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农民江学平:倾尽9年心血打通幸福路

发布时间:2010-07-09 08:53 |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2007-04-05 15:35:25 | 查看:3494次

  如今,涉县后匡门村人出门再也不用费时费力、绕山跨水了。从元旦前新开通的公路进城,跑两趟还用不了原来一趟的时间。提起这条路,村民们不约而同会称道一个人——江学平,至今,他还为这条路承担着20多万元工程款、10多万元贷款。

    江学平今年33岁,幼时因生活所迫,14岁那年就辍学开始钻煤窑、下矿井。家乡后匡门村是涉县的一个贫困村,597户居住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深山沟中,仅靠一条上世纪70年代修筑的顺山沟道路外出,加上雨季河水暴涨、冬季大雪封山的阻隔,村民一年中三个月被困在家中。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堆积的山货变不成钱,日子一直富不起来。

    目睹乡亲们生活的困境,江学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在打工时,他便悉心学习各种技术。1996年,他结束打工生涯,联合亲戚凑钱购置了设备,利用自己掌握的钻洞、修路技术,召集本村20多个村民,开始承揽工程。由于信誉、质量过硬,许多地方都纷纷把工程优先承包给他。他的摊子越铺越大,村民们跟着他生活也逐渐好起来。

    1996年8月,涉县发生了特大洪灾,后匡门村一下子就冲走了700多间房屋,夺走了21条生命。因为仅有的一条通向山外的道路被毁,救灾物资20天后才从山后靠人力扛进村。自然灾害的再次挑衅,使身处绝境的后匡门人决心在村后大山打一条隧道,新开一条出山路。可经过测算,至少需两年时间、150多万元。而当时村里只有县里拨给的5万元扶贫资金,太低的价钱也没有施工队愿意承接工程。就在村里一筹莫展之时,在外施工的江学平赶回村里,以低于当时市场工程价20%的价格,向村干部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亲朋都劝他仔细考虑一下,而他却断然说:“这是咱村自个儿的事,让别人做了,我还不放心呢。”

    就这样,1997年冬,江学平推掉了三、四桩找上门、利润都远比凿洞丰厚的活计,把全部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上来。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石质坚硬、施工设备落后、塌方……他都想方设法咬牙渡过了一道道难关,但最大的“拦路虎”还是资金短缺。尽管省、市、县纷纷伸出援手,县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各部门、社会各界也捐款捐物,村干部也努力争取,但还是不能及时满足工程的需求。江学平把自己的积蓄全投了进去,还得一直四处求借。

    由于资金短缺,工程只能干干停停,原计划两年的工程一拖就是四、五年。亲朋都劝他及时放手还来得及,可他就是不松口。因村集体太穷,资金实在周转不开了,他又将自家的房子做抵押借贷了14万元。工程停顿的间歇,他又出村承揽一些工程,把挣的钱全部投进隧道开凿。

    2003年1月26日,968米的隧道终于打通了,成为涉县最长的一条隧道。而江学平的两鬓却过早地泛白了。之后,他又相继处理了隧道塌方,修葺了洞口。考虑到村里已是负债累累,而参加隧道施工的工人要生活,他每年都要想方设法拿出2万元的资金作为工资分期付给工人。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关心村里的困难户,把他们安排到自己的工地干活。面对乡亲们的称赞,江学平总是朴实地说,只要我还有这个能力,就会一直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作者:通讯员李淑英、杨保军 记者苏励 )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