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江苏俞斌:15年帮扶百余贫困生的好教师

发布时间:2018-05-25 14:5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9-01 | 查看:800次

  近日,江苏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中学63岁的退休教师俞斌,经过10多个小时汽车颠簸,风尘仆仆赶到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后畈中心小学,为结对的15个孩子送去了2900多元助学款以及衣服、书包等用品。这是他第七次走进重峦叠嶂的大别山区,与以往只身一人不同的是,经他牵线,堰桥中心小学“走进大别山”夏令营的师生也与他结伴同行,与当地孩子一起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

  自1994年以来,俞老师15年如一日,倾尽所能帮扶寒门学子,先后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助学金额达10多万元。被他善举所感召,50多名社会各界的好心人也加入到他的爱心行列,使50多名辍学孩子重返校园。

  半抽屉的票根

  拉开俞斌家写字台的一只抽屉,数百张厚厚叠叠的火车票、汽车票的票根整齐地摆放在一起,塞满了大半个抽屉。这一张张票根,正是他15年翻山越岭、过滩涉水,执着行走在助学路上的最好记录。

  出身贫寒的俞斌,从小就饱尝辍学滋味,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格外垂爱。1994年3月,他第一次看到“希望工程”宣传画上那位失学少女充满渴望与期盼的大眼睛时,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当即填写了结对救助志愿表,并到邮局汇出了400元,与贵州一名失学半年多的小学生结成了救助对子。当时,俞斌月工资才300多元。

  从此,他将帮困助学当成了义不容辞的职责。他常年收集书籍、试卷、衣服等物品,整包整包地寄往贫困地区的学校,成为了镇上光顾邮局的最多的人。3年前退休后,他又找了一份工作,将每个月1000元的打工收入全部用于捐资助学。他甘当失学儿童的“说客”,写了倡议书,散发给亲友同事,使更多的热心人向贫困孩子伸援手。每逢假期,他自带干粮,背着赠送给孩子们几十斤重的衣物,不怕舟车劳顿,走访结对贫困家庭。15年来,他四上贵州、数十次赴安徽,毗邻的苏北、浙江更是去了数不胜数。迄今,全国10多个省都留下了他爱心的足迹。

  特殊的“周末午餐”

  今年7月的一天中午,杨为飞、许辉两位农民工子女又一次来到俞斌家中。红烧肉、烤鸭……面对丰盛的菜肴,孩子们胃口大开,吃得十分尽兴。一旁的俞斌一边为他们添饭夹菜,一边还不时地询问起他们的暑假学习、生活情况,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如同一家人。

  请农民工子弟“周末午餐”,缘起于5年前的一个星期天。当天,俞斌邀请了他帮扶的几个农民工子弟来家做客。他发现,这些平时过惯了苦日子的孩子们胃口特别好。面对狼吞虎咽的孩子,他又萌发了每个星期日请孩子们吃一顿饭的念头。孩子们喜欢吃馒头包子,他就提前到单位食堂购买。节俭的他平时只吃稀饭,但一到星期天他就到菜场、超市,大包小包地为孩子们采购喜欢吃的食品。短短数年,已有200多人次到他家就餐。

  “周末午餐”还成为他与孩子心灵交流的一个好平台。每次他都利用这一机会,教孩子学做人、学做事。去年四川特大地震后,幸免于难的周继波、文豪两位小朋友转学到惠山。闻讯后,他多次请他们到家做客,辅导作业、沟通思想、开展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坚强面对生活,并送给他们书包、衣服等物品。现在,两名孩子虽已回到家乡,但至今仍与他保持密切联系。

  难忘的升旗仪式

  熟悉俞老师的人,都知道他对自己很“抠门”。他脚上穿的皮鞋、衣服都是人家送的“二手货”。70多平方米的家中没有高档家具,唯一“豪华”的彩电也是2年前一个单位淘汰下来的。捡垃圾、集废品,换钱助学,他乐此不疲。许多人都说他傻,有福不会享。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心中还常常念叨起那一次令他终身难忘的升旗仪式。这是他第一次奔赴贵州山区。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3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和1个多小时山路跋涉,筋疲力尽的他终于来到了所结对的立京小学。校长和孩子们早就列队迎候。校长没有握手,而是从怀里捧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没有歌声、没有奏乐,将它升到了一棵杂木旗杆上。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在几十年教育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升旗仪式的他,深知这是一个山村小学所给予的最高礼遇。那一瞬间,疲劳彻底消失了,他的心也深深地沉醉在幸福之中。

  15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一份真情。俞老师用清贫、坚守、操劳,在贫困孩子眼中点燃起希望,赢得了社会的赞誉。近年来,他先后获得了惠山区师德标兵、无锡市优秀志愿者、无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

  来源: 江苏省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