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尤:残疾乡村教师43年坚守贫困山区三尺讲台(图)

发布时间:2019-01-11 14:0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2月 | 查看:1218次

人物故事:

  黄沙尤,1955年3月27日出生,壮族,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乙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肢体三级残疾。43年来坚守在边远贫困山区的三尺讲台上,伴随大山里的孩子成长,多次被评为学校、乡镇“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2015年被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评为“最美红烛”。

  黄沙尤,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今年63岁。他出生时身体健康,就在他学走路时,不慎跌入灶坑,右手被烧伤导致手指粘连变形,无法伸展,落下残疾。

  “自己的手只是残了,并不是废了。”黄沙尤说。刚上小学时,老师看见他的右手是残疾的,认为他不能写字,在学习上也就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了。“老师,我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写好字。”黄沙尤说。为了能像正常人一样写好字,他每天把笔往拇指和食指缝中一插,拖着笔在纸上练习,还有用棍子在地上练。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右手拇指和食指缝间长出厚厚的茧。如今,黄沙尤不但能自如地写好粉笔字,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毛笔字。同时,他还学习了木工活,制作家具、刷漆样样在行,家里的桌椅、门窗、床柜都是自己做。

  1975年3月,黄沙尤高中毕业后回乡。由于家乡地处偏僻,教师微薄的工资,让许多老师陆续离开。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他选择留在村里担任代课教师。从此,他在三尺讲台上扎根43年。

  他工作的第一站是那社乡东烈小学。学校比较偏远,要步行近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当时教室是两间不足50平方米的土坯瓦房,门窗简陋,课桌椅残缺不全。听说来了新老师,学生、家长都高兴地跑来看。当看到这位新来的老师右手残疾时,家长们的眼中流露出不一样的神色。在新学校的第一件事,黄沙尤把破烂不堪的学校修整一番;第一堂课,黄沙尤用残疾的右手在黑板上写出漂亮的粉笔字;第一 次测试,学生的成绩进步了……这一切让学生、家长们折服了,也主动关心他了。有时候,学生们摸着他的右手问:“老师握笔疼不疼,累不累!”有的家长给他送来青菜;有的家长常帮他备好柴草……

  1991年,外出务工的兄弟回家,见识了黄沙尤的木工手艺,动员他去大城市做木工或修理工,工资是代课教师的几倍,但被他拒绝了。“自己是山里的娃,对山里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想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帮助这些山区孩子走出大山。”黄沙尤说。至今他已到过6个乡村学校任教。

  43年的教书生涯,黄沙尤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如今他的学生中,有在党政机关任领导职务的,有的当上县文联副主席,有的在县中学任教师,还有经商的。

  “现在县里搞均衡教育,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我和县教育局继续签订聘用合同,发挥余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黄沙尤说。

  采访当天,正好碰上四年级数学老师请假,需要他顶课。上课铃声响起,他拿着课本和教具登上讲台。

  那乙小学学生黄甫乾:“黄老师平时教学很好,在生活中也很关心我们,我们都很喜欢他。”

  那乙小学校长陆英祥:“黄老师从教43年,几十年来,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教学点应教,现在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余热,对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孩子交给他,我们放心。”谈起黄沙尤老师,家长们都竖起大拇指。

来源:广西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