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字说爱国

发布时间:2018-10-06 13:44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年10月1日 第2版 | 查看:975次

 作者:郝思斯

●真正的爱国,不是凌空蹈虚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爱我们的国土、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文化。

当十月的阳光照耀大地,我们迎来了一个举国同庆的大日子——国庆节。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古汉字中,“国(國)”字的组成有外面一个大“囗”和里面一个小“口”,这两个口,意思是不一样的。外面的大“囗”,表示的是国家有四方疆域;里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则代表着土地;此外,还必须有执有“戈”矛的军队来保卫国家的土地、人口以及边疆。上述的大“囗”、小“口”、“一”还有“戈”等元素,构成了古时国家的几个基本要素——土地、人口、国界、军队等,表达了古人造字时对“国”概念的朴素认知,其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爱国仍有启发意义。

回看文字的演变历程,自甲骨文起至今,“国”字的写法虽然不断有变化,但始终保留着土地的元素。一国之国土山河,不仅仅是自然资源,更是国家主权、财富的象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热爱祖国必先从热爱国土开始,每位爱国者要像爱惜身体发肤那样爱惜每一寸山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秦地人民在抵抗西戎入侵时就豪迈地唱起了《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其意是,我愿与你同披一件战袍,共赴战场、共赴国殇。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造成的山河破碎,陈天华悲愤写下“好个江山忍送人”,黄遵宪仰天长问“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救国、兴国、强国为己任,领导亿万人民缔造了新中国。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告别了被列强欺侮瓜分、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怆和屈辱。从救亡图存、保家卫国、捍卫主权,到改革开放、强国富民、迈向复兴,中国共产党用行动诠释了“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和“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气概。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山地城池都是人民的居住地,比土地更珍贵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广大人民。《大学》中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国是用来护民的,没有了人的存在,何来土的必要?“上下同欲者胜”,不仅是指军队内部的上下一心,更是指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拥有这样的力量,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正是意识到民之于国的重要性,《管子》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尚书》亦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让老百姓过上幸福日子是最重要的国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向广大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刻印在党中央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之中,刻印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之中,刻印在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之中。

一个国家最可宝贵的就是文化,而且“国”字演变本身正是汉字文化的体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诗人黄雍廉曾在《唐人街》里写道:“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因此,文化自信使得一个民族自豪地赓续传统、走向未来。在传承、实践、弘扬爱国主义的道路上,如果拒绝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就会陷入浅薄,难以深厚持久。坚定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那份“守土有责”——守文化的根基不断、守精神的土壤不腐、守灵魂的家园不弃。只有在文化自信的沃土上,才能盛产“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真正的爱国,不是凌空蹈虚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爱我们的国土、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文化,“大”可以体现在为国捐躯、为国争光,“小”可以表现为一方有难伸出援手、时时处处爱岗敬业、事无巨细认真负责……个人的奋斗,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交上爱国的合格答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