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报扶贫公路问题:8人停职(组图)

发布时间:2018-04-10 22:36 | 来源:凤凰网 2018-04-10 10:57:04 | 查看:2350次

  原标题:甘肃通报公路质量问题及整改进展:8人停职接受调查

  人民日报客户端-付文

  4月10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折达公路质量问题调查及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王锋介绍,省委省政府认为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不作为不尽责、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严重的案例,必须严肃问责,认真整改。今年是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在这样一个当口,处置这一件事,已经不单纯是整改一起工程质量、纠正一些行业的作风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省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态度上坚决不坚决、转变作风改善环境的决心大不大等关乎甘肃整体形象的大事,任务特殊,责任重大,必须整改到位,不能有丝毫含糊,必须从速从快、坚决整改到位。

  在本次项目整改过程中,同步开展了作风整顿,治理推诿扯皮、形式主义、衙门作风、官僚作派等痼疾顽症,有力整治政治生态、行政生态等方面的积习积弊,教育督促各级干部把公权力用在正确履职尽责上,实现党风政风作风整改目标,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行业的认可,向党中央国务院、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交出满意补考答卷。

  对折达公路问题的整改,甘肃确定了“双整改”的措施,即问题整改与作风整改同部署、同推进,在整改问题中加强作风,用过硬的作风反过来确保整改质量,二者相相互促进。同时,也确定了两个方面的整改目标,第一个是彻底加快整改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实现隧道50年全寿命周期无大修目标;第二个是认真履行行政责任,切实解决作风上的痼疾顽症,实现把权力用在为民服务、正确履职尽责上的作风整改目标。

  对调查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是,分性质、分层级、分期依法依规严肃问责,不推诿、不遮掩、不护短,对相关责任人零容忍查处,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从紧从重从快处理。折达公路从立项、建设、建成到发现问题,再到整改不力被央视曝光,对这些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隐藏在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作风问题都要进行彻查。省委省政府态度十分明确,只要存在违纪违法、失职渎职行为的,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从紧从重查处,给社会和群众一个满意交代。

  为保证检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中立性和权威性,甘肃邀请交通运输部专家,对考勒隧道质量安全进行检测评估。4月3日,交通运输部国检中心到达后,立即开展监测评估工作。目前,交通运输部国检中心正在对考勒隧道除正在施工的40米以外的隧段和其他隧道进行检测。施工现场正按照交通运输部专家认可的维修方案在40米隧道段有序施工。

  省政府向各市州政府、省级国家机关下发了《关于落实省政府承诺折达公路后续整改和调查处理工作9项整改措施的通知》(甘政办发电[2018〕41号),要求各地各部门信守承诺,主动认领工作任务,对本行业本领域的项目建设特别是民生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排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放心工程、暖心工程,确保承诺落到实处,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近日还将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整改专项行动。

  5日,省交通运输斤和省质监局联合下发《全省范围内已建和在建公路项目开展“拉网式”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成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及14个调查组,聘请7个外省具有交通综合甲级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设计文件、行业规范等标准,对隧道(洞口)、桥梁、标志标线、高边坡、高填方、临边路段安全防护等重点部位逐一进行摸排。从4月9日至5月30日对全省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公路重点项目、大中修养护工程,以及全省范国内涉及信访问题的公路项目进行全面排查。5月30日前提交隐患排查报告,6月30日前制定出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甘肃省交通厅厅长李睿表示,因为工作不到位和作风不实,在社会和公众中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省交通厅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向社会各界诚恳道歉,虚心接受各界监督和批评。

  李睿说,4月2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到考勒隧道展开检测工作。4月3日,交通运输部督导组到达现场对折达公路考勒隧道及全线道路、桥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进行踏勘,重点查看了隧道和桥梁的技术状况,并集中调阅了相关资料,向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了解了情况。国家道路及桥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同步对折达公路考勤隧道进行全面检测。4月4日下午,交通运输部督导组反馈指出,折达公路路基、路面、桥梁的总体技术状况达到全国已运营普通公路平均水平,但隧道存在质量隐患。督导组要求,对包括考勒隧道在内的折达公路全线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认真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并全面进行整治,同时将检测结果及整治方案上报交通运输部,部里还将继续跟踪督导。

  针对信访举报的考勒隧道40米加宽段双层钢筋变单层钢筋的问题,在原甘肃省公路管理局制定的加固方案的基础上,省交通运输斤再次组织专家论证完善方案,交通运输部督导组对加固方案表示认可,建议加快实施。

  李睿介绍了央视曝光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工作作风问题的初步查处理情况:

  一是关于甘肃省公路管理局原成立的专项联合调查组存在的问题。经核查,省公路管理局接到省信访局关于考勒隧道存在质量间题的转办通知后,虽然成立专项联合调查组进行核实,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限期整改,但制定方案后不检查不督促,没有跟踪催问整改落实情况,负有整改不力的责任。鉴于此,对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长赵书学、省公路管理局建设处处长廖海东、副处长杨爱明3名公务人员进行停职接受调查。

  二是关于项目法人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公司存在的问题。经核查,折达公路项目法人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公司整改工作明显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并未反愦整改施工情况,存在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问题。对此,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对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折达项目办常务副主任孙国生、折达项目办工程科副科长高梓俊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同时,我们责成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对项目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三是关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信访接待相关人员存在的问题。经核查,厅信访接访相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不尽责,推诿扯皮、态度生硬,存在不守规矩、不遵守《信访条例》的问题。鉴于此,对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调研员侯书钊、副主任周钢及信访办副主任科员宋璐3名公务员停职接受调查。对其他人员的追责正在调查当中。

  目前,省政府工作组责任调查专项组正对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长赵书学、省公路局建设处处长廖海东、副处长杨爱明等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履职行为进行调查,并及时向省纪委监委报告调查进展情况。随后将依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建议。省纪委监委4月1日成立的折达公路问题责任专项调查组日前已全部进点,展开调查。

  央视早前报道:

  投资16亿扶贫路刷层涂料就算“整改” 记者调查四处碰壁

  投资16亿公路钢筋双层变单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甘肃省折达公路是一条投资近16亿,专门修建的扶贫公路。这条公路经过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群众出门只能爬山或者坐渡船。这条公路的通车,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群众的出行问题,对于经济发展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事关百姓福祉的扶贫公路,却被举报“工程质量差”,特别是这条路上的“考勒隧道”。

  国家信访办在接到举报之后,要求甘肃省立即组成专项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隧道内原设计中“双层钢筋”,施工后变成了“单层钢筋”,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随即,专项联合调查组要求相关部门对隧道封路进行加固整修,计划2017年11月28日完成整改。

  拖延半年刷个涂料就算“整改”

  眼下,距计划整改完成的时间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隧道整改的到底怎么样了呢?

  记者调查的第一站就是东乡村,一提起“考勒隧道”,村民们就打开了话匣子。

  东乡村民:坑坑洼洼路不好走,一直改不了。

  东乡村民:事故相当多。

  记者:隧道里有没有进行过维修啊?

  村民:没,不知道,我没见过。

  :有没有封过路维修啊?

  村民:没封过,这个路没封过,正常通车。

  但是在记者掌握的这份处理报告上,明确写明2017年11月10日,施工单位就已经进场,组织实施整改,计划11月28日完工。而当地村民却告诉记者,隧道连“封路”都没有封过,更没有进行什么“整改”了,事实究竟如何?记者继续赶往考勒隧道。

  在“考勒隧道”外,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景象:这条隧道,穿山而建,隧道顶部是绵延的山脉,隧道到山顶的距离,至少有几百米,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隧道内的钢筋不达标,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考勒隧道内,记者看到,路基的裂缝随处可见,有的地方的裂缝已经接近一厘米,有的裂缝横跨整个隧道,而隧道的墙面更是随处可见各种裂纹,墙面上修修补补,有些水泥和涂料覆盖裂缝的痕迹,眼前的情形跟处理报告当中的整改方案相差甚远。

  央视记者王颢一:现在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检测报告中缺少钢筋的地方,根据整改报告当中的要求,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个环向和纵向的加固处理,根据我手上的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处理加固应该是每65公分和60公分的环向和纵向的钢带加固。而我在现场却没有看到任何这样的加固措施。

  这座隧道究竟有没有进行过整改?隧道里这些新刷的涂料是整改的一部分吗?记者前往负责这条隧道养护工作的临夏州公路局了解情况。

  临夏公路局值班人员:加固这个应该没有吧,我不太清楚,这么大的工程没听说过。

  记者:重新刷新哪个单位负责的?

  临夏公路局值班人员:是我们副站长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情。

  随后记者打通了公路局副站长的电话,进行核实。

  记者:“考勒隧道”进行过什么施工吗?

  临夏公路局副站长:去年不是刷过一次涂料吗,去年,就这一次。

  记者:涂料是哪儿刷的啊?

  临夏公路局副站长:我们不认识,不是我们刷的,是以前的施工单位刷的。

  如此整改的“扶贫路”

  这样的现状与整改报告上的要求相差太大。在这份处理报告上,明确了整改涉及的各个部门以及相关责任。首先整改工程由核工业西北工程建设总公司进行施工,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督促;这一事件还由甘肃省公路管理局成立了专门的联合调查组,最后这份处理报告抄送给了甘肃省公路管理局的上级部门甘肃省交通厅。

  记者调查:问题工程谁在“整改”

  层层部署、层层监管,应该说各个部门按文件办事,整改很快就可以完成,但是现实却大相径庭。处理报告上,言之凿凿,去年11月底就能完工,可直到现在,当地村民和公路部门都表示,并没有进行整改,到底是怎么回事?

  处理报告当中写到“专项联合调查组已责成甘肃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督促核工业西北工程建设总公司”对隧道进行加固处理。而这家核工业西北工程建设总公司正是隧道建设的施工方。记者找到这家公司。

  记者:整改的事情知道吧?

  核工业西北建设负责人:知道。

  记者:然后咱们也按照整改标准去整改了?

  核工业西北建设负责人:对,肯定的,这是必须的,项目负责人还在项目上加固隧道呢。

  记者:加固多久了?

  核工业西北建设负责人:加固半年了。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的回答是,公司认真地履行整改要求,项目负责人此时正在隧道的施工现场。而记者刚刚从隧道现场回来,并没有发现任何施工单位。这样的说法显然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

  记者:您能问一下工程的负责人,这个工程现在到什么程度了

  核工业西北建设负责人:我问他,是回头我的事儿,好吧。

  面对记者的追问,这位负责人没有正面回答。

  为了了解真实情况,记者又找到了处理报告中,负责督促施工的甘肃远大路业有限公司,在甘肃远大路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公司负责人孙国生,他的名字也出现在处理报告上,是这条隧道整改专项联合调查组的成员之一。

  甘肃远大路业有限公司孙国生:肯定处理现在还处理呢。

  记者:还在处理?

  孙国生:还在处理,因为这个方案做了一个,经过专家评审,转接评审觉得这个方案不行,不行就要打回去重新做。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处理报告中,清晰地写着:隧道加宽段加固处理方案已通过审查,并且当时“施工单位已进场”。

  当记者把这份报告,放在这位远大路业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隧道整改专项调查组成员之一的孙国生面前时,他仔细翻阅后,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孙国生:这个说的是事实,施工队伍都进去了。进去了在那等着呢没事干,所以就把隧道重新粉刷了一遍,粉刷了一遍以后最终这个方案还没有出来,施工队伍就走了。

  如此“整改” 谁来监管

  一个关乎工程质量安全,关乎百姓出行生命安危的工程整改,就这样,在文件一级一级的下发过程中,效果也是一级级的衰减,最后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施工方敷衍了事,监理方搪塞忽悠。对于如此整改,上级主管部门对这样的情况到底知不知道呢?记者找到了甘肃省公路管理局建设管理处。

  甘肃省公路管理局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杨爱明:从这个文件打出来以后,这个事情已经画上了句号了。

  记者:就是关于整改的事你也不清楚?

  杨爱明:人家说整改好了,我又没空上去看去。

  这位杨副处长,并没有向记者出示任何关于隧道已经整改完毕的答复文件。而当提到公路局应该对整改工程进行管理时,这位省公路局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居然表示无能为力。

  杨爱明:我们公路局也是行业监管,正儿八经我也管不了人家,我只能督促一下,我只能说吃饭了,你吃不吃饭,你不吃饭我也没办法。现在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

  管不了“整改”的上级单位

  甘肃省级公路管理局,只是负责“发发文件”?管不了隧道的整改。如果是这样,印发这份调查和处理报告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施工单位、主管部门相互推诿,问题隧道,还在使用当中,政府出钱修的“扶贫路”,一下子变成了时时刻刻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路”。

  这事儿,总得有人管吧,省公路局管不了,那么究竟谁能管呢?

  这份处理报告,抄送给了省交通运输厅,也就是甘肃省公路管理局的上级单位。记者前往甘肃省交通厅信访办。

  在交通厅保安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六楼的一个会议室,等待工作人员,但是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人出现。再次回到一楼大厅,保安人员这样回复我们。

  保安:要不你们下午来吧,这两天开两会领导都不在。

  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交通厅。

  保安:办公室没有人,周一打电话就有人上班了,信访办你来找他就可以了。他绝对会接待你,你周一打电话就行了嘛,你还要干啥?

  周一,记者再次来到甘肃省交通厅。这位保安人员帮记者拨通了信访办的电话。记者直接在电话中,向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

  甘肃省交通厅信访办:但这个事情不归我们交通厅管。

  记者:那谁管啊?

  信访办:你去找交警啊你出大事故了不去找交警啊?有没有人来接待你?你等着吧,你到六楼去吧,你把电话给我们小保安。

  随后,记者又一次来到六楼会议厅,又等了整整一天,除了保安人员,没有见到任何其他工作人员。最后,也是由这位保安代表交通厅信访办,宣布了对我们的来访的处理结果。

  交通厅保安人员:刚才我接到了电话,上面的领导说你们的这个事情,上周星期五已经接待完了,想待着就待着,不想待着就走,找公路局也行、找别的单位也行。这是你们的事情,你不要跟我说。

  需要整改的更应是政风、作风

  拖延半年的整修工程,刷了刷漆就草草收场;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反映到甘肃省公路局、交通厅,结果却都是“此路不通”;花十多亿元资金修建的扶贫路,就这样成为了一条危险丛生的问题路。修建通向贫困县的扶贫路,本来应该是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满意的“暖心”工程,如今反而成为了让群众不满的“寒心”工程。这说明,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和一些官员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仍然根深蒂固。党中央多次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要让扶贫路能真正的连通民心民意,最需要整改的还是有关部门的政风,有些干部官员的作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