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捐献眼角膜人数增多 20余名捐献者延续爱心与光明(图)

发布时间:2018-09-29 15:20 | 来源:东北网 2007-09-09 05:18:26 | 查看:1058次

作者:王浩

哈市20余名捐献者“爱心角膜”延续光明

 东北网9月9日电 9月6日,患结肠癌的爱心“的哥”李元鑫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遵照他的遗愿,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将他的眼角膜顺利移植给两名眼疾患者,两名患者将重获光明。据了解,继闫阿红捐献眼角膜后,黑龙江省角膜捐献呈显著上升趋势,有700余名高校学生集体填写了“无偿捐献眼球协议书”,尤其是像李元鑫这样的危重患者,已有近百人与黑龙江眼库签订了协议书,有20余人已经成功捐献,让30余位眼疾患者重新获得了光明。

  癌症患者捐角膜爱洒社会

  日前,北安市园林小区身患癌症的下岗女工李亚芳与黑龙江眼库签下了死亡后“无偿捐献眼球协议书”。放下笔,她欣慰地说:“捐献眼角膜是我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心愿!”

  今年43岁的李亚芳是北安市一名普通下岗女工,3年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丈夫将家里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为她做了右乳切除手术,又借钱做了化疗。去年癌症转移到李亚芳的左乳,多方医治终不见效。今年春节过后,李亚芳的病情日益加重,癌细胞已扩散到淋巴。为了给李亚芳治病,18岁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就只身到外地打工了,丈夫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李亚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毅然决定放弃治疗,靠每两小时吃一次止痛药维持生命。

  “在我病重的这段时间,我就想,我这一生非常短暂,生前没为社会作出什么贡献,只能在死后献点爱心。”当她听说了闫阿红、马永春等人捐献眼角膜的事迹后,为她们的义举感动不已,毅然决定无偿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于是,她背着家人与黑龙江眼库取得了联系,她说:“我死了,只能化成一把灰,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把我的眼角膜移植给那些需要的人,让这些人重获光明,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李亚芳恳请“眼库”给她这次实现遗愿的机会。

  5月27日,哈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医生来到了李亚芳的家,与李亚芳及其亲属正式签订了“无偿捐献眼球协议书”:李亚芳去世后6小时内,由哈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负责摘取她的眼角膜,然后由黑龙江眼库接收并且用于医学移植。李亚芳的丈夫鲍喜武说:“亚芳捐献眼角膜的想法让家人感到十分震惊,但家人还是支持了她的决定,希望她的生命在奉献中得以延续……”

  感恩之心让社会充满爱

  “人死后,器官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用了,对别人可能还有用。大家都在帮我,我要捐献眼角膜帮助别人,这也算是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吧!”得知在世的时间已不多了时,平房区50岁的张久菊没有过多地悲伤,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的举动———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我想在走时做点好事,一辈子也值得了。不想说给社会奉献爱,因为这太高尚了。自己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无以回报,能给有需要的人一点儿帮助就足够了。”———海伦县农民工郭金发在临终前这样解释自己捐角膜的“动机”。

  据了解,继闫阿红之后,全省有20多位志愿者已经完成了捐献眼角膜的心愿,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学生,还有哈医科大学的教授,他们志愿捐献角膜不图名不图利,有的甚至不让受供者及其家属知道他们的名和姓,他们有着同样的一颗心,那就是希望在自己生命的尽头,还能为社会和他人作出一点儿贡献。哈医大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高维奇告诉记者,这20多位捐献角膜者中,许多人都在困难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得到过社会的关受,希望用捐献眼角膜这种朴素的方式来表达感恩之心,让自己有用的器官帮助有需要的人,让光明长留人间。

  20多例角膜捐献手术中,至少有30位眼疾患者重获光明,实现他们人生命运的转折。捐献者给他们的不仅是那片薄薄的角膜和珍贵的光明,更是生活的信心和奉献他人的无私情怀。

  前不久,一名女大学生因病去世,她的母亲毅然决定将女儿的遗体包括眼角膜全部捐献给医学研究。当天,这名女大学生的眼角膜成功地让两名患者重新获得了光明。事后,受捐人张先生激动地找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他说:“因为疾病,我已经在黑暗中整整度过了10个春秋,在这期间,医生们一直鼓励我,让我学习独自生活的本领,现在我的一只眼睛换上了您女儿的角膜,她让我看到的不仅是这个世界的美丽,更让我看到了世人美丽的心灵。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开办一家盲人心理咨询学校,让更多的盲人都能学会一技之长。”受益于志愿者角膜捐献的患者小佳讲,她今年才16岁,两年前患上了严重的角膜炎,几乎双目失明,她为此荒废了学业,还想一死了之。现在这只角膜给了她再生的希望,她要重返课堂,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重患捐献眼角膜人数增多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平均每月就有一例眼角膜捐献,每周都有危重患者与“眼库”签订捐献协议,每天都有年轻人或大学生志愿者填报志愿捐献表,捐献眼角膜正从媒体关注度极高的“稀罕”事情变为越来越普通的举动。据黑龙江眼库主任刘平介绍,在2005年闫阿红自愿捐献眼角膜之前,黑龙江眼库仅有1000多名志愿捐献者,且没有一例成功实现捐献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继闫阿红、马永春、郭金发成功捐献了眼角膜后,捐献眼角膜逐渐被人们认知,就像无偿献血一样,正在变成一种爱心行动。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与近百名危重患者签订了捐献协议,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也就是说,会有越来越多的眼疾患者获得光明。今年以来,已经有两人在身后进行了多器官捐献,‘眼库现象’还推动了黑龙江省的多器官移植。”刘平告诉记者,尽管黑龙江眼库工作开展有长足进步,但在全国尚属于中等水平,8000名志愿者这一数字与发达沿海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有1000多名眼疾患者等待角膜移植手术,但捐献志愿者中多为年轻人,“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关键的是需要那些身患疾病的人或者意外事件死亡者的亲属,能有这种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意识。

  记者在采访时,劝捐员马瑛娜正在为一位眼角膜捐献者的后事奔忙着。她说,在多方的推动下,目前省内关注和参与眼角膜移植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有些义工加入到了“劝捐小组”的队伍中,他们义务宣传眼角膜捐献的知识,义务为捐献者服务。看着她奔忙的背影,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在身后留下光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