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她撑起家庭事业一片天(3图)

发布时间:2020-10-16 08:40 | 来源: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 查看:1205次



金秋时节,王翠华和丈夫范立国在家后院的稻田地里感受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李 明 摄

王翠华创办的服装加工厂,成为村里姐妹们增收的平台。本报记者 李 明 摄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核心 提示

婆婆去世,她照管智力有缺陷的小叔子;丈夫重病,她勇挑家庭重担。患有先天性腿部残疾的她,更是以羸弱之躯学技术、办工厂,领着同村姐妹奔富路。她也是女儿的榜样,鼓舞着女儿考取北京名校。她,就是盘锦市大洼区平安镇大亮村村民王翠华,身残志坚不服输,于困苦中奋力前行,撑起了家庭事业一片天。

鱼肥蟹美,稻菽飘香。当记者走进坐落在稻田蟹池边的王翠华家的庭院时,浓浓的丰收气息扑面而来。

三间正房西侧,一座由白色板材建造的厢房格外醒目。步入其中,繁忙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一台台电脑平缝机、码边机前,十几名女工正在专心操作。

“这就是我的翠华服装加工厂,干活的都是村里的姐妹。快换季了,刚刚接到棉活儿订单,正抓紧赶制呢。”王翠华微笑着介绍道,不时低头查看一下做好的成品服装。

说话间,她的丈夫范立国骑着电动自行车进了院子。见有记者来访,这个面色黑红的汉子话语有点儿不连贯:“我媳妇腿有残疾,还起早贪黑地忙碌,这些年不容易。别看我五大三粗的,椎管手术后就干不了重活了,咱家有今天这样的日子,全亏了她!”

“等你有了本事,就不怕别人瞧不起了”

“我的腿有残疾,从记事起,我就发现自己和其他小伙伴不一样。”王翠华说。

1976年,王翠华出生在朝阳北票市长皋乡白相屯村。陪伴她一起来到世上的,是“先天腿部四级残疾”的特殊标签。

“我爸妈都是农民,家里孩子多,当时没条件治,他们说等我大一点家里有钱了就给治,没寻思这腿能影响一生啊。”王翠华告诉记者。

腿上的残疾,给王翠华的童年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小男生淘气,总在我背后说起这件事。特别调皮的,还当面学你两下子。”想起过往,王翠华倒是笑了,“这个缺陷让自己很自卑,慢慢地就形成了不爱吱声、不爱接触人的性格。”

一次和父母聊天,妈妈的一席话照亮了王翠华的心田。“我妈对我说,你虽然腿有残疾,但别的地方跟他们没什么差别,要好好学习,等你有了本事,就不怕别人瞧不起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事的王翠华,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磨炼了她不服输的个性。

“我的成长过程比普通人付出得更多,但我没有放弃过。残疾人要自立,首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自己有一技之长。”王翠华说。

由于身体上的残疾,中学毕业后的王翠华没能继续读高中。“其实我初中时成绩始终挺好的,一直担任班长职务呢。”尽管心有不甘,她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我大姐、二姐利手利脚的,当时都上外面打工去了。我妈会做裁缝活儿,她在家做衣服,我就到跟前瞅,寻思着总得干点啥,不能吃闲饭。”

除了和母亲学,王翠华还去书店买了几本有关裁剪的书,在家翻书自学。没过多久,王翠华就能自如裁剪,给自己的旧衣进行翻新了。“现在想来,也是机缘巧合,也为我最终走上这条路,提前打下了好的基础。”

“只要咱们认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1999年,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王翠华经人介绍,认识了盘锦市大洼区平安镇大亮村村民范立国,两人相识相恋半年后,组建了家庭。

“成家前我父亲就过世了,妈妈领着我和弟弟过日子,弟弟在智力上有缺陷,也是二级残疾。就咱家这经济条件,人家愿意嫁给我,咋还敢嫌弃?”范立国说。

“朝阳那边是山区,旱田多,盘锦这里是平原,多是水田,结婚后我有时候想,这生活是彻底改变了。”王翠华说,“他认干,能吃苦,我挺知足。”

一年后,女儿范鑫宇出生,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穷欢乐。此时全家收入主要来自范立国种植的不到一公顷的水田,王翠华由于身体原因只能在家带孩子。生活虽不富裕,但还算过得去。屋檐下的5口人,享受到一段难得的幸福时光。

2001年,王翠华的婆婆患病去世。照顾残疾小叔子的责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王翠华的肩上。除此之外,婆婆还给他们留下了2万多元的外债。19年前,这笔钱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那阵子水稻最便宜时才五毛六一斤,可她没有一丝怨言,就把这两个担子挑起来了。”范立国说。

靠着口挪肚攒,夫妻俩足足用了五六年时间,才还完了这笔饥荒。

“那时候水稻脱粒都实行换工,大冬天下地扛200多斤麻袋啊。人家出俩劳力,我身体不行,咱家只能出一个,他就得自觉干重活儿,晚上回到家,他膝盖疼得抱着往墙上撞啊……”说起当年情形,王翠华潸然泪下。

2007年,女儿上学了。王翠华开始琢磨干点啥贴补家用。“只要不违法能赚钱的活儿,我都愿意尝试一下。”在不断的尝试中,她觉得缝纫这行比较适合自己。在镇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王翠华到平安村一个皮革加工厂上班,做手套加工的活儿。

从做缝纫活儿,再到海城西柳市场进货做买卖、开办服装加工厂,加之范立国租水田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此后近十年间,夫妇俩苦干实干中,家庭经济状况一点点有了改善。

2016年,突如其来的厄运再次来袭,范立国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做了一次大手术。手术虽然成功,却使他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被定为四级残疾。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再次落到王翠华一人身上。

“到现在他身体里还有钢板和12颗钢钉。”王翠华心疼地说。这一变故,使蓬勃向上的家庭又陷入谷底。“给我治病前前后后一共花了13万多元,好日子刚开始没几年,手里这点钱都花出去了,还欠了4万多元。”范立国说。

经历太多挫折,生活上的压力并没有把王翠华打垮,她经常劝慰丈夫说,“只要咱们认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看着妻子为服装厂的活计没白没黑地操劳,范立国将心疼化为实际行动,力所能及地做些收拾屋子、烧火做饭的事情。而每当夫妻俩闲聊,说起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时,就觉得身上又有了使不完的劲儿,他们要让这个家成为女儿安稳的大后方。

“女儿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范立国家的姑娘考上北京理工大学了!”

2019年夏末,好消息像长了翅膀,在平安镇大亮村不胫而走。和夫妇俩走路相遇时,熟悉的村民们都投来了钦佩和羡慕的眼神。

“学的是经济专业,女儿是我们最大的骄傲!”说起女儿,范立国的眼中有光,“都是她妈的功劳,一直对女儿有信心。”

“我女儿不容易,那年刚上高中,她爸突然得病。整个班级只有两个不陪读的,就有我姑娘一个。咱家条件不允许啊,都靠她自己努力。”说起女儿,王翠华的声音里充满了内疚。

高中二年级,女儿进入文科班后,王翠华不管厂里多忙,每周六早上4点钟出发,耗时两小时倒两趟车,到女儿宿舍给她洗衣服、打扫卫生,陪她聊聊自己在电视、手机上看到的时事新闻。

“打车快,一个来回得好几十块钱,负担不起啊。”范立国说,两年中无论冬夏,妻子都没有落下一次。

父母的不易,范鑫宇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成了她勤奋学习的动力。

“我姑娘打小记忆力就好,爱看书。她妈妈也是言传身教,整个小学,姑娘学啥她都跟着学。她对女儿说过最多的话就是鼓励。到现在,娘俩几乎天天通过手机微信交流。”范立国说。

女儿到北京入学报到前,夫妇俩给她买了新手机、新电脑和新衣服。“以前没条件,亏了孩子,这回人家孩子有的,咱也得有。”王翠华说,“就像她姥姥当年对我说做人要有本事,我也告诉我的孩子,现在还是需要修炼、提升自己,让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懂事的孩子对她说:“妈妈你放心,上大学了我也一定好好学习,不让青春虚度。”

“今年开学后没多久,女儿就告诉我,说她拿到了3000元奖学金,是奖励上学期的。”王翠华开心地拿着手机给记者看女儿发给她的微信。

女儿上了大学,除了学习上的关心,王翠华在生活上也时常和她交流、探讨。“这不,就前两天和我聊天,说大二新换了宿舍,班里女生都在一个宿舍,就把她分出去了,有点想不开。”范立国插话说,“她妈当时就告诉女儿,啥事都有利弊,遇事换个角度往积极的方面想,生命中又多了几个朋友,天地又宽广了嘛。”

“等我说完,她一想,是那么回事,就高兴起来了。”王翠华告诉正在步入成年的女儿,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类似这样的交流,我俩总能唠一起去。”

补记

领着姐妹奔富路

“翠华,我早点儿回去,今天得给孩子他爷爷送药。”

“王姐,我也先走一会儿,孩子放学后,我带他到医院看看脚,他的趾甲发炎了。”

“行,我知道了,今天进度也赶出来了,放心走吧。”

临近下午4点,女工刘杰和郝玉凤两人先后和王翠华打着招呼。服装加工车间里,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令人印象深刻。

正在干活的女工郭敏告诉记者,“在翠华服装厂上班,不仅能挣到钱,家里有啥事还能照顾上,我从建厂之初就在这里工作,一晃都快10年了。”

从腿脚不利落,到生活中捉襟见肘面临窘境,从四处学习缝纫技术到自己开办服装加工厂带领乡里姐妹共同奔富路,王翠华一路走来历尽艰难困苦,令人动容。

最初在产品出口韩国的手套厂打工,王翠华从给人打杂做起,把挂线、做衬子、钉小盘儿,到最难的撸牙子缝,将整个手套厂的活儿全学了个遍。一次车间主任对她说,“王翠华,我从你身上看出来一股劲儿。”

这股劲,就是不服输,就是干啥得像啥。王翠华骄傲地告诉记者,女工们做的所有活计,她都会做。

那几年,王翠华先后走过的3家工厂,最终都因经营不善先后倒闭。在给别人打工5年后,她开始动起了心思,何不自己开一家服装加工厂?

2012年,大洼区残联、平安镇民政部门携手扶持,向王翠华提供了2台电动缝纫机、2000元启动资金,她自己又借款几千块钱,买了3台旧机器。一个家庭作坊型的加工厂初步形成。

时至今日,在王翠华的用心经营下,服装加工厂从最初的3人5台机器,已发展成拥有机器30多台、工人20余名、年产值达30余万元。王翠华不但自己实现了成功创业,更带动了村里及周边妇女再就业。

“计件给报酬,每月手快的能挣3000多元,手慢的也有2000多元,我自己一年能剩七八万元。”王翠华说,自己很不容易,但来工厂打工的姐妹们也不容易,“这么多年走过来,她们都信任我,每次月底准时发放计件工资,不能差人家1元钱。”

采访最后,王翠华说,“办工厂这么多年,我们最骄傲的事情,就是一批活儿都没有返工过,一件衣服都没有赔过,从没干砸过活儿,我觉得这也是自己最成功的地方。”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