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片儿警”汪勇:不负时代 为民服务勇前行(5图)

发布时间:2018-10-03 22: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10-03 | 查看:1688次

汪勇,1971年10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咸东社区民警,一级警督警衔。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2014年3月荣登“中国好人榜”。他对辖区社情民意“一口清”,被群众当成可信、可交、可托付的“贴心人”。

视频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叫汪勇。2017年的金秋十月,我有幸出席了党的十九大盛会,见证历史,心中难掩对党和国家改革发展辉煌成就的振奋与激动,也更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

  我出生在湖南省沅陵县一个土家族农家,因为家里贫寒,7个姊妹3个夭折,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18岁那年,我参军入伍,在英雄罗盛教、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当了17年兵。在部队,我喂过猪,做过饭,当过工程兵、运输兵,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营职干部。大山成长,让我对老百姓的生活和忧愁感同身受;军旅生活,锤炼我“使命重于生命”意志,让我不负时代、奋勇前行。

  走出军队,步入警营,踏上社区警务这个普通而广阔的舞台,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滴水融入了一片海,成为了辖区群众的“家里人”。

  负责咸东社区时,我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老旧社区,流动人口多、下岗工人多、吸毒人员多,发案率非常高。仅入室盗窃案,一年内就多达80余起,群众上二楼送娃、下楼自行车就不见了。老百姓惶恐不安,意见很大。在这样一个治安秩序差、案件高发、群众意见大的社区工作,我也有过“三怕”:一怕见不到人,二怕进不了门,三怕说不起话。好不容易遇到群众家里有人,就是不让你进门,说“案子破不了问这问那的,我家也被盗了你知道不?!”社区民警公示牌上,我的照片也被人涂抹上了厚厚的泥巴。

汪勇和孩子们在一起。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我明白了:房有房门,心有心门,房门不开是因为心门紧闭,群众与我们有隔阂。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做事,保辖区平安,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万千百”计划: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从进门、认人、知情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爬楼梯、串巷子,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忧。

  辖区有个下岗工人老李,妻子和他离婚带走了孩子,老李精神受到刺激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发病时,时常打砸小区住户门窗,搞得四邻不安,人见人躲。别人躲,我不能躲!我提着水果去他家敲门,去了三次他都不开门。第四次再去,我在门口敲着,喊着,喊了十几分钟,门,终于开了。只见老李瞪着双眼,身后案板上放了一把菜刀。我心里一惊,对他说:“李哥,我来看看你!”看到水果,老李缓解了点儿敌对情绪,不情愿地让我进了屋。进屋后,我发现地上放着一盆花,就和他套近乎,从养花聊了起来。渐渐地,他打开了话匣子。我发现他家的灯不亮,才知他晚上只能靠电视机照明。于是,我找来电工,给他家重新走了线,让很久不亮的电灯亮了起来。那一刻,老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后来,我又多方协调,按政策给他落实了生活困难补助。只要一有空,我都要到老李家帮着干点啥,陪他聊感兴趣的话题,并劝导小区群众和家里的小孩对老李不起哄、不嘲笑。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使老李的精神状态好多了,不再闹事了,对我的态度也有了彻底转变。

  老李行为的转变让我意识到,帮助的看似是一个人,影响的却是一大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人民警察只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真正做到在群众最需要保护的时候出现,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才能把平安与和谐送到千家万户。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只要群众有事,我随叫随到。

“片儿警”汪勇:“群众把我当儿子,是我最幸福的事”

 汪勇在巡逻时和社区群众交谈(2015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我辖区有位马大爷,两个儿子因吸毒被我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但马大爷老两口一个脑梗、一个弱视,两个儿子不在身边,就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于是,我就经常去马大爷家看望,送米送油、买菜买饭,把自己的手机号写好,贴在老人的床头,告诉他们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一次,我到家中探望时,发现马大爷两只脚肿得鞋都穿不进去了,就背着他到医院检查拿药,晚上回到家,打好热水泡好药,给他烫脚、敷腿。马大爷怎么也不肯,我说:“大爷,我父亲肾坏死,腿肿得和您一样,可他在湖南老家,我就是想给他洗脚也尽不上心啊!”就这样马大爷流着泪让我给他洗了脚。因为两位老人长期没有人照料不行,我就又多次申请,将马大爷的大儿子转为了社区矫正,当大儿子从戒毒所回来,看到两位老人生活照顾得妥妥帖帖,当下眼圈就红了,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从此再也不碰毒品了。

  改革开放越推进,群众对自身安全的需要越强烈,对人民警察的要求随之也越来越高。群众工作虽然很琐碎、很辛苦,但做好了,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群众意见少了,微笑多了,满意度提高了,我的工作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我父亲重病,组织上不远千里到我湖南深山老家看望我的老父亲,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我知道后感动不已,父亲更是在电话里哽咽地一再叮嘱我:“咱是农民,一定不能忘本,你把公家的事做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我从大山里走来,当兵入伍,任职警营,靠的是党的教育和培养,我无以回报。扎根群众,用我全部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对党唯一、也是一生的报答。

  社区警务工作,重头戏是平安建设。没有群众的支持,平安和谐就是空谈。2007年我组建夜巡队加强后半夜巡逻,夜巡队没有装备,没有补助,但社区的群众却踊跃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安装公司北院70多岁的退休工人邵振山老两口。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耐,但老两口一直坚持夜巡。几次我让他们别巡了,他们却说“你们为我们连家都回不了,我们是为自己平安怎么不参加夜巡啊。”后来,近80岁的他们确实干不动了,又发动他们的儿子参加夜巡。这一家人,带动了整个社区的群众都来参加安全防范,成了搜寻治安线索的“千里眼、顺风耳”。

“片儿警”汪勇:“群众把我当儿子,是我最幸福的事”

 汪勇在咸东社区服务站调查社区80岁以上居民的情况(2015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2017年10月,珠海警方向我反馈,他们在侦办某系列电信诈骗案件时,发现一名主要嫌疑人的居住地就在咸东社区,但其反侦查意识很强,不办二代身份证,不露本人信息和行踪,专案组几次抓捕都扑了空。我迅速发动信息员和群众搜集线索,很快,逃犯的行踪就浮出水面,其体貌特征、行踪时间地点、具体藏匿位置、所住房间是否装有防护网都一清二楚,仅用11天就将潜逃两年的嫌疑人成功抓获。

  平安建设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经过多年警民合力,曾经那个四处透风、案件高发的咸东社区,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升级,发案率直线下降,多个小区实现了零发案,被授予“全国治安综合防范示范社区”称号。社区警民联谊会的那天,群众专门为我写了一幅大大的“家”字,感激我对社区平安做的努力。我知道,这是对我们警察队伍的信任和认可。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队伍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成为激励全国人民警察立警从警的座右铭。我将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最好的时代做出最大的努力,一步步做实民生警务,无愧事业,不负时代,永远为社区百姓的安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永远在为民服务的路上奋勇前行。(作者:汪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