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禁+巡视探访,“社会养老不离家”让人安心(图)

发布时间:2020-10-17 13:00 | 来源:京报网 2020-10-14 20:54 | 查看:771次

近期,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对辖区老人进行了一次系统性摸排,对符合条件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开展“智能门禁+巡视探访”服务,通过微信平台实时监控老人居家和外出情况,防止老人发生意外无人知晓。贴心举动温暖人心,得到了辖区老人的支持点赞。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对多数老人而言,居家养老依然是第一选择。可现实问题是,很多子女与父母并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无法朝夕守护,更不用说为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一边是浓厚的家庭观念,一边是家庭养老功能的下降,两难困境,如何破解?八里庄街道的探索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用“互联网+”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智能门禁+巡视探访”,表面看是技术条件下的智能应用,实则是以一种低成本、低人力消耗的方式,将对老人的关爱从一家一户拓展到了社区街道。事实说明,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并非截然对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完全可以实现“不离家的社会养老”。

今天的中国,“银发潮”汹涌袭来。面对老龄化,找出问题是责任,寻求解决之道是义务。特别是对北京来说,老龄人口已超过全市户籍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养老本身已不是单一家庭的赡养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问题,相应地,养老责任也必然要超越子女家庭,向公共领域延伸。近些年来,北京不断升级并细化养老举措,从推出“1+1”长期志愿服务,到为试点社区老人配发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健康指标,再到完善“远程监护”模式,让“移动照料”变为现实,依托于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居家养老的打开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说,老人与互联网的交集完全可以越来越多,这其中,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的主动作为,正是填平“数字鸿沟”的重要一环。

“互联网+养老”是一个新事物,怎样更加精准、及时、便利地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显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如果说“智能门禁+巡视探访”更多还是一种实时监测、事后处理的工作模式,那么如何强化老人在智能系统中的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在线“点单”、服务“上门”,无疑是更好提升养老获得感的破题关键。但话也说回来,再智能的系统也无法取代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亲人的呵护永远是不可替代的温暖。对子女来说,虽然时间紧、压力大,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常常联络、时时关爱老人。

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得好: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老龄化社会越走越近,关注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张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