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评价问题上的几种错误倾向评析

发布时间:2018-09-01 14:39 | 来源:求是网 2014.01.24 10:56 | 查看:1764次

  姜迎春

  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在毛泽东评价问题上一直存在几种错误倾向,主要是:用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将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割裂开来。这些错误倾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理论建设不可回避的严重问题。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对于我们抵制和批判在毛泽东评价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错误倾向之一:以“重新评价历史”、“重新反思‘文革’”为名,用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多年来,一些人否定毛泽东的“常规武器”就是用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尤其是在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上的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污蔑毛泽东是“中国两千余年皇权专制传统的最高产儿”。一些人借反思历史之名,行否定历史之实。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在如何评价革命领袖、特别是如何认识革命领袖犯过的错误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第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第二,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第三,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科学应用,是认清一切历史形而上学观点的方法论原则。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革命领袖的认识和行动不可能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对毛泽东的晚年错误,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是必要的。但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超越时空、妄加评论不可能得出科学判断。同时,反思毛泽东的晚年错误,要从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出发,从个人情绪出发同样得不出科学判断。

  一些人认为我们党对“文革”反思不彻底、对毛泽东晚年错误批判不够,必须重新反思、重新批判,甚至认为我们党不肯面对错误、不愿纠正错误。事实上,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些人批判和反思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真实意图在于全盘否定毛泽东、全盘否定中国革命史,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错误倾向之二:将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否定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不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只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人认为,毛泽东只懂得中国传统权谋理论。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在思想方法上它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邓小平曾经指出,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像它是另外一个东西。邓小平强调,既不能用毛泽东思想替代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能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本”,看不到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这样几个方面回答了毛泽东为什么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第二,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第三,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军队。第四,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党和人民事业凝聚了一支最广大的同盟军。第五,毛泽东带领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第六,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七,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七个方面的历史性贡献,足以证明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任何歪曲和中伤在这些贡献面前显得浅薄而荒谬。

  错误倾向之三: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割裂开来,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是过去的思想,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相对立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毛泽东思想没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一观点的实质是用“过时论”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割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阐明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总结,这一总结充分彰显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点、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有力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种种歪曲和污蔑。

  (作者: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教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