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无界: 与世界对话、与未来联接

发布时间:2018-08-25 19:53 | 来源:新京报 2018年08月24日 第003 | 查看:895次

我们相信,“工匠精神”就像是浩瀚时空中的星辰,一直以来都深埋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不喧嚣,自有声,从未曾停止过闪耀,只待有识之人去发掘、启用。在每一个时代与历史的重要转折期内,它都能释放光热、疏通渠道、搭建平台,静候未来文明的到来。

  新京报《大国匠心》就致力于寻访时代匠人、匠品,把他们的心声、建议、经验精选凝练出来,与大家一同感受这份发自于“工匠精神”内核的思想共鸣,弘扬传统,启迪创新。

  “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韩非子在《五蠹》中曾叙述到一个基本事实: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的传说,可证华夏文明是由“匠人”开端的。“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古往今来,城邦筑建,国家兴衰,无一不与同时期内匠人们的创造与成就息息相关。

  回顾历史,可见数千年的时空脉痕里,中国工匠们曾凭借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家国的虔诚、对技巧的精益,创造出令全世界都叹为观止、高山仰止的璀璨文明。瓷器、丝绸、造纸术、印刷术、井渠法……在封建农业文明时期,“匠人文化”与“匠人精神”,不胜枚举的产品、工具、技艺,不仅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繁盛领先,也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步迈进,集体向前。

  但放眼如今,我们却发现,我们的生活仍旧离不开匠人的工作、产出。美食美酒、华服美器、广厦行商,工作生活、衣食住行,我们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的年代里,享受着数以万计工、商业机器所勾勒的现代繁华,却时常忘记对“精品”的坚持与追求,对匠品内涵——匠意神韵的品鉴体味。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与我们过去数十年经历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紧密相关。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追赶工业文明进程的速率极快,在这一阶段,有很多制造业、服务业领域一直走的都是模仿、复制的道路,比如“中国制造”世界驰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数量也久居世界之首,满足了世界的主要需求。可实际上,近三十年来,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造业只要是“OEM模式”,这种依靠人口、原材料红利驱动的纯工业形态的市场环境,实际上还不具备打造工匠精神的社会经济基础。

  最近十年,互联网精神追求“多”与“快”,在推进全民物质消费体验升级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遗留问题——出品品质难控、恶性竞争风行、商业模式朝生夕死,这些情况都让基业长青、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

  此时此刻,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价值,其内涵不仅在呼唤个体,在个人专业层面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更体现在对人和劳动的认同和尊重,想唤醒的是全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最终,在更深层的文化、伦理与制度内涵上去进行一场“思想”变革,从而指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度过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

  “匠心”应为“中国智造”服务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周礼·考工记》开宗明义时也明确将“百工”的社会职能排序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工”之巧思、精密,之于社会文明的重要价值。

  无论是工匠精神所制造的产品,还是它所体现的职业道德,乃至背后人的素质,都与一个民族的尊严、生存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行文千篇易,咫尺匠心难。”了解到问题所在后,第二步就需要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核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元素?

  首先,从个体角度来看,“专业精神”或许是最为浅显、但却最基本应有的基础理念。把“专业”放在全行业范畴内来理解,并不存在约定而统一的内涵,它们往往隐藏在匠人对于出品要求的精准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及技巧要求的高度上——“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更表现在他们对于自我升华的孜孜追求里——“已成,则物成”。

  其次,从社会全局角度来看,“工匠精神”还需要与时代文明相结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需要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由此即可知,新时代的“新工匠精神”,应与科技创新、互联网生态如影随形,它是对过往数年前“工匠精神”的强化、提升,它近期需实现的目标应为“把‘中国制造’精准稳步升级为‘中国智造’”。

  建立“工匠精神”养成制度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大匠”,做出“臻品”,不仅需要在工艺上追求极致,也需要在思想上“道器合一”。所谓“道器合一”,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需要以“形而上”的思想来指导“形而下”的工作实践,这是自古而来的天地至理。

  而一个国家,想要在复杂而多变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时势中把握机遇、造福人民,则需要把“工匠精神”纳入国家思想文化的体系当中,占据高点、严密布局,才能够符合时需,影响深远。

  “工匠精神”在践行层面,应具有能够“与世界对话”的发展势能。这一目标或可通过支持更多影响力匠人、匠心品牌潜心专业,走向世界来实现。

  匠人以及匠心品牌的产生,需要根植于相对宽松、富有活力的经济生态土壤。所以,国家层面“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仍是必要之举。“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

  另外,塑造符合如上需要的“工匠精神”,绝非“一日之功”,在现实的情况下,还需能够“与未来联接”,所以,我们还将工匠精神纳入到国民教育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同时建立“工匠精神”的养成制度体系。

  “我们活在所属的时代里,我们的身上也扛着历史。”看清前路后勉力前行,是国家与历史赋予所有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扎实崛起,需要个人、社会、政府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塑造出一把“时代之刃”。我们相信,只要拥有这把“国之利器”,完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求高端制造”发展要务必将指日可待。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红艳

  特刊监制:张学冬、苏曼丽

  特刊统筹:安峰、陈哲婉、廖爱玲、巫慧、胡敏、王荟、李蕾、包宏广、薛珺、许英剑、陆晖、赵敏

  特刊采编:彭雅莉、周红艳、曲亭亦、郭铁、岳清秀、王春秋、李铮、冯琪、张洁、段文平、朱玥怡、夏丹、王卡拉、倪伟、孙海光、冯静、王巍、王子扬、徐倩、冯倓秋、孙晓萌、王叔坤、刘畅

  摄影:朱骏、王嘉宁、刘鑫、浦峰、侯少卿、实习生陈婉婷制图:赵斌

  美编:顾乐晓

  图编:王远征、李凯祥、郑新洽

  视频:逯仲胜、刘鑫、王昆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