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南: 把实验室建在洱海旁农家里

发布时间:2020-10-16 10:34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10月16日 第07版 | 查看:608次

周 洪

周五有约

  十五年如一日扎根云南,守护洱海水清月明,甚至把实验室建在了洱海旁农户家里。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孔海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日前,孔海南教授被评为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大半辈子都和水打交道

  孔海南曾笑言“名字里带个‘海’字,大半辈子都和水打交道,守护水是我的使命,我热爱这项工作”。2000年,正当中国的七大重点流域面临大规模污染,水环境日益恶化之即,年过半百的孔海南毅然回国,利用在日本研发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先后参与水污染十分严重的太湖、巢湖、西湖、洱海、滇池、长江三峡、苏州河等河湖、水库的综合治理与示范工程。

  然而,最为牵动他心的要数大理的洱海。这个曾经以其丰富的物产和清洁的水源哺育着大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湖”,从上世纪90年代始,长期遭受湖水富营养化折磨,两次大规模蓝藻暴发,使湖水水质急剧恶化。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水环境的恶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洱海保护被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水在湖里,而问题在岸上。”孔海南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的原因多样,需要技术、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控制。他回国后即向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汇报国内湖泊的受污染情况,申请治理项目,后来又先后向温家宝、邹家华等国家领导人汇报。“十一五”之前,孔海南的团队完成了太湖水环境前期研究的工作小结,作为一种推动力量,洱海保护被纳入“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当时已年届58岁,且患有房颤型心脏病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孔海南毅然承担了洱海项目负责人职务。

  孔海南团队最初去大理的时候,从昆明到大理只有一条滇缅公路,开车单程要8个半小时;从大理再到他们的项目现场,还要3个小时,基本清早从上海出发,晚上才能到达目的地。仅这段交通,对于上海科研团队就是一个挑战,更别提由于科研工作需要在距离实验室200米距离的范围内取水样,团队刚到的时候,连住房的安全保障、电力容量都存在问题。

  一个小组7个人,每天早上8点半出海采样,到下午4点半把34个采样点全部走完,然后封固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如此日复一日。洱海周边有7个污水处理厂,常年散发臭味。孔海南的团队在那里和国内一些优秀企业合作开展基本设计,通过一项集成创新技术,将污水处理厂修到了地下,地面上则是花园、酒店、运动场地。后来,被誉为“中国最美污水处理厂”的嘉定南翔10万吨污水处理厂就是以之为技术范本。

  将实践课放在治理现场

  孔海南教授还言传身教,将实践课放在治理现场。

  自2000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最先讲授的就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课程,他的课堂生动风趣,他的课件与时俱进,将一线治理中最鲜活的案例融入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孔海南的课堂在教室,更在治理现场。

  在学生培养中,他注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工程研究为手段,以现场示范为验证,将学生培养与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思考能力。以洱海项目研究为例,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实习同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常驻大理洱海一线研究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研究成果,提出解决洱海水污染问题的相关方案,使得同学在解决实施问题方面得到了良好培养。

  十余年来,团队共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洱海等河湖治理一线,累计行程超达500多万公里。目前常年有20余名师生在大理等地进行实地科研,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他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

  70岁的孔海南始终没有停歇脚步,他想为久久为功的洱海保护做得更多。2019年,孔海南捐出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投入到洱海保护中。“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这是孔海南的叮嘱。(据央广网)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