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皮影戏长大的小作家(图)

发布时间:2019-06-09 10:40 | 来源:辽宁日报 2019年06月05日 13版 | 查看:1462次



崔涵硕和姥姥一起摆弄影人。盖首钟  摄

本报记者 张 旭

核心

提示

今年13岁的崔涵硕是凌源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她从小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姥爷是个皮影迷,崔涵硕从小受姥爷影响看皮影、学国学,在幼小心灵里埋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读经诵典与海量阅读,为崔涵硕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小小年纪的她多才多艺,在舞蹈、绘画、书法、播音主持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2018年,崔涵硕的童谣作品《爷爷是个皮影匠》,荣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

皮影匠,胡子长,古老故事里面藏。

灯光下,掐嗓唱,手中影人晃又晃。

拿大刀,去打仗,阵前杀敌名声响。

张灯结彩喜洋洋,乡土文化放光芒。

5月26日,在朝阳凌源市鑫福佳苑,13岁的崔涵硕兴高采烈地唱着自己编写的童谣。2018年,她创作的童谣《爷爷是个皮影匠》,在6万多首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在一等奖10名获奖者中,她是唯一的少年。

难忘和姥爷一起看皮影的时光

“为了上口,童谣里写的是爷爷,其实我描写的是我的姥爷。姥爷在我9岁时就去世了,但我对姥爷的感情很深。”谈起《爷爷是个皮影匠》这首童谣的创作经历,崔涵硕说。

崔涵硕的父母都是生意人,每天早出晚归,崔涵硕从小就和姥爷、姥姥一起生活。在她的记忆里,姥爷孙振华是个喜欢看皮影,听京戏,闲暇时爱读古书的老头儿,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在姥爷的怀抱里,小涵硕看着古书里的插图,懵懂地听着戏文,有时也咿咿呀呀唱上两句,常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每到夏天,暮色降临,凌源市通达街都会变得热闹非凡,皮影公演开始了。吃过晚饭,姥爷拎着小板凳,带着小涵硕就快乐出发了。影窗上,各种影人翻来倒去,影窗后,艺人们配上或高亢或明亮或沧桑的唱腔,那一刻,灯与影的魅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小涵硕因此着了迷,传统文化以这样鲜活的方式闯入了她的心灵。多年以后,回忆起和姥爷看皮影,崔涵硕说那是她童年最难忘的快乐时光。

“我对姥爷的感情很深,《爷爷是个皮影匠》这首童谣寄托了我对姥爷的深深思念。两年前的一天,我无意间翻开姥爷生前看过的一本书,发现书页里夹着一个影人,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姥爷,便写下了《爷爷是个皮影匠》这首童谣。”崔涵硕说。

在崔涵硕的记忆里,姥爷哄她时经常把她当成影人,抱在怀里一边唱着,一边比画着。从每年的“凌源之夏”文化艺术节皮影公演到每年正月凌源电视台的皮影展演,爷孙俩几乎场场不落。因为年龄小,崔涵硕听不懂皮影戏里唱的是什么内容,只知道是捉拿妖怪的事,但她觉得影人一动一动的挺新奇。

崔涵硕说,姥爷经常对她讲,凌源是全国著名的“皮影之乡”,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皮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姥爷还说,他是看着家乡的皮影戏长大的。受姥爷的影响,崔涵硕到了七八岁稍微懂点事时,和姥爷一样,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皮影戏。

姥姥用留言方式与外孙女互动

在崔涵硕的姥姥张桂兰家里的墙上,贴着好多留言条。这是今年69岁的她写给外孙女崔涵硕的留言——

3月8日:亲手叠一朵花,送给姥姥,姥姥很开心。因为是三八妇女节,写作业当中休息一会,给花浇水。

3月19日:积极向上,《孟子》熟背,主动扔垃圾,姥姥给你加油。

4月1日:大喜讯,电视台拍的短片开播,好兴奋,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每天以这种留言的方式与自己的外孙女互动,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外孙女在老人心中的位置。

4年前,崔涵硕的姥爷因病去世。从此,看护和照料外孙女的重担就落在了张桂兰一个人的肩上。每天接送外孙女上下学,做各种家务,与外孙女一起读书……张桂兰将心血全部倾注在外孙女身上,给予其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而崔涵硕聪明、懂事、有孝心,学校里发生的很多新鲜事,自己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事,每天都要跟姥姥汇报,两人总是开开心心,无话不说。

“学校要求我们多鼓励孩子,所以我就把和孩子每天的开心事写在纸条上,我读过高中,用文字交流也是件很开心的事。”张桂兰说。

多年来,姥姥付出的辛苦,小涵硕看在眼里,并默默地记在心里。“遇到刮大风、下大雨、下大雪这样的恶劣天气,路就特别难走,有一次,路上的雪很深,姥姥都快迈不过去了,我看着特别心疼,觉得她每天照顾我特别不容易。”崔涵硕说。

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姥姥说腿酸,坐在床上休息,小涵硕接了一盆温水,端到姥姥面前,让姥姥脱下袜子给她洗脚。姥姥很感动,嘴里一直念叨“孩子长大了”,眼里噙满了泪水。

“因为国学里教我要孝敬老人,所以我有了给姥姥洗脚的想法。给姥姥洗脚的时候,我摸到姥姥的脚底都是硬硬的茧子,特别心酸,姥姥实在太辛苦了。”崔涵硕说。从那以后,崔涵硕时常给姥姥洗脚,然后铺床让姥姥先睡。

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女儿从小就喜欢看书,三四岁时就开始跟着家人读一些国学方面的书。”崔涵硕的母亲孙丽告诉记者。

在崔涵硕的姥姥家,记者看到有一个两开门的书橱,里面摆满了书,有经典名著、科普佳作、名人传记等,种类繁多。崔涵硕自豪地说:“书橱里的书大多是用亲人们给我的压岁钱买的,而且我都读过了。”为了印证自己说的,她随口给记者背起《弟子规》里的段落,眉眼中透着小得意和俏皮。

崔涵硕说,她很喜欢国学,在幼儿园就开始背《弟子规》等经典国学,“通过学习,我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尊敬长辈,尊老爱幼,还要努力学习。国学还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德行,要做正人君子。”崔涵硕说。

家庭的熏陶,让崔涵硕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就读于凌源市实验小学后,学校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更提供给她学习和成长的丰厚土壤。凌源市实验小学早在2002年就把传统文化引进校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由浅入深地选取名篇名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与背诵。学前阶段,崔涵硕就完成了《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诵读,之后又陆续学习了《论语》《中庸》《大学》《孟子》《道德经》等。

采访时,在凌源市实验小学六年八班的教室里,崔涵硕和同学们正在朗诵古文。班主任姜艳梅介绍,学生现在是在用“乐读法”朗诵。所谓“乐读法”就是用近似于唱歌的方式朗诵,方便孩子记忆。诵读经典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方法,对孩子们学会如何做人非常重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经诵典与海量阅读,为崔涵硕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小小年纪的她写作获得过多个奖项。2016年,崔涵硕在世界少年儿童和平海报征集活动中获得三等奖;2017年,作文《幸福,在那一刻悄然绽放》获辽宁省第六届华育杯中小学生好作文网络征集评选活动特等奖,并获得“辽宁小作家”荣誉称号;2018年,童谣作品《爷爷是个皮影匠》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

补记

传统文化

浸润心灵

“小涵硕爱看书,睡觉之前一看就是半个小时,早晨起来就背书里面的内容,至少得背10分钟,《孟子》她能倒背如流,任意抽出哪一章节,她都能给你接上。”张桂兰说。

传统文化的修习,深深影响着崔涵硕的言谈举止。她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教我们如何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告诉我们如何与人相处;“百善孝为先”,是告诫我们如何遵守孝道。崔涵硕把她的这些感悟化作了具体行动——和同学在一起,总是学习别人的优点,凡事替别人着想;省下零花钱,买水果去看望残障儿童,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就连获奖的稿酬,也跟妈妈商量着,想捐给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一般说来,参赛作品获得大奖,获奖者起码也得兴奋几天。然而,面对殊荣,崔涵硕却显得非常淡定。“得知获奖消息的当天,女儿跟我说她想激动一会儿,我说你就激动一会儿吧,说完她就蹦蹦跳跳地玩了一会儿,然后就淡定下来,很认真地跟我说想把得到的稿费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崔涵硕的母亲孙丽说。

“我写作不是为了获奖,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出自我内心的一种表达。即使拿了大奖,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要戒骄戒躁。”崔涵硕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多年来,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崔涵硕涵养了品德,提升了文学素养。当记者问起学国学对她的成长有哪些帮助时,崔涵硕回答说,除了对写作有帮助外,就是让她懂得了要和别人友好相处,懂礼貌,懂礼节,对待长辈要恭敬。

崔涵硕喜欢传统文化,最初是受姥爷的影响。崔涵硕的姥爷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读古书,另一个是喜欢看凌源当地的传统皮影戏。姥爷在她幼小心灵里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又在校园里生了根、发了芽。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