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豆” 背后的责任与担当:周海江荣膺江苏“时代楷模”称号(4图)

发布时间:2020-07-27 20:55 | 来源:扬子晚报晚 2019-07-21 22:01 | 查看:1070次

7月16日,省委宣传部在南京举行发布会,授予周海江同志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周海江是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应和着共和国前进的节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周海江的带领下,红豆集团从单一生产针织服装的乡镇小企业,到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红豆杉大健康、园区开发商业地产四大领域的国际化大集团。周海江将初心化为使命,将责任化为担当,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者

1988年7月27日,《新华日报》二版刊登一条“爆炸性新闻”,引起全国轰动。这篇题为《大学教员周海江到乡镇企业展才华》的报道,讲述23岁的周海江放弃大学教员“金饭碗”,到乡镇企业搞经营的故事,并把周海江称为“改革开放后辞掉公职进入乡镇企业第一人”。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大学教员”是令人艳羡的标签。然而,毕业于深圳大学经管系、在河海大学任教的周海江,却毅然辞职归乡,进入祖父周林森、父亲周耀庭接力经营的乡镇企业,从此跳入商品经济“大海”。
  2004年,周海江通过集团大股东海选出任红豆集团总裁,引领红豆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方面组成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构成了红豆发展的新思路、新格局。“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先进的,也是有天花板的,只注重内部利益,无法兼顾国家民族与社会利益。红豆通过企业党建弥补了它的局限性,保证了内、外部利益的执行,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确保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在周海江看来,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之处在于符合人性、符合规律、符合产出,“用人”是红豆的关键。“如果一个企业的高级职位是通过关系取得的,它仍是传统企业。只有通过制度选人、竞争上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周海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每个红豆人每天都在研究和‘一把手’的关系,那红豆必败无疑。“如果每个人白天都在努力工作,晚上都在努力学习,这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会非常强大。”在红豆,打工妹也有机会上大学深造,从蓝领变成白领。

胸怀仁者之心的拓荒者
  2006年的一天,周海江在北京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谈起红豆服装,老朋友直言:“以前一直穿红豆的衣服,现在因为新产品太少,他已经不再买了。”这下让周海江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没有产品的创新就没有红豆的未来。
  在回来的飞机上,周海江开始全面谋划集团的转型升级。几个月后,红豆集团开始了从生产经营型向创造运营型的转变,全面推进科技、营销、组织和模式创新。周海江领导下,红豆集团以“自主品牌”“自主资本”“自主创新”,克服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等困难,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国际化、规范化”战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集团由传统制造企业升级为工业互联网企业,带领红豆迈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周海江常说:“品牌是占据市场的命根子,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品牌。”有一次,他在通用公司车间检查工作时,发现10万多只、价值上千万元的内胎存在瑕疵。有员工建议,反正不影响轮胎使用,就低价销售掉吧。周海江坚决反对:“绝不能降低品牌产品的质量标准。这些轮胎必须全部剪掉!”这一举动震撼了每一位员工。
  2006年,周海江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决定与无锡两家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开发建设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不料另外两家企业因故先后撤资退出。权衡再三,周海江决定接盘,为了保证特区建设资金,还忍痛停掉了一些赚钱快的好项目,同时从全集团挑选了一批能吃苦、善开发、守规矩的党员干部团队进驻西港特区。从没有路,没有电,也没有水的荒山野岭,到现今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入驻企业161家,西港特区成为柬埔寨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
  把西港特区打造成“一带一路”上的民心工程,是周海江的一大夙愿。他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影响当地人民生活为底线,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主动建设西哈努克省首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周海江主动为当地修建学校,配备师资,兴办教育,在西港特区设立免费培训中心,吸引当地群众前来学习中文和劳动技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感染当地群众,帮助他们从“靠天吃饭”的农民转变为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
  在红豆集团和西港特区推动下,无锡市与西哈努克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江苏省与西哈努克省缔结友好省份。两国、两省、两地以西港特区为纽带,不断加强经贸、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柬埔寨时发表署名文章称赞“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

践行社会责任的行动者
  每年大年夜,不管多忙,周海江都有一项雷打不动的行程:走访慰问集团最贫困的职工家庭,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红包。多年来,周海江始终坚持企业“不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应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理念,坚定走共富之路,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周海江提出并践行“八方共赢”理念,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股东、员工、顾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等八方共享共赢。
  2006年,28岁的员工徐建丰不幸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在全家陷入绝望时,周海江得知消息,第一时间为他送去了医药费,解决了燃眉之急。徐建丰康复后,通过竞聘上岗成为红豆男装连锁公司的总监。他常念念不忘说:“是周总和红豆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回报公司对我的关爱。”
  “你也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你的工作环境那么好,我的工作环境这么差!”红豆的每个车间都设有回音壁,周海江希望将员工发泄出来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而这封直接投进书记信箱里匿名信,给周海江至今留下深刻印象。周海江来到信里反映的摩托车车间,很快摩托车的汽油被改成无铅汽油,没有及时报修废气处理装置的负责人也被严厉处理,“我并不知道这封信来自哪个员工,但我让他知道,在这里,人微并不言轻。”周海江坚定地说道。即使在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红豆员工平均工资也上涨15%。周海江还在集团内设立了2500万元关爱贫困员工的“红豆慈善基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周海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号召,全力推动红豆集团与全国各地的11个红豆村结成联盟,为贫困村提供村民就业。2015年,周海江响应省委省政府“产业援疆”号召,在新疆霍尔果斯投资8800万元,兴建了红豆服装厂,面向当地少数民族招工。“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全年收入有10万多元,买了房,买了车,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居民艾尼·买买提和他的妻子、女儿都在红豆服装厂工作,而他和妻子都也被评为红豆集团标兵。目前,红豆服装厂已吸纳327名当地少数民族员工就业,2018年实现产值超亿元,成为了纺织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被中纺联授予“2017—2018年度纺织产业扶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扬子晚报网记者 于丹丹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