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袁政海(图)

发布时间:2019-01-20 22:19 | 来源:央视网 2019年01月11日 21:07 | 查看:1318次

袁政海,男,1971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江铃汽车集团公司班组长。

2015年,袁政海为了进一步提升江铃模具制造水平,首次承接了新车型S330的汽车后门内、外板模具及包边模的开发制造。该项目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袁政海带领班组不畏挑战,圆满完成了开发任务。外板合格率达到80%,内板合格率达到 94%,有力地提升了团队整体实战能力。

所获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

袁政海,男,1971年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办人,现任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装备中心(原模具厂)模具车间袁政海班组名誉班长,曾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一系列殊荣,获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江西省第一届首席技师,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赣鄱工匠”、中共江西省委第十二、十三次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袁政海自1990年技校毕业进入江铃,扎实工作,勤奋学习,进厂不久就练成了“一锉准”的绝活。这项绝活还为他赢得了“江西省十大能工巧匠”的荣誉称号。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模具钳工技术、同时还持有6项技能操作的“上岗证”,先后创造出了三个全国之最: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1岁,成为“中华技能大奖”最年轻的获奖选手,登上了当今技术工人的“珠穆朗玛峰”。

2008年,袁政海离开模具钳工岗位,走上车间管理工作,成为模具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他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继续憧憬模具事业的未来。自从担任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以来,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支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车间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效。2015年,袁政海主动提出离开车间主任岗位,专注于工作室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工作。近两年,工作室所取得的成效也逐年提高,每年都有2—3个项目获革新奖,他直接参与的技术改进项目48项,其中27项荣获公司技术进步奖。

2015年,袁政海为了进一步提升江铃模具制造水平,首次承接了新车型S330的汽车后门内、外板模具及包边模的开发制造。该项目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袁政海不仅在现场指导、解决问题,而且手把手地对新人传帮带,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钳工迎难而上。克服了钳工人数总体偏少、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十分匮乏、没有类似开发经验等一系列难题,圆满完成了开发任务,外板合格率达到80%,内板合格率达到 94%,有力地提升了团队整体实战能力,同时总结提炼了《模具钳工作业检查表》、《数控铣加工公差标准》、《数控加工检查表》,为江铃自主开发汽车覆盖件模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6年,江铃股份公司决定研发一款轻型商用车型(江铃“特顺”)。在这款车的研制中,股份模具厂承担了51套模具的改造任务,成为过程中关键的一环。袁政海毅然挑起重担,匠心打造模具,通过采用拆分模块的方法,把大型模具拆分为四到五个部分,以便于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后期的加工改造;并创新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替代便携式测量工具、龙门式三坐标等常规测量工具,重新测量数据,给老模具建立新的基准,极大地缩短了钳工的调试周期,仅用了1.5个月就完成改造,保证了项目装车节点。

在N330项目模具调试收尾阶段,为了不影响小蓝公司正常生产,袁政海主动作为,他坚持利用晚上8:00至第二天8:00的间隙时间,在小蓝A4线对模具进行现场调试和修配。其中,N330前门内板模具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门把手周边区域有凹陷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在与技术、工艺人员的共同讨论后,决定对其上一道工序进行改善。大家尝试使用增加料片的宽度、调整压边力以及新增避让等措施,均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袁政海提出,何不调整方向,看看冲压工序是否有改善空间。想到做到,他针对凹陷,动手在型面处进行补焊,然后通过修配,慢慢将凹陷部位顶起。但是,需要克服没有数模、没有任何经验数据的巨大困难。面对困难,他没有退却,一个人补焊、修配、测量,周而复始,经过近3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调整到最理想的状态,产品的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袁政海率领工作室名师,于2013年编写了《模具工》,被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出版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技能大师技术技能精粹》系列丛书收录。2015年,他组织名师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技术经验和创新的工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编印了《名师经验手册》,分发到全集团成员单位共享,受到高技人员的追捧。

2009年,在江铃的大力支持下,袁政海同志以“袁政海班组”为基础,成立了“袁政海技能大师工作室”,之后该工作室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和国家级第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他继续整合劳模资源,发挥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袁政海劳模创新工作室”。袁政海同志作为领办人,积极发挥了组织、协调和引领的作用,将这个平台打造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和技术创新的“攻坚站”。工作室共吸纳了17名名师,重点研究和主攻方向从模具钳工,拓展到夹具、机修、汽车钣金、电气自动化及机器人领域。在领办人袁政海的带领下,工作室围绕江铃的生产经营,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的技能专长,主动对生产运行和新品开发中的重点、难题项目进行攻关,在服务江铃做大做强、承担社会责任等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肯定。2012年度,工作室被全国机冶建材系统评为“模范创新工作室”,2014年再次被全国机冶建材系统授予“示范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培育“工匠”精神、培养能工巧匠。在袁政海的有力推进下,工作室积极开展名师带徒活动,使“工匠”精神在工作室学徒尤其是85、90后青年员工中得到回归和传承。每年开展钳工等相关技能培训10多次,年均培训人员300多人次,共为企业培养了65位高技能人才,其中高级技师15名、技师16名,高级工30名,工程师4名,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每年8名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工作室名师刘辉、万强分别当选2015年度全国劳模和江西省劳模。2017年,工作室学徒、袁政海班组成员程进泉代表江铃参加由共青团江西省委举办的技兴赣鄱“振兴杯”青工职业技能大赛,荣获江西省第三名的好成绩,9月代表江西省参加第十三届 “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2018年,工作室学员杨准正、王岩、刘强在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比赛江西省选拔赛中分获第一名、第五名、第十名,杨准正将于8月参加全国竞赛。

立足企业、服务企业是工作室的重要职责。领办人袁政海带领名师,立足本单位实际需求和自身专业特点,选准攻关项目,利用工作室的平台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在名师们的努力下,2012年以来,工作室指导、完成并参与6σ项目27个,合理化提案400多条,参与技术攻关、技术改进等项目47项,取得8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创直接经济效益1.24亿元,其中“江铃新全顺客车车轮开发项目”荣获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奖(工人组)二等奖、2013年第八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2013年,工作室《江铃第二代AGV开发制造》和《全顺客车轮辐免外园切削工艺的模具整改》两项“赣鄱英才555工程”分获政府专项资金支持,都已顺利完成,且均荣获2014年度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7年初,江铃集团成立了钳工技术协会,袁政海任会长。协会在江铃集团工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资源整合,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创新创效等方面发挥力量,促进江铃集团公司钳工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协会技术优势,实现了对集团各单位现场问题的24小时在线支持。袁政海还编写了《模具钳工作业标准》,为进一步提升集团钳工队伍整体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