取决于各行业采用的速度及程度,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国内生产总值0.3至1个百分点。考虑到这点,在中国,互联网可以创造的新增经济活动规模,将比澳大利亚全国的经济规模还要大得多。

尽管在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中,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可是,中国政府和产业界似乎决心在新一轮革命性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

【延伸阅读】英媒: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跨境投资者

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 研究人员称,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境投资者,全球离岸资产将增至现有水平的三倍,即从目前的6.4万亿美元增至近20万亿美元。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6日报道,由经济研究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和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表示,虽然上述总数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将以外汇储备和组合投资为形式,但中国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将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国在全球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存量(包括对企业兼并、收购和初创企业的投资)将从744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高达2万亿美元。

报道认为,该报告的预测是有价值的,因为来自中国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官方跨境统计数据被广泛视为质量低劣,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投资流动。在短短10年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几乎为零增至每年1000亿美元,使它成为全球三大直接投资输出国之一。

报道称,欧洲特别欢迎中国方面的出手阔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陷入低迷之后。

然而,该报告警告说,来自中国的投资大幅增长,也将需要此类投资的目的地市场和政治人物改变态度,以在充分利用机遇的同时遏制风险。

“中国经济的规模、增长和互补等特征,为欧洲带来一些独特机遇,”报告作者们表示。

“与此同时,有关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性质的某些具体关切,比如补贴,比如中国的威权政治体制以及中国本身对(外商直接投资)缺乏开放性,也带来一些特殊的挑战。”

报道称,虽然早期的中国对外投资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和自然资源资产,但投资者目前转向美国和欧洲物色机会。

200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企业斥资460亿欧元,在欧盟28个国家进行了1047项直接投资,其中大部分交易是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做成的。

英国遥遥领先地得到了最多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上述期间累计得到122亿欧元。德国位居第二,得到69亿欧元,法国排在第三位,得到59亿欧元。

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在2011年和2012年都超过70亿欧元,2013年回落至60亿欧元,但在2014年强劲反弹,创下140亿欧元的纪录。

欧洲的能源、汽车、食品和地产等行业吸引了最多的中国资金。

报道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尽管近年迅猛上涨,而且未来预测令人头晕目眩,但实际上中国仍在努力追赶。

“中国如此独特如此重要,因为它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投资者,并有望成为未来10年全球FDI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因素,”该报告称。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但其2011年在全球金融跨境资产及负债所占份额只达到3.4%。

如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只有区区7%,相比之下,美国的这个比率为38%,日本达到20%,德国达到47%。

(2015-06-26 09:04:00)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中小工厂转型维艰 苦日子还得熬一阵

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在过去20年崛起为世界工厂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小型制造业城镇,在这些城镇有数百家、甚至数千家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工厂,同时源源不断的廉价农民工也为这些工厂提供了支持。

据英国《金融时报》然而,此类小工厂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需求放缓、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产能过剩,它们很难保持竞争力。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研究服务部门“投资参考”(FT Confidential Research)最近对中国13个城镇的48位中小工厂企业主展开调查,揭露出这些工厂面临的压力。中小规模的工厂指的是员工人数在20至2000人,年收入在2000万元人民币至4亿元人民币(320万美元至6440万美元)的工厂。

报道称,其中一半以上(55.6%)的工厂企业主表示他们今年第一季度收入没有增长或者出现下滑。利润增长也出现停滞,只有42.2%的企业主表示净收入增长。

报道说,这使得工厂企业主们将调整业务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他们很难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维持运营。

四分之三的受访者(77.8%)在过去两年里进入了新的业务领域。尽管一些工厂将业务延伸至本行业的上下游,但其他工厂则进入了全新的领域。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28.9%)投资于其核心业务以外的新领域,还有4.4%的受访者完全退出过去的业务,转向新的行业。

其他受访者则在调整销售模式,或者投资于自动化以提升生产率。

然而,技术工人短缺、借贷成本高企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让转型变得很艰难。40.5%的工厂企业主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阻碍创新的头号因素,而认为获取信贷和技术工人短缺是阻碍创新头号因素的企业主比例均是35.7%。这造成了一个难题:工厂老板不愿投资于研发,即便他们认识到,创新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融资带来了另一个主要挑战——逾90%的受访者发现难以或者非常难借到钱。那些获得信贷的企业主支付了很高的代价。近三分之二的工厂企业主表示,年融资成本(包括利息和手续费)超过10%。这远高于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5.35%)以及中国制造商的平均利润率(2015年一季度是5.18%)。

政府政策可能加剧而非减轻了小型制造商的困境。中国政府最近披露了振兴本国制造业的宏伟计划。然而,《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是在各个行业打造数目较少的大型国家冠军企业,以取代迄今为中国制造业繁荣提供动力的小型工厂。工厂企业主觉得形势不妙: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本城镇本行业的工厂数量和工人数量将会在今后几年缩减或者保持不变。

长期而言,这种合理化关停和整合措施似乎符合政府目标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因为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和农民工人口开始缩减。它应该有助于工业城镇顺着中国日新月异的经济风向转变。

但就短期而言,英国《金融时报》旗下投资参考的调查和工厂考察突显出的各种阻力因素表明,这种转变将是缓慢和痛苦的,而且还会对当地产业和经济带来不受欢迎的后果。中国小型工业城镇恢复好光景可能还得一些时日。

图为河北石家庄一家公司的工人在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2015-06-26 08:49:45)

【延伸阅读】港媒:中国改善就业数据采集 助科学经济决策

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统计部门正在改进就业数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希望能通过数据更好地解读这个全球最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5日援引彭博新闻社的报道称,国家统计局通过邮件回应彭博采访称,从7月开始,每月将有约15000名调查人员分散到全国各地,使用类似iPad的设备上门搜集数据,直接传送至北京总部。统计局称,将“尽快”公布完整数据,但并未表示何时开始定期公布月度数据。

中国经济规模达10万亿美元,但却尚无定期公布的就业数据,无法像联储会主席耶伦等已开发国家决策者那样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改善就业数据统计也符合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将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等努力。

目前,中国的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以申领失业救济和职业介绍的人数为基础。农民工由于一般没有城市户口,因此在城市不能登记申领失业金,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数据实际上将超过2亿人排除在外。

报道称,中国目前的失业率鲜有波动。第一季度为4.05%,略低于6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水平4.30%。

即便以更高的失业数据为参照,劳动力市场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过程中也保持了韧性。 3月份承诺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保障就业之后,决策者放松了货币政策,同时组织债务置换以维持地方政府的支出。

报道称,统计局还表示,调查人员将前往12万户家庭,在手持设备上搜集数据,实时上报给统计局,这样就能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数据及时性、准确性。美国就业报告是通过6万户家庭的调查得出的。

(2015-06-25 10:00:00)

【延伸阅读】英媒称中国发行国债遇冷:或难以吸收地方债

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英媒称,6月24日,中国财政部两年期国债实际中标量未达计划发行规模。这是在近一年来首次出现这种状况,令人们担心市场能否吸收2015年将发行的巨量国债。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4日报道,该事件还令人们担心,会不会出现类似2013年6月底席卷中国货币市场的年中钱荒。当时那次钱荒曾在短时间内将中国短期现金利率推升至30%以上。

报道称,不过,市场参与者表示,他们预计这次不会出现信用大幅收紧的局面。为提振正在放缓的经济,中国央行自2月份以来已经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1.5个百分点。

7天期回购利率是衡量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的重要指标。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说法,虽然过去一个月该指标一直在稳步上升,6月24日它依然处于2.83%的低水平,低于2014年3.61%的平均水平。

6月24日,财政部卖出的两年期债券规模为251.6亿人民币,低于原定发行的260亿人民币。不过,这批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为较温和的2.44%。

报道称,不过,对于中国财政部的地方债置换计划来说,国债需求疲软不是个好兆头。根据这一计划,财政部打算让地方政府用地方债券置换价值2万亿人民币的到期债务。这些到期债务主要由银行贷款组成。

报道还称,该计划的目的是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延长其所负债务的还款期限。2008年,为缓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启动了一轮基建项目。在那之后,地方政府的债务已急剧增加。根据公开发布的最新官方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中,地方政府背负的债务已达17.9万亿人民币。

上海一名外资银行债券交易员表示:“地方政府有许多债务亟待展期。这绝对是原因之一,特别是考虑到某些非市场因素也在发挥作用。”

2015年3月,中国财政部曾公布一项计划,中国1万亿元人民币的置换债券额度已分发至各省。接着,财政部在6月又进一步批准了1万亿人民币的地方债置换计划。

报道称,然而,由于需求疲软,作为地方债置换计划中的首批地方债,2015年5月江苏省政府的地方债发行曾被迫推迟。

资料图片:人民币(图片来自德国之声网站)(2015-06-25 09:38:33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