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丙堂:七旬店主每天吃稀饭咸菜 20多年坚持做好事(图)

发布时间:2018-04-01 13: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1-27 | 查看:904次

  人物故事:

  陈丙堂,男,69岁,中共党员,睢城镇五里堂社区人。 二十几年来,他省吃俭用、无私奉献、热心公益,他做过的好事数不清,救助孤儿、帮扶孤寡、捐款灾区、义务修路等等,他的善行感动了大家,被大家称为“陈善人”。他先后资助了50多个困难户,帮扶5名孤儿上学;为五保户、贫困户捐款救助资金达10万多元;拿出资金8万多元义务修路达到5000多米;向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3000元。

  20多年来的坚持不懈,20多年来的无私奉献,要用一句话对他的这种行为作出评价的话,陈丙堂家中堂悬挂的一幅对联:“心纯尘不染,品正性难移”能作出最好的诠释。

  扶贫济困,温暖他人

  在五里堂社区及周边村庄中,只要是提起陈丙堂,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个“大善人”。

  2006年10月,当了解到吴庄组87岁高龄的五保老人胡洽英生活无法自理时,陈丙堂在与老伴商量后,把胡洽英接到自己家里照顾,2007年3月胡洽英老人去世后,陈丙堂又妥善将老人安葬下地;吴庄组五保户老人吴元道患病期间,陈丙堂长期给他送奶粉等营养品,直到离世还没有吃完;戈西组五保户老人张涛全,长期患疾病,陈丙堂不但出钱治病,还经常照顾他,陪他聊天,走时再给他一些零用钱……

  对村子里长期患有疾病的特困户,陈丙堂也时刻挂在心头,时刻伸出援助之手。戈东组陈礼宏和其父亲长期患病,陈丙堂不但出钱帮助治病,还帮助他们把家里的危房建好,陈礼宏感激地说:“老陈对俺就像自己家里人,心里感觉特别踏实。真幸运我能遇到这样的好人!”

  像这样的事情,对陈丙堂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每年春节、中秋节都像村里王敦举等五保户送来猪肉、米面、油、月饼等物长达20年之久,平日里,乡邻哪家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助。代庄组余新民生活有困难,家中有病人,他每次送给500元,已送几次; 阳光小区沈某得知陈丙堂是个善心人,写来求助信,老陈送去500元。多年来先后向50多个困难户解囊资助,帮扶5名孤儿上学,为五保户,特困户捐助资金达10万多元。

  为灾区捐款,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2008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牵动着许多人的心,陈丙堂更是时刻挂念灾区人们的疾苦,4月20日,他主动到县政府民政局向玉树灾区捐款500元。据了解,2008年5月汶川地震时,他曾捐款1000元。“对于灾区来说,我这点钱不算什么,但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灾区的孩子们,哪怕只是买几本书,搭一间小教室,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1997年,当陈丙堂得知王庄小学校舍维修资金缺乏后,二话没说拿出2000元捐给学校,用于修建校舍。当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送匾表示感谢时,老人平静地说:“我只是尽自己微薄之力,怎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孙在危房里上课吧!”

  坚守修路梦想,只为方便乡亲

  多年来坚持修桥补路,让乡邻们出行不在艰难。从吴庄到小柏庄,有条五里多长的土路,是村民的出行要道。平常就坑坑洼洼难以行走,雨、雪等天气更是泥泞不堪。陈丙堂在听到过往行人的抱怨后,暗下决心要修好这条路,给大家一个好的出行环境。从那以后,他一有时间久挖土填坑,拿出4万元雇车拉渣修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原本坑玩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孙王组的村组道路长约200米,宽3米。 道路两侧村民宅基地不断增垫、侵占,导致路基越来越低、路面越来越窄,渐渐演变成了一条羊肠小道。不仅车辆进不来,就是单身人行走也困难。白天勉强还可以通行,一到晚上根本没法走,要是在碰到雨天,这条路俨然变成了一条小河。这不仅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更是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出行只得绕道。陈丙堂毅然把儿子给的5000元修房屋钱用于孙庄铺路。花费5000多元购买了工业废渣和小石子把路铺好了。他的义举,不但路铺好了路因且把因为路造成的纠纷解决了,其精神带动了一组人乃至影响了一社区人,作为2010年度身边好人,陈丙堂获得了10000元的奖金。但这笔钱,不仅一分钱没有揣进自己的腰包,反而又倒贴了1000元钱用于修路。拿到奖金后,他就直接把5000元送到了村里,用于修五里堂小学门口的路;随后又拿出6000元用于小柏、小葛等乡村路的路肩土铺设。

  陈丙堂又把戈东、戈西以及离家3公里以外的东朱组的路铺好,还买了水泥管修好了三个过路涵洞,使庄里地里大雨后无积水。每当村民经过这两条路,都会说“要不是老陈,这条路还是泥窝子,多亏了热心肠的陈丙堂。”2011年10月25日,他听说邻村戈圩社区铺路资金紧张,又主动送去500元。多年来,为乡邻修路花了8万多元。

  20年来,陈丙堂用于捐助他人 修路铺路等项费用近2 0万元。他的精神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被人们称为“陈善人”。“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陈丙堂表示,他有生之年要一直把“好事”做下去,要把乐于助人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来源:江苏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