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熙:十六年情牵希望路

发布时间:2010-07-12 06:35 | 来源:新浪博客 2010-05-04 22:37:24 | 查看:1397次

  

(中国好人网张予配图)

  郑用熙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离休教授,今年80岁了。离休16年中,他和老伴关英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募捐援建希望小学上。他们倡议校友、联系海外华侨、发动亲朋好友,先后募捐到600多万元,援建了28所希望小学,还为麻风病人后代设立了专项助学基金。

  耄耋之年,怎么能够完成这一常人都难以完成的宏伟大业?记者近日采访了郑用熙和关英两位老人。说起16年来倾注心血的希望工程,郑用熙话语舒缓,沉稳深情;关英则滔滔不绝、满怀激情,两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性格互补,相映成趣。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16年前,郑用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当初一个小小善举,如今竟会促成了这么大的一项事业。那是1989年9月,郑用熙母校浙江台州中学举办校庆。为了报答培育之恩,郑用熙和关英商量,想给母校捐设一个奖学金。关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其实,当时郑用熙和关英的工资才200元左右,家里所有的积蓄加起来还不到1万元。

  虽然家里并不富有,但郑用熙和关英都是天生一副热心肠,乐于助人。几十年了,夫妻俩在这方面向来志同道合、配合默契。关英说:“小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说,如果说等到富有时才去帮助别人,那可能你永远不会去帮助别人。因为富是无界限的,善心不在大小,能尽力就可贵。”

  郑用熙跟孩子的姑姑和舅舅又分别借了一些钱,凑足了1万元。带着这些钱,参加了校庆,捐设了奖学金。郑用熙回到北京不久,得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希望工程,就开始后悔了。

  为什么呢?郑用熙说:“钱捐出去我们并不后悔,就觉得捐得不是地方。我的母校是浙江省的重点中学,师资条件很好,把钱捐给他们,我们觉得是锦上添花,而捐给希望工程就是雪中送炭。”

  一天,两个人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我国每年有100万儿童因家贫而失学。他们缺乏的不是聪明才智,而仅仅是每年60元的书本费。老俩口看到这则消息,心中更是不平静。两个人从晚上聊到了深夜,仿佛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校训言犹在耳:“中兴业、须人杰”。经过一夜深谈,郑用熙和关英达成一致意见:虽然自己已是垂暮之年,但还可以伸出双手,为托起“祖国的明天”略尽微薄之力。

  第二天,他们就联系了中国青基会,拿出200元结对资助一名失学儿童。到了1995年,他们已经捐助了陕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的7名失学儿童。

  1994年7月,远在美国的大女儿博士论文答辩,郑用熙和关英去参加了,直到12月份两个人才回国。回国后,郑用熙一查存折,两个人5个月的工资没有取,一共攒了6000元。

  这笔钱在当时是个大数目,两个人商量怎么利用好这笔钱。这时,关英冒出一个不太现实的想法:发动西南联大的校友,捐助一所希望小学。为什么说不现实呢?因为当时捐建一所希望小学需要20万元,这对他们当时的工资水平是一个天文数目。

  说起倡议捐建“西南联大希望小学”的日期,关英依然记得很清楚:“那天是1994年12月20日,是个大冷天,十几个西南联大44届同窗在我家聚会。”趁着这个机会,郑用熙和关英说出了联合校友捐助希望小学的事情。大家顾虑重重。

  从上午一直讨论到晚上,大家还是决定不下来。怎么办呢?关英当时发了狠,说:“干!如果凑不齐20万,北京那么多大公司,我撕下老脸,挨门挨户去化缘,就不信没有同道者!”大家表示赞同。关英当即起草了倡议书,许冀闽、鲍纫秋、徐惠英等7位老人在倡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郑用熙和关英赶到北京大学,找到了陈岱孙教授。郑用熙说:“陈老师品德高、学问好,在校友中威望很高。如果有他的支持就好办多了。”两个人把想法和陈岱孙一说,陈岱孙说:“这是大好事,一定会成功的,你们不但要发动国内的校友,海外的校友也要发动,西南联大的凝聚力是很大的。”说着,陈岱孙进屋拿出1000元钱,成为这次捐款的第一人。

  从陈岱孙家回来后,郑用熙和关英信心倍增,连夜赶写了《为捐建“西南联大希望小学”筹款告校友书》。4000份《告校友书》很快印出来了,分别寄往海内外校友手中。信一经发出,立即得到校友们的积极响应,汇款单雪片般飞来。不到3个月,就收到捐助70多万元。

  在青基会的帮助下,郑用熙、关英就用这70多万元在云南捐建了3所希望小学。从此后,郑用熙和关英再也没有停下捐助的脚步。

  一杆秤量出辛苦斤两

  现在,郑用熙和关英不仅是参与捐助的3000多位离退休老人慈善行动的召集人,还担任着这些捐助者的收款人以及多位华侨捐资希望工程的代理人的工作。

  召集大家开会、发通知、寄信需要钱,白手起家,没有钱怎么办?郑用熙咨询了青基会的工作人员,他们说,可以动用一部分捐款。郑用熙说:“那不行。一块钱是动用,一千块是动用,一万块钱还是动用,我将来怎么和校友们交待?!”最后,工作人员建议:“可以利用这些捐款的银行利息。”郑用熙说:“那行,只要不动校友们的捐款就行。”

  上千笔汇款要从邮局取,上百张支票要从银行取兑、校对、记账、开收据。郑用熙、关英等7位倡议者成立了收款小组和监督小组,并约法三章:不准挪用,若要访问希望小学应自费,谁负责做这项工作谁就先垫付办公费。每个做具体工作的人都垫付了好几千元,直到捐款有了利息才归还。

  为了省钱,郑用熙和关英没少精打细算。郑用熙还自己动手做了一杆小秤,专门用来称信件的重量。这杆秤用半个易拉罐裁开做秤盘,旧螺母做秤砣,筷子当秤杆。郑用熙用实验室的天平和砝码校正好秤星,准确度很高。寄厚信之前,郑用熙都要用小秤来称一称,确保每封信“刚好达标”。如果信件超出20克,就裁去周围的空白边。现在,小秤的秤杆已经断了,郑用熙还是不舍得扔,小心地用透明胶把他们绑在了一起。16年来,这杆小秤见证了他们参与希望工程的一情一景,所思所行。

  这些琐碎的事情对六七十岁的的老人来说,负担不轻。更繁重的任务是每一所希望小学从选址到项目落实,郑用熙都要一一过问。希望小学建成后,他还要组织有关校友和捐资人去参观、学习、指导工作,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等。郑用熙说:“花工夫更多的是走访这些小学。看一看才放心。”

  河北易县清华希望小学,是郑用熙去过最多的学校之一。这所希望小学是郑用熙1995年发动清华大学1950~1952三届近2000名校友捐建的。在当初选址的时候,郑用熙特意把这所希望小学选在了红色革命圣地——狼牙山的脚下。清华希望小学的前身是北娄山小学,至今已有60年历史,校舍历经变更,已破旧不堪。现今的希望小学已拥有明亮的校舍和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当初设计的时候,郑用熙考虑到教室取暖的问题,特意找到了北京建筑设计院的清华校友,免费设计了太阳能取暖。现在,教室里冬天不必生火,也不会冻手冻脚。

  这些年里,郑用熙和关英为希望工程,跑边疆、去农村,不分春夏秋冬奔波着。1999年冬天,郑用熙去河南栾川县选址。由于刚下过一场雪,路况极差,下坡时汽车猛地撞向了路边,路边的水泥桩被连根撞倒。司机下车一看,发现汽车左前轮已完全悬空,再往前滑半米,整个车就会翻到深沟里。还有一年夏天,郑用熙和关英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到陕西、四川和云南查看了9所希望小学。这些小学都建在贫困山区,道路崎岖,加上多雨,路面泥泞。这30多天,郑用熙和关英几乎天天坐汽车。车颠簸得厉害,人经常被弹起来。白天行车,晚上停下来,他们的腰腿都疼得不行,天天贴膏药。

  经历了种种困难,郑用熙依然坚持事必躬亲。校友们说:“郑教授援建的希望小学都是这么跑出来的。”他们经手捐建的各所希望小学的校舍,都是当地最好的房子。已建成使用的各所希望小学,教学质量均迅速提高,成为全乡乃至全县的一流小学。

  不能让麻风病人代代是文盲

  在郑用熙等捐建的28所希望小学中,1999年捐助的云南省凤庆县郭大寨乡松林村马海德希望小学,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自从郑用熙捐助了这所小学,学校50年来第一次招收麻风病人的后代。

  在希望小学选址过程中,郑用熙听当地的干部介绍,离松林村约12华里的康复社是1953年始建的麻风村,现在有255人,其中70人是痊愈病人,其余185人为病人后代。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文盲。一部分孩子就是上学了,也只能上到三年级,因为村办小学只设一二三年级。由于这里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恐麻”“歧麻”思想,麻风村出来的孩子,没有学校愿意接收。

  不能让麻风病人是文盲,更不能让他们的后人代代是文盲。郑用熙说:“我们可以捐助希望小学,但是有个条件,就是希望小学必须接收麻风病人的后代。”可校长说:“我们就是愿意接收,他们也未必愿意来。”为什么?因为麻风村和学校有10里远,要翻两座山过一条河,孩子们要是上学,就必须住校。而这些孩子家里都很穷,负担不起住校的食宿费用。

  听了这个情况,郑用熙当场拍板:“你们明年至少可以先招收两名孩子,费用我和老伴一人负担一个。至于更多的孩子,我们回北京以后想办法。”

  郑用熙回京后,立即发动子女、甥侄、学生、老同学等,集资设立了一份“麻风病人后代专项助学基金”。这次,关英口述郑用熙执笔,给儿女们写了带有“强迫性” 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你们至少要和一个麻风病人后代结对子,资助他们读书,这就算孝敬我们。以后,你们来探望我们,什么也不用带。”孩子们都很支持,其中大女儿一次就捐了2万多元钱。连6岁的小外孙女也成了希望工程的铁杆支持者,把自己过生日收到的红包1800元也捐了出来。

  2000年秋,希望小学竣工时,有6名麻风村的孩子经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体检合格,保送马海德希望小学,插班住读四年级。到2003年夏天,这6名孩子小学顺利毕业。接到孩子们汇报成绩的信,郑用熙和关英感到很欣慰,但同时他们也很难过,因为孩子们在信中提到,他们就近升中学的可能性很小。

  针对这一问题,郑用熙先后写了20多封信,分别寄给了当地乡教委、县教委、市教委和省教委有关部门。在信中,郑用熙措词“严厉”:“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政策,他们是健康的孩子,仅仅因为他们的祖辈患过麻风病,就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应该吗?!”

  不久,郑用熙就收到云南省教育厅和凤庆县教育局的回信,说6个孩子的入学问题已得到解决,只要经防疫部门体检合格,就可以就近升入郭大寨中学就读。接到信,郑用熙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迄今为止,麻风村一共有56个孩子接受了“麻风病人后代专项助学基金”的资助。就这样,这些曾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一直被剥夺了接受正规教育权利的麻风病人后代,一个个从封闭了半个多世纪的麻风村走了出来,走进了教室,走进了社会。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