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图)

发布时间:2018-06-03 15:06 | 来源:黄冈新视窗网 2017-08-15 16:39:09 | 查看:5244次

IMG_0565.jpg

1947年10月,刘邓大军某部队过浠水河

  黄冈新视窗网(通讯员  吕艺林)千里大别山,黄冈党旗红。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之际,又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记述浠水革命的斗争史,记者曾先后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书籍、文献等党史资料。翻开一本本尘封的历史,再现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英勇悲壮的历史场景。

  红色的黄冈,不朽的历史。浠水位于长江中游北岸,与黄石市隔江相望,居武汉和南京之间,是鄂豫皖同湘鄂赣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浠水,是鄂东地区14年艰苦抗战的前沿阵地,是湖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生活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白色恐怖多么残酷。浠水军民和各级群团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英勇战斗。先后开辟和建立了巴驿、十三庙、何寨、绿杨等连成一片的抗日根据地,其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0%,人口占全县半数,党的支部、分区委、区委的活动遍及全县。抗日中期,有党支部140多个,党员1500余人,党的统战政策发挥了巨大威力,“农抗”、“青抗”、“妇抗”等群众团体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浠水,是红十五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转战过的红色土地,是配合新四军、八路军抗击日寇到胜利的重要战场,为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作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浠水的广大军民和地方工作干部,经历了严酷的考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习武从戎  防戍守疆

  浠水自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建县,迄今有1569年的历史,素有崇文尚武之传统,笃学励志之美德。可谓名贤辈出,代代有英豪。

  据史志记载,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初,形成于唐,历代沿用,以明为盛,废于清末,是历代封建王朝分文武科考,甄选文武官员的制度。自明代世宗嘉靖年间始有武状元(文质)一名。文应诏、邓祖禹等武进士12名。文应科、骆尚宾等武举人78名。明清两朝有任锦衣卫都督、黄州团练、沈阳守备参将、副总兵,江南滁州卫领运千总、广西桂林参将、京营把总、陕西固元州守备,蓝翎侍卫备,甘肃凉州镇松山营守备,署三眼井都司等等各种级别和职务。

  薛天定(?—1332)蕲水县城山人,元朝将领。宋末,募义兵自卫,被地方民众拥为郡长,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元军占领鄂州后沿江东下,召为先锋,从元军平定闽、广,授云南万户府,后迁两淮防御独诏讨使。英宗至治三年,死于军中。

  文质,字东进,蕲水人。善骑射,有异才。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武状元。授锦衣卫都督。其子应诏,亦由进士授衣卫都指挥佥事。父封昭义将军,子封昭勇将军。其墓在县城北。(清光绪10年(1884)版《黄州府志》)

  张楷(1843—1905),字仲漠,蕲水县洗马镇堰桥人。清同治十年文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讲。光绪初,上疏论伊犁事,以沙俄吞并我边界大片土地,他建议朝廷迅速派重兵宿将,驻防伊犁,相机收复,疏文剀切中肯,当时朝野传诵。嗣后调浙江金华、山西汾州、河南开封等地任知府。在担任开封知府时,值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军纷纷携械南逃,张楷将义和团编成军,发给武器,扼守黄河南岸,以阻止南逃的溃军及预防八国联军南侵,使境内耕市不惊,秩序安定。1905年病死开封,开封人民将张楷与包拯、苏东坡并列,建“三贤祠”纪念。

  红色精神  永放光芒

  抗战期间,浠水县城关、团陂何寨、洗马和平、竹瓦等地流传着《这是红四军》、《革命成功再结婚》等红色革命歌曲。当地老百姓就是根据当时情景下进行创作的,尽管有的歌曲歌词简短,其意义很有影响力,唱响浠水大地,如《这是红四军》:“睡到夜更深,门口在过兵,又不要茶水呀,又不喊百姓,只听脚步响呃,不见人做声。伢们不要怕,这是红四军,姑娘快起来呀,门前点盏灯,照在大路上呃,同志好行军。”这首方言纯朴、真情实感,富有本土文化的红色革命歌曲,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唱至今,通过搜集、整理后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浠水分卷》收录。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20年12月15日,南炬焜(又名南超人,蕲水县南凉人)赴法国勤工俭学,后成为中共旅欧支部蕲水籍的第一名党员。

  《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载,1922年,浠水县蔡河区解元咀村青年郭芬,在武昌商科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郭芬是浠水县在外地的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当时,他担任武汉各院校学生自治会联合会主席,在党的领导下,发动学生促进国共合作,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后留学日本。

  1923年10月10日,浠水县旅京学生汤佩松等,在北京创办了《浠声》刊物。顾名思义,意为“蕲水人民的革命心声”。这个刊物是受苏联十月革命、我国的“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影响而创办的,它的宗旨是传播革命思想,介绍外地形势,探讨一些学术性问题。每期印发1000余册。发行对象是北京、武汉的蕲水县中学师生。《浠声》的创办,使蕲水师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1924年秋,因《浠声》的主要组织者汤佩松去美国留学,《浠声》杂志办到第六期停刊。

  在《浠声》的影响下,武昌商科大学蕲水籍学生郭芬、医科大学学生胡震夏、杨仿仙等创办了《浠潮》杂志,出了五期后停刊。此时,陈独秀创办的《向导》、《中国青年》杂志等马列主义的进步书刊传到浠水县中学(校址在莲花池,今浠水县实验中学所在地)。在青年学生中秘密传阅。它启发了青年学生的革命思想,使蕲水县很多人从倾向革命到投身于革命斗争。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蕲水县就成立了农民自卫队和农民赤卫队,都是由农民志愿参加而组成的地方革命武装,“八·一”南昌起义至1953年、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均有热血青年自愿参军参战。1949年至1952年,浠水全县青年工人、农民、学生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鼓舞下,争先恐后地志愿参军参战,全县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夫、哥送弟上前线的壮观场面,“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成为社会新风。四年时间,全县志愿参军4889人,轰动全国。

  铁血妇女  浩气长存

  浠水县蔡河镇稻场湾郭斋尔,女,1906年生;浠水县蔡河镇解元咀村郭六儿,女,1913年生,她俩于1931年4月,同时参加红军,是浠水县最早的女红军。后留地方工作。郭斋尔任宣传队长,郭六儿任妇女协会会长,领导妇女打土豪、分田地,成立“妇协”基层组织,宣传男女平等,反对包办婚姻,动员妇女剪发放足。动员群众参军作战。

  1931年8月14日,她俩和农协会骨干10余人在小岭沟一家饭店开会,因坏人告密,被国民党夏斗寅的县保安团包围,全部被捕。连夜押至蔡河镇。她俩被关在一起,遭受轮番拷打,仍不招供。郭六儿说:“要我交出共产党员,蔡河人都是,如果不信,那只有我一个。”次日,她俩被押至县城下狱。县保安总队陈六师和蔡以尧两个中队长见她二人年轻貌美,诱劝为妾,郭正言厉色地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想我们辱身求生,办不到!”国民党县长皮宗荣知道后,咬牙切齿地说:“好厉害的共产党员,我要她马上去见阎王。”1931年9月2日,年仅25岁的郭斋尔和18岁的郭六儿及罗佩珠、吴锦桂、艾春先、艾耀云6位勇士,被铁丝穿住锁骨,押往刑场,壮烈牺牲于蔡氏祠排形地八担丘。

  1938年10月17至18日,窜扰浠水县城的日寇侵略军,在县城以北郊区云路、德胜等乡,烧杀奸掳。云路乡妇女尚宝璜、杨四姑、罗苏氏、沈吉安、张明周、杨毕氏6人和得胜乡妇女李香半、翟汤氏、蔡陈氏3人,为抗拒日军的侮辱与其搏斗,3人惨遭杀害,6人投水自尽。日军退走后,死者的亲族和邻里,向县政府书面申述死难者情况,县政府派员查实后,据情转报湖北省政府批准,对死难者亲族各发抚恤金15块银元。并规定此后每年对死难者亲族各发抚恤金15块银元。

  第一次国内革命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2005年),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浠水有1074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共和国成立后,包括在外地剿匪牺牲10人,援越牺牲2人。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官兵不在其列。)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